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302870 上传时间:2017-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者按一、这是笔者穷极毕生精力所作出的专项研究,现在一再修改下,自己感觉更趋成熟。二、拙文中使用较多双引号,因为这是采用当事者的原话,须持此本意来解释其内容的。三、拙文中的逻辑性较强、文字定性较准、词义含意较深,但不能因此前看后忘而导致曲解。四、能够把我国传统书法中的法书定义昭告于天下,应该说功在当代书法教育利在传统艺术千秋!五、笔者深切感谢中国文物报编辑部给予公开发表的机会!也代替 历代先人们再次深表谢意!六、从 2007 年 7 月 25 日星期 3 起中国文物报总第 1540 期, (收藏鉴赏)周刊第 181 期,为连载上。2007 年 8 月 8 日星期3中国文物报总第 1544 期,

2、 (收藏鉴赏)周刊第 183 期,连载中。2007 年 8 月 15 日星期 3中国文物报总第 1546 期, (收藏鉴赏)周刊第 184 期,连载下。传统书法、 “字当腕行” 、沈尹默上海涤尘居沈纯理过去我们学习传统书法,往往不问传统书法的基本定义就开始盲从了,而且要耗费大量时间,有时效果并不理想,结果还是不容易弄清楚怎么回事。现在可以简而言之地讲:传统书法主要是指世代相传中具有代表资格的,是以真迹中最高等级、最优秀书写技法为先导的,含有统一的内涵,并已形成主体特征方面的具体形象。又必须清楚什么是书法?“书”就是写, “法”当然是强调要用方法去写。学习书法原本就是要讲究书写技法,以及字内的学

3、问,所以要从传统书法中,厘定出书写技法中的基本笔法,及其属性与分类,并形成体系性的研究,予以互证来证实其本质的存在。我们应该懂得:只有从传统书法中提取出其中最优秀的技法,才能满足书法教育和形成传统书法学的需要,更能顺利地开展各个专项的有效的研究。本文主题限于篇幅,有着不易展开的难度,所以笔者只能提纲挈领地应用图表阐述,把传统书法最重要的性质提取出来。当明确了拙文主题中最基本的定义后,才能依序对每个小标题陆续展开。这是在作最简约的论述,但还得仰仗读者们在逻辑的推理下有个睿智的抉择。一、现实中发现的问题(一)有一件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笔者在 1989 年赴X 市考察时,偶然听到一位写欧(阳询)体的书

4、法家讲:“我市书法家协会主任某某讲:写颜真卿字体的,往往不会写行书 ”,其实写欧体的也同样如此。至此,言者无意闻者有心,因为笔者也曾有过类似的体会,虽然没有练过颜、欧体,但敏感到当初练过柳(公权)体,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结合自身情况再想到他人,才能觉察到在传统书法中,有的体例确实是不利于发展行书,并且觉得这问题还有个历史性的根源未被发现,而且继续对后人造成影响。于是作了初步的调研,从普通书法爱好者到书法家,从小年龄到大年龄,尤其是集中在以颜体为主攻目标的人,结果得出:他们在书写行书的能力和“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米芾书体上,实在是难以合拍,更是有着难于入门的麻烦。后来经过技法的系统性研究后

5、,才能发觉:这是由书写技法所造成的,是属于运腕与否,即严、宽形式的区别,也就是相对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书写技法。(二)在现实中大家都以为:只要能写一手好看的字,就算懂得笔法了,其实并非如此!同样在传统中,也不要以为任何历史人物,写了一手漂亮结体就肯定其擅长笔法,这正是“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的道理所在。为了说明问题,不得不提及宋、元年间有位鲜于枢(1256-1301)和同时代的赵孟頫(12541322) 。赵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元仁宗称他为书画绝伦,传世作品也很多,粗略地看他的书作,觉得这样评价并不为过,尽管他精通六书,正草隶篆甚能为之,但他仍然不属于笔者的研究对象。有位书家介绍赵孟頫小楷汲黯

6、传时评论:“用笔清峻挺拔,笔力沉劲入骨不仅点画精到细腻,而且结字朗逸” 。可是赵孟頫妙严寺记中的大楷却大相径庭,全文共400 字,建字底有三只、而平捺的之字底有三十一只,发现其中没有一笔平捺是规范的,这究竟是风格还是无能呢?笔者并未急于下结论,而是扩大了考察范围,结果是:除了小楷外,赵写中、大楷书字体时,在基本点画中的捺画,当书写时技法始终欠妥,尤其是在行书中的平捺更为突出,在“下笔处”的展毫技法也常有不足。这样笔者要问:“同样是楷书,不过是大小字体的不同,为什么技法会有这样大的差异?涉及到写行书时尤其欠缺”!而苏轼讲:“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 ,说明楷、行书技法是要一致的!据此而言:“鲜

7、于枢就没有出现该现象” ,看来赵是无能于取得“得笔”的效果。笔者认为:要验证书写技法时,最好把小字的基本点画放大,技法幅度也会随之增大,正好可以检验用笔技法,如果缺乏技法的话,那么马上就会露出馅儿,因为这是需要应用技法来处理的,所以要对每个放大效果中的细节,诸如:“下笔处”的展毫现象,体现基本点画的用笔规范,对笔锋顺逆开合的实际应用、牵丝位置的不断变化等加以审核。现在有人讲赵孟頫小楷技法怎样好,只是局限于小楷,确实没能把大楷字体与行书包括在内,事实正是如此,那么持论者就成为偏颇,很明显这是不懂得全面考察其用笔技法的结果。由此,让我们发现了使用工具者应该有个优劣之分,即:不擅长笔法者在用笔上,就

