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b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3063060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b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b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b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b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b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b(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案预案:_“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姓名:_单位: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6 页“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提高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科学实施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发展机制,不断提高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外界知名度,尽快将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带动全市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经市政府研究,决定xx年开展“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具体创建工作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根据省旅游局关于开展“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按照“全域景区化、景

2、区公园化、生态经济化”目标,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改善旅游服务环境、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机制,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实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广度空间拓展,确立旅游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把建成省全域旅游示范县。二、创建目标根据“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要求,通过一年的努力,到xx年底,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达到12%以上;就业人口中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5%以上;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6倍以上;境内绿化覆盖率35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GB3838要求,城镇生活污水

3、集中处理率达86%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应达到GB5749要求,主要功能区噪声应达到GB3096要求;旅游吸引物与产品指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指标、管理服务指标均全部达到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标准,并顺利通过验收。三、创建时间“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从xx年1月份开始至xx年12月底结束。第一季度为宣传动员,摸底阶段;第二季度为对标创建阶段;第三季度为整改提升阶段;第四季度为迎检阶段,积极巩固成果,进一步强化“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后续工作,落实有关配套设施、制度建设,确立示范县的长效保障机制。四、组织机构为切实加强对xx开展“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

4、的组织领导,市政府专门成立创建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副组长:(一)宣传动员阶段:组织全市各乡镇、部门认真学习“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的有关要求和标准,及时召开动员大会,进行专题动员部署,对各项工作进行安排和落实;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大力宣传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的目的和意义,大力营造“全民共同创建”的浓厚氛围。(二)组织实施阶段:市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各乡镇、部门按照创建工作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实施方案,并对各项考核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人;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检工作,在每季度末以书面形式向领导

5、小组汇报所承担任务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创建办适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三)检查整改阶段:创建办按照“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考核标准有关规定,对全域创建情况进行检查,责令没有完成或完成效果不佳的任务单位加快进度、限期整改,保质保量保时完成既定的创建任务。(四)迎接验收阶段:全市部门、乡镇充分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确保高标通过验收。五、工作重点(一)科学规划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根据省旅游局关于“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求,严格对照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着手编制市全域旅游示范县规划,科学谋划景区发展总体空间布局、重点项

6、目、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组织、业态布局、标识系统、管线系统等内容,确保科学规划、高效设施。(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旅游业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需求,相关部门和景区必须因地制宜,妥善配置,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协调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全市所有A级景区旅游交通基本畅通,旅游标识系统基本完善,旅游厕所基本达标,景区停车场基本满足需要。在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继续强化景区规划提升、全域餐饮住宿、通信邮电服务等各项配套工作,做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提升

7、旅游产业惠民富民能力。坚持科学的旅游发展观,大力推进旅游富民惠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尤其发挥好旅游产业富民惠民的能力,认真改善民生功能,调动当地群众兴办旅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引导和发展乡村旅游业,积极推动旅游与一产、二产及其他服务行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旅游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增收致富能力。(四)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加大营销力度。强化行业管理,加强对全域及中心城区旅游饭店、购物商店、旅行社、旅游车辆等行业监管工作,确保游客安全;建立完善的旅游安全救援工作体系,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安全监管工作,确保游客游览安全;加强对导游的管理与培训,规范提升导游服务水平,塑造导游服务品牌形象;不断提高导游讲

8、解服务水平,全面优化导游队伍结构。不断探索联合营销、捆绑营销的市场宣传推介运作机制,充分借力省、市和周边大景区旅游宣传及营销活动,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策划包装新产品、新线路,加大对旅游产品市场的推广力度。(五)丰富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挖掘利用的物产和特色资源,积极推进旅游购物产业化发展,提高旅游商品设计和生产能力,开发具有特色的便于携带,集观赏性、实用性与纪念性于一体的纪念品和旅游配套用品体系。充分挖掘开发市的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以绿色食品和养生保健品为拳头产品,大力营销,打造品牌,培育旅游商品名牌精品,带动相关旅游工艺品、纪念品、音像制品的开发和发展。第 5 页 共 6 页方案预案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