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连继续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讲座答案一100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302914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大连继续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讲座答案一100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年大连继续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讲座答案一100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年大连继续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讲座答案一100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年大连继续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讲座答案一100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年大连继续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讲座答案一100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大连继续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讲座答案一100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大连继续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讲座答案一100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次考试所得 100.0 分,已通过考试是非题1. 法治的价值就是指法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或社会治理方式对人这个社会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A 对 B 错 2. 法制是民主的前提和基础,民主是法制的确认和保障。 A 对 B 错 3. 我国在 1954 年制定了第一部宪法。 A 对 B 错 4. 影响一个国家法治运转状况的因素有很多,有一些因素对法治运转状况的影响是柔性的和间接的,称为法治的刚性约束条件。 A 对 B 错 5. 强调政府要依法行政、合法行政,就是消极地限制行政活动、抑制行政机关的积极性。 A 对 B 错 6. 法治社会仅需要具备自觉坚定的法治信仰、守法用法的法治行

2、为以及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A 对 B 错 7.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A 对 B 错 8.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要围绕中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展开,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能干扰和脱离这个中心。 A 对 B 错 9.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不在于实施。 A 对 B 错 10.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A 对 B 错 单选题1. 法治理念的()功能,表现在社会对法律的客观需要不可能直接表现为法律制度,必须通过法治理念的表征和指称功能的转化。 A 表征和指称功能 B 中介和外化功能 C 科学的预测功能 D 引导功能 2. ()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

3、发点,()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 A 以人为本;保障人权;文明执法 B 保障人权;文明执法;以人为本 C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D 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归根到底也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A 坚持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以德治国 D 依法治国 4. 法和法律是由()制定的,体现了党的正确主张与广大人民意志的统一。 A 党代会 B 人民 C 党领导人民 D 党的总书记 5. 依法行政的发展阶段是以 1989 年()的制定和实施为标志的,它确立我国的“

4、民告官”诉讼制度,促使我国依法行政从过去侧重依法管理行政相对人转入以行政权力为事后监督和公民权利救济为重心的发展阶段。 A行政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 C国家赔偿法 D行政复议条例 6. 党的执政主张凡是要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必须由国家权力机关经过(),使之成为法律法规或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再由各级各类国家机关依法实行。A 党内程序 B 法定程序 C 意定程序 D 多数投票 7.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主要体现在()。 A 强调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B 确保实现司法的独立性 C 推进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 D 以上都是 8. “三个依法”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三大途径,包括()。 A 依法

5、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B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C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D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9.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实施一系列与文化有关的法律。如()。 A电影管理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C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0. 党的()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A 十五大 B 十六大 C 十七大 D 十八大 11.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B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 坚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D 以上都是 12. 严格高效执法

6、,需要做到(),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A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B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C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D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执法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 B 执法为民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行政法原则的具体体现 C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保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 D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理念之一 14. ()是指具有责任能力的政府在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就自己的行为向人民负责;政府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

7、责任。 A 有限政府 B 责任政府 C 阳光政府 D 廉洁政府 15. 宪法的核心地位()。 A 决定了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将发挥统帅作用 B 意味着保障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应以宪法为基础 C 表明宪法的发展将有利于法律体系的完善 D 以上都是 16. 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任务是()。 A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B 构建科学牢固的社会法治体系 C 社会管理创新 D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17. 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是()。 A 法治是调整社会主体协同治理的稳定器 B 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和保障 C 法治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是民生建设的助推器 D 以上都是 18. 要完善审级制度,()重在解决

8、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重在解决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 A 二审;再审 B 一审;二审 C 一审;再审 D 二审;一审 19. 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其自身具有一些缺陷,不属于市场缺陷的是()。 A 自发性 B 盲目性 C 契约化 D 滞后性 20. 关于社会治理,说法正确的是()。 A 社会治理的本质特征在于发挥不同社会主体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 社会治理等同于政府管理 C 社会治理的目标只有维稳 D 社会治理的综合目标可以简化为富民惠民的单一指标 多选题1. 法治的丰富内涵有()。 A 要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 B 要推进社会依法治理 C 要促进社会规范有序 D 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

9、系 2. 进一步拓宽市场准入要求()。 A 建立市场平等竞争秩序需统一企业立法 B 明确准入领域的负面清单机制 C 完善企业登记制度作为准入公示 D 以上均对 3. 法治所追求的,或者说法治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主要价值有三,即()。 A 自由 B 秩序 C 正义 D 权力 4. 立法、行政和执法司法机关必须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首要价值追求,贯穿于各项工作制度措施和各个工作环节,真正做到()。 A 科学立法 B 依法行政 C 公平司法 D 严格执法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就是经济法治化的过程 B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公平竞争的经济 C 市

10、场经济也是多元化的经济 D 市场经济体现契约化的经济 6. 强化法律实施要()。 A 加快推动文化立法,健全完善文化法规体系 B 加强依法行政,坚持转变政府职能 C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培养法治思维 D 提高文化执法水平 7. 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 A 大众的和集体的 B 少数人的、宗派的 C 根本的 D 现象的 8. 法治保障体系所包括的()因素都属于典型的刚性约束条件。 A 队伍 B 经费 C 技术 D 文化 9. 程序是指进程的(),意味着各种事物处于适当的地位,发挥着各自的功能,相互之间形成互动、固定的关系。 A 一致性 B 不确定性 C 连续性 D 确定性 10. 法律具有(),

11、只有厉行法治,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A 权威性 B 不确定性 C 可预期性 D 稳定性 11. 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文化法治工作实践,建立健全文化法律制度时要有以下()基本思路。 A 培养法治思维是基础 B 培养法治思维是基础 C 强化法律实施是关键 D 严厉的执行措施时关键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社会治理不等同于政府管理 B 社会治理的目标不限于维稳 C 社会治理要实现综合价值 D 只要 GDP 上去了,社会就一定能稳定 13.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基础上,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

12、A 多元 B 统一 C 尊严 D 权威 14. 在理清法治框架下,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就应该贯彻依法治国精神内涵,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我们应该重点注意()。 A 转变现有的法治观念 B 适度放宽市场管制 C 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D 提升宏观调控的法制化水平 15. 从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涵来看,合法行政包括了一些几方面的具体要求()。 A 从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涵来看,合法行政包括了一些几方面的具体要求 B 必须依据法律、遵守法律 C 必须依据法律、遵守法律 D 不符合法律要旨的不用撤销 16.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

13、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做到()。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17.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公民参与扩建广阔的政治平台表现在()。 A 推进基层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 B 推进社会组织政治参与制度化 C 推进公民行政参与制度化 D 推进公民司法参与制度化 18. 作为上层建筑,法律必须反映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各种市场主体创造()的环境,保障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A 自由公平 B 规范有序 C 安全稳定 D 受制于人 19.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有机统一起来。 A 坚持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做主 C 依法治国 D 以德治国 20. 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健全()等问责方式和程序。 A 责令公开道歉 B 停职检查 C 引咎辞职 D 责令辞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