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063088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肇庆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肇庆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省肇庆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会、积累、运用吞噬、沧海桑田、干涸、戈壁滩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及其消失的原因。3、品读课文,揣摩语句,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教学重点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及其消失的原因。2、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

2、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第 一 课时一、导入设计课件展示过去水草丰盈绿林环绕的罗布泊图片和现在死寂荒凉的罗布泊的图片。同学们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20世纪70年代,仙湖消逝了,罗布泊从此成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文章给了我答案。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字词障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萧瑟 戈壁滩 干涸 鹭鸶 浑然一体 裸露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cang海 sang田 吞 shi 和xu 荡yang3、结合课本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萧瑟:

3、 和煦: 干涸: 吞噬 裸露: 戈壁滩: 沧海桑田:4、请用本课所学到的词语写一段话。(至少用五个词)二、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题目它传达了一个怎样的信息?你读出了怎样的感情基调?明确:罗布泊是一个美丽的湖,后来消失了。感情基调是惋惜、悲痛、难过、遗憾。教师:美丽的充满生机的罗布泊怎么会变成了现在的连一滴水都没有的沙漠呢?三、品读课文,自主欣赏,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处理学案中的二个问题:(课件显示)(1)、过去的罗布泊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文中哪些语句能印证你的说法?明确:过去的罗布泊是仙湖,是绿洲。课文的(2)、现在的罗布泊又是怎样的地方?文

4、中又有哪些文段能够印证这一说法?明确:现在的罗布泊是沙漠,是荒凉的。文中的“裸露”的“裸”是全部暴露;“脱尽”的“尽”是脱光了,说“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外衣”“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是指大地的植被严重破坏了,大地感到痛苦。教师指定学生深情的朗读这些文段。2、深层探讨,品文入理,思考、讨论:教师提问:同学们的朗读使我们仿佛看到了过去的罗布泊的生机和美丽,也好像听到了现在的罗布泊在痛苦的呻吟,从前的罗布泊碧波荡漾,现在的罗布泊没有一只鸟,没有一条溪,成了荒凉的痛苦的恐怖的罗布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的悲剧仅仅是罗布泊吗?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改道,“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

5、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抽干了,使干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 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 1000公里,周边的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里木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连续用四个“盲目”与“吸水鬼”,既形象具体地写出了人们过量用水的无知,也表达出作者的遗憾和焦虑。 四、研读课文,质疑问题,加深内容理解。教师:面对悲剧,作者在文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感受,结合文章语句赏析。生1、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

6、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生 2、对比手法。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生3、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开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生4、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

7、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五、自读课文,熟读精思,深化情感体验。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环境严重破坏的图片。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下收集的人为原因造成的水资源萎缩或水污染的资料。六、回读课文,收获评价,总结练习拓展。拟写一条关于保护环境的宣传语。七、课堂小结同学们,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的学习活动马上结束了,但是只要我们心存生态意识,心存环保意识,有社会责任感,我们就会随手捡起一个包装皮,随时拧紧水龙头,随手关掉电灯,从我们的生活小事做起,保护地球母亲,保护环境!八、作业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板书设计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过去 现在水草丰美 一片绿洲 死亡之海 一片荒漠改道 “四盲”生态意识 环境意识 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反思:淀粉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获得,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可释放淀粉酶分解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为了提高酶的产量,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