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服务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069595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服务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际贸易服务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际贸易服务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国际贸易服务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国际贸易服务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服务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服务教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 论光伏产业是各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未来也必将成为国际科技竞争中的最重要战略高地之一。在各种常规能源开发利用日渐枯竭,能源供应短缺,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不计成本不计影响地开发大量化石能源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人类自然环境、生存环境的威胁,各国都迫切的寻找新兴能源,而在各种新能源中,太阳能在当前绝对是最可靠、最重要的能源。江西省发展光伏产业迎合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思想,并且江西省也有着发展光伏产业的优良土壤,如作为硅料主原料的粉石英在江西省的储量非常丰富,居全国首位;同时,江西省拥有亚洲目前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江西赛维LDK有限公司,其被世界视为奇

2、迹,而这些都为江西省发展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光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江西省为例来研究光伏产业的发展战略,将对我国其他地区光伏产业的发展起到指引的作用。我国的光伏产业在本世纪初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2012年我国光伏制造业的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位,光伏电池年产量稳居世界榜首,新增光伏年装机容量排名全球第二位。但与此同时,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若干严重问题的困扰。由于“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危机的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2009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先后经历了欧盟、美国、印度等国家、地区对华光伏的“双反”调查;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品、市场同质化严重;另外还有“融资难”等问题,这些都严重

3、影响到产业的后续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对江西省光伏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将对江西省光伏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 光伏产业概述及其发展情况1.1 光伏产业的介绍1.1.1 光伏产业的界定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发生核聚变反应产生的以电磁能形式发射、传播或接收的辐射能,是一种清洁、安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也是人类可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当光线照射在太阳能电池上并且在界面层被吸收,具有足够能量的光子在P型硅和N型硅中将电子从共价键中激发,以致产生电子-空穴对。界面层附近的电子和空穴在复合之前,将通过空间电荷的电场作用被相互分离开。电子向带正电的N区和空穴向带负电的P区进行运动。通过界面层的电荷分离

4、,将在P区和N区产生一个向外的可测试电压。此时可在硅片的两边加上电极并接入电压表,即会产生电流,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通过光照在界面层产生的电子-空穴对越多,产生的电流就越大。界面层吸收的光能越多,界面层即电池面积越大,在太阳能电池中形成的电流也就越大。从产业组织角度来说,光伏产业是指利用太阳能的光伏效应,使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而直接发电,以硅材料开发及其应用形成的产业链的企业集合。其所包含的产业链主要有四条,分别是主原料链、辅料链、装备链和产业服务链,我们通常所说的光伏产业链主要指的是主原料链,包括硅晶材料的生产和提纯、硅锭和硅片制造、太阳能电池生产、组件封装、光伏发电系统应用五大环节

5、。本文选取光伏主原料链初步划分为: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本文研究的光伏产业是以上环节的企业集合体。1.1.2 光伏产业的特点分析光伏产业的特点,有利于我们发掘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也便于我们把握该产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产业链长,对经济发展有引领作用光伏产业除了主产业链外,还有辅料链、装备链、服务链。光伏产业的辅料链主要包括提纯和生产多晶硅、单晶硅所用的辅料,多晶硅铸锭时需要用到的辅料,在硅片切割过程的辅料等等,辅料贯穿于整个产业链,在整个产业中占非常大的比重;装备链包括金属硅的冶炼所需的矿热炉和除尘设备,变压器

6、、破碎及硅石清洗设备,多晶硅提纯后的铸锭炉、单晶炉及破锭机直到硅片清洗设备等是产值最大、最先启动的市场;光伏产业服务链包括光伏测试仪器设备服务、光伏技术研发服务、光伏教育培训服务以及物流服务等。光伏产业是具有经济引领作用的新兴产业,可以带动基础产业的发展,同时基础产业的发展水平的提高也能更好地促进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经济价值高,开发潜力巨大光伏产业的经济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光伏产业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通过生产能力的改变,组建扩大生产规模、人员数量、产量等,使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现象,反映出光伏产业规模与成本效益的变动关系。光伏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庞大的经济规模将使规

7、模经济效益不断显现,与一般的制造企业比较,光伏产业生产活动使用高效的大型设备,有利于专业工具生产更加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达到批量生产的目的,有利于原材料的节约和辅助部门的成本降低,从而降低单位成本。二是回收周期短。生产一吨多晶硅大约需要16万度电,一般情况下两年就可以收回成本,而且在正常情况下,光伏电池的使用寿命能够达到25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三是平价上网指日可待。随着火力发电成本的提高和光伏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两者价格预计在2015年趋于相等。(3)利润产生不均,两头大中间小光伏产业根据行业特点分为上游的硅料开采、提纯部门;中游为光伏电池生产及组装部门;下游是光伏电站安装及并网发电

8、输送部门。多晶硅占太阳能电池的36%左右,而多晶硅的生产主要掌握在世界几家大公司手中,他们控制技术的扩散,一次攫取巨额利润。中游的技术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低,因此聚集了大量的厂商,使得中游的竞争变得十分激烈。随着各国多晶硅产量的不断增加,因此产业链中多晶硅的上游环节利润会逐渐减少,会极大地转移到下游系统安装和光伏装机厂商。(4)新兴产业,面临各种风险太阳能产业属新兴产业,风险体现在各个方面。一是技术替代风险。世界各国的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太阳能相关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如果企业的技术更新速度缓慢,产品很快将被市场淘汰。二是投资风险。太阳能产品技术开发和技术工艺要求高。不管是在认识上有偏差,还是

