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3109920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3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必修2:经济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劳动工具(重要标志),劳动者(主导作用),劳动对象,生产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产品如何分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综述:练 P92 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 农业(主体) 手工业和商业(补充),考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考试说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复习思路,一、早期农业生产 二、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 三、耕作特点:精耕细作 中国传统农

2、业的基本特征 四、主要经营方式:小农经济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五、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六、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一、早期农业生产,传说:,史实:,2、早期农业的特点:,神农氏,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南稻北粟),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1、农业的起源,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 B C D,B,刀耕火种,石器

3、锄耕,(原始社会 ),(商周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A、开始使用 B、推广 C、标志着,春秋战国,生产力的进步,二、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 P5,铁犁牛耕,(春秋、 汉朝以后 ),汉,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其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青铜耕作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C,3、(2012广东文综)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学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D,精耕细作的含义 (1)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

4、资料和劳动,不断改良农具与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 (2)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和耕作经营方式。 (3)精耕细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灌溉技术方面方面,即生产力方面。,三、耕作特点:精耕细作 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P5-6,1、生产工具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西汉:推广耦犁,发明_,此后牛耕普及;发明了播种的_ 。 唐代:长江下游出现的_,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三、耕作特点:精耕细作 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P5-6,犁壁,耧车,曲辕犁,2、耕作技术的进步,春秋战国、西汉、魏晋南北朝、宋(练P93),垄作法,代田法,稻麦轮作,经济重心南移,南宋后,

5、三、耕作特点:精耕细作 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P5-6,3农业灌溉的发展 (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_(蜀 郡)、 郑国渠;汉朝的漕渠、_ 和龙首渠等。 (2)创制灌溉工具:曹魏改制_, 唐朝创制_,宋朝出现高转筒车; 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都江堰,白渠,翻车,筒车,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4.(2015广东六校联考)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D,5、(2012天津模拟)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

6、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最大意义在于( ) A扩大了耕作面积 B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C丰富了农作物品种 D积累了生产经验,B,6、(2015全国新课标)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C,农业技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经济发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小

7、农自耕农(拥有自己土地的农民)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属生产关系的范畴。,四、主要经营方式:小农经济(个体农耕)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P6 练P93,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自给自足, 产品不用于交换。,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经济是自然经济,而不是小农经济。 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就是小农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注意: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辨析,1、形成时间 2、形成条件: 3、基本特点 4、作用 5、局限,春秋战

8、国,生产力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有生产积极性、促进精耕细作,脆弱性、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四、主要经营方式:小农经济(个体农耕)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P6 练P93,7(2015深圳宝安调研)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对材料信息比较全面的解读是( ) A描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 B描述了小农经济的场景 C反映了均田制对农民的束缚 D批判唐朝工商业的落后,B,题目中的“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描述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场景,故B项正确;题

9、目中未涉及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均田制的局限性和唐朝工商业的落后,故A、C、D项错误。,8、(2012南京模拟)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C,9(2015全国课标)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B,战

10、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A正确 .而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农业收益的增加,故C错,五、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1井田制 (1)出现:商周时期。 (2)特点:名义上为国有,实际上为贵族占有。 (3)瓦解:春秋时期。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 推动因素:鲁国的“_”等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初税亩,2封建土地私有制 (1)确立:战国时期,_废除井田制,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_。 (2)主要形式: 君主土地私有制:由宫廷有关部门掌管,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 地主土地私有制:

11、_是最主要的来源和扩大途径。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规模小,封建政府的主要赋役来源。,商鞅变法,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3均田制 (1)目的:抑制_,保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 (2)推行:_至唐朝前期实行。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限制_。 (3)效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北魏,土地买卖,根源: 危害: 措施:,土地私有制的发展,a.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 b.恶化农民的生存条件; c.影响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d.引发社会动荡,危及统治,注意:土地兼并,均田、限田,10、在我国土地所有制有国有到私有的转变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 A 铁器和牛耕

12、的出现 B 公田的大量抛荒 C 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 D 商鞅变法,A,11、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D,练P97-3、4,六、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从起源看:,从生产结构:,从生产模式:,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从生产方式:,精耕细作,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从土地制度:,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

13、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1)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2)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扶植小农经济的原因和主要措施。 (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的原因。,(1)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 扶植小农经济的原因和主要措施 。 (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的原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奖励农耕,轻徭薄赋,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抑制土地兼并等。,遭遇天灾(水旱灾害等)人祸(封建王朝后期必然腐败,加重剥削,放任兼并),小农经济大量破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