9、在技术工艺或者质量上不过关,都将会影响到产量和投资回收期,使得投资风险进一步增加。三是安全风险。光伏产业是连续生产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产业,目前生产多晶硅主要是采用西门子方法,会产生大量的具有剧毒且不易分解的副产品,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人们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当前光伏产业的发展,受政策扶持影响明显,国家有效的政策支持将极大的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反之,如果政策扶持力度不强,则发展相对会比较缓慢。1.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我国光伏产业经过十余年的迅猛发展,无可争议的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光伏生产国,2002年2011年这十年间,全球光伏产业的平均增长率是53%,而我国光伏产业在2003年2007年这五年

10、间的平均增长率为191.3%。然而这样的好景并不长。2011年开始,光伏产业开始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的情况。尤其是2010年全球市场需求较上一年增长了153%,极大的刺激了中国民间资本对光伏产业的兴趣,实现了2009年2010年新增投资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2013年我国的光伏产能已是我国需求的3倍左右。2012年,我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对象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展开了“双反”调查,同时我国也对原产欧洲、美洲和韩国的多晶硅展开“双反”调查,使全球的光伏产业弥漫着贸易战的硝烟。2011年我国358亿美元的光伏产品出口中的60%以上的出口市场为欧洲,约占据了欧洲60%的市场。欧盟反倾销调查一旦成立,光

11、伏企业将失去200亿美元的出口额。光伏产业是我国很多地方先进科技的象征,牵扯就业人数巨大,如果反倾销成立,采取反倾销措施,我国新兴的光伏基地,工业园区必将大面积受损。光伏企业中有许多还处于扩张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进来,现在都面临着投入一去不回的尴尬境地,只能够借助于政府扶持和等待整合,有的企业将会走向破产重组。2012年上半年赛维LDK、大全新能源、英利新能源等公司都出现了巨额的亏损,部分亏损较严重的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开启了退市程序。2013年下半年欧盟作出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初裁决定,征收11.8%的反倾销税,远低于之前接近50%的反倾销税市场预期,但仍使我国失去了光

12、伏产品在欧盟40%的市场份额。2014年,随着光伏产业下游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对多晶硅市场的需求也在提高,另外,全球新增产能投产和复工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预计全球多晶硅产量约为26万吨,我国多晶硅产量约为10万吨。但由于国外多晶硅产品通过加工贸易规避“双反”关税,持续对我国进行低价倾销,市场供应量的不断增大和多晶硅生产成本的持续下降, 2014年产品价格将仍会在20美元/千克以下,企业仍将承受低价压力。2014年,随着行业的整体好转以及组件价格下降使得光伏发电的成本不断趋近平价上网,预计全球组件产量仍会继续的增长,全年将达到43GW。我国光伏组件有可能超过28GW,产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的提高。

13、但由于多晶硅等原料辅材、第三方电池片涨价,以及国外市场的不确定性也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重大的压力。部分闲置产能相继启动,产业也将承受供需压力。1.3 江西省光伏产业发展概况江西省粉石英的储量丰富、品质较高,原矿洗选后的二氧化硅含量可达99.5%以上,目前已探明的保有资源储量在2000万吨以上,居全国首位,主要分布在“宜春萍乡”一带,为江西省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矿产资源的保障。经过几年的发展,江西的光伏产业已进入了全国光伏产业的第一方阵。目前,全省共有光伏企业三十余家,海外上市公司两家,形成了以赛维LDK、晶科能源、瑞昌太阳能、旭阳雷迪等为龙头企业,以新余、上饶、九江、南昌和景德镇五市为五大产业集聚

14、区的发展形势,形成了“上游硅料铸锭硅片电池下游组件、太阳能应用产品”等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为江西省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江西省按照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总体部署和功能区划,依托江西省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打造“一核四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即:以新余为光伏产业发展核心区,上饶、九江、南昌、景德镇为光伏产业发展集聚区,其他区市设相关配套支撑。新余市以赛维LDK、瑞昌、升阳光电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做大做强硅料、硅片、电池及组件等核心产品,发展先进配套产业,加强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建设,建立综合、完善的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上饶市以晶科能源等龙头企

15、业为依托,建设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扩充产业规模,强化产业配套,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强优势的产业集群地;九江市以旭阳雷迪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发挥港口优势,打造江海联运的便利出口通道,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建成以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为主的产业集群;南昌市以赛维BEST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光伏系统应用产品为重点的产业集群;景德镇市以景德半导体、威富尔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当地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优势,促进产业承接与转移,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上中游产业及下游配套产业群;抚州、萍乡、吉安、宜春等设区市以发展硅片、电池及组件、光伏应用等产品为主,

16、加强区域协作和生产要素流动,为“一核四区”提供配套、支撑和补充。江西光伏产业从2005年起步,到2008年实现销售额收入128.9亿元,多晶硅片生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四分之一;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批,明确以南昌、新余为中心的新能源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性能且资源高效利用的高纯硅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发电系统、兆瓦级以上风电设备和螺杆膨胀发电机组等项目,即便是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江西省光伏产业增长率仍然达到了18%;江西省2011年光伏产业投资总额为207.71亿元,增长59.1%。2013年,面对欧美双反制裁,国家推出“金太阳”工程,扩大国内光伏产品的应用,支持光伏企业发展;江西省推出“万家屋顶光伏示范项目”,在全省选择10000户有条件的居民屋顶,采取政府补贴的办法支持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应用。未来,光伏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仍然是江西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根据江西省光伏发电规划,到2015年底支持鼓励光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