8、是难于书写大一点的字体,还会存在着楷、行体中技法性的差别。也从而得出:笔法与笔势的关系,即容易分得开,又需要辩证地看待其相互共存的关联性。然后,正因为赵的书写技法差异较大,所以他的技法算不上完善,或者应该确定为有问题的技法!笔者把书史上的这一发现,归结为“赵孟頫现象” 。必须指出:由于历古以来,缺乏应有的史观与相关条件来看待传统书写技法,那么,该现象至今还在延续中,近代除了沈尹默外,仍然很容易发生在其他书家身上,不过影响到现代书家身上的具体问题,笔者就免谈了。鉴于中国文字的复杂性,在体例与形式上是多样性的,融合在技法演变过程中,造成传统书写技法在认定基本笔法,以及基本量化的标准上存在困难,所以

9、形成了传统书法的兼容性。然后对间、直接资料性质不予明辨,又造成了传统书法在内容上的混乱,使人不知从何入手为好。要从传统中获取所需,非得真知酌见不可,最好依据拙著传统书法论证与实践中的理论体系与技法入门的实践,以遵循严式书写技法即运腕的形式,也就是以“二王”与米氏正统的书体风格为主体,凭借直接资料中(真迹印影本)的优势,作为技法定性与量化的依据,以此形成基础来上溯魏晋,那才是一条通衢大道。听起来很繁复,但是也不必担心,现在已经简约到最切实的理论和最具体的入门方法。不过我们还得学会尊重历史,要善于从中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于以后深入学习将会带来更大的帮助。二、历史中存在的问题再查看史料中的

10、问题。(一)在唐代因为有了最为显眼的颜体出现,请注意这里有个限制,主要是指颜真卿(709-785)的书写技法。1、从祭侄稿字距中发现:牵丝均处于同一角度的斜度,使人感觉其肘部运动大于腕力而刻板得毫无变化,从而证实颜氏只能应用肘部动力,不会运用腕部动作来安排牵丝的变化。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的笔杆保持着最大垂直度的书写,而告身因真实性的系争,就不便作为例证了。2、再把祭侄稿的不运腕作为对比。如褚遂良(596658) 大字阴符经帖 ,或褚摹王羲之兰亭帖 (也有人疑是米芾所作)都是运腕的,书写时笔杆非要摆动不可。再查看与褚同一时期的李世民(599649 年) ,如晋祠铭碑 、 温泉铭碑 、 屏风碑等

11、,虽然都是拓本,属于间接资料,但足以证实其运腕之灵活与笔杆的摆动,可以使颜真卿感到汗颜的程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就需要有个理性与综合性的分析推断。(二)暂且不论颜与褚、李之间的时间差,单从接近“二王”真迹机缘的可能性上来考察。褚是以擅长书法被诏为侍书,官至秘书郎,迁起居郎,又迁谏议大夫,并知起居事,后授太子宾客,为内勤性质,都是最容易接近皇帝的职务。颜则不同,任殿中御史,外放后又任侍御史、武部员外郎,最后调任平原郡守,是位一般官僚而已,以上说明了他们的职能不同。由于兰亭序帖是王羲之唯一的真迹,为李世民收藏后被殉葬掉,这与他保持着必然的联系,所以格外要关注李世民的间接资料,特别要以李运

12、腕书写技法为依据,然后稍加判断就能得出:颜连职务条件都不具备,怎么可能接触到王羲之真迹中的书写技法?况且褚、李都是同期人物,互相容易认同,故而才有魏征推荐词:“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 ,这可以作为最可靠的旁证词。褚能被唐太宗容纳,至少客观地说明了运腕书写技法,得到理所当然的肯定,也是证实褚具备了卓越的技术优势(请阅褚临兰亭序帖及冯摹兰亭序帖 ) 。应予再进一步阐述:唐代贞观之治,正是书道昌盛时期,尤其是“上(指李世民)之所好(二王真迹) ,下必甚焉” ,朝廷上下对书学观点必然是一致的。而颜生于天宝八年,相隔二十七年,根本见不到王羲之的真迹,恰好又是另个历史背景,还遇到安禄山的叛乱,就笔者的理

13、解:与其讲颜的书写技法,倒不如认为颜视死如归,以忠良节操之故,获得另一个统治者的赏识,才能得重于书名。事实上可以作一总结,颜的书写技法与“二王”技法毫无内在联系,否则颜与褚、李之间的差异不会有那么大。因此说,持此观点来判断:从唐代起,传统书法就应该分出个严式的,传承中学有渊源的,在流传中应是正统的“二王”书写技法。其余不是传承有绪的话,则是宽式的、都是新派书体的表现形式。以上仅考证唐代官职职能的差异,也存在着贞观与天宝年间的时间差和颜真卿书写技法的比对,并据此确定其为创新的表现形式,由于其中缺乏一定的内涵和承继性较差的原因,即不具备主体特征的资格,也就不属于本论所研究的范畴,故为此不予考订。三

14、、追溯运腕技法的源流我们还是要进入历史的时空隧道,把时光上溯到东晋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 。相传王羲之在即兴中,撰写了兰亭序这段文字,同时创作了兰亭序帖的书法作品而名垂世册,历古以来大家尊他为书圣,对此均有确切的定论。而兰亭序这段文字,在“文革”时遭遇辨伪的争议,那本真迹兰亭序帖的命运还要悲惨,据说早已随唐太宗李世民徇葬于地下而失灭。现在所能见到的兰亭序墨迹 ,已经是唐代贞观年间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摹本和冯承素的钩模本等,这些帖虽然不是原有的真迹,但比间接资料中的拓(石)本要高出一等,还是很有价值的,类此方法在作品资料中较为流行,幸亏得益于这些原始复制手段,否则就无法面对“二王”的书写技法

15、,特别从结体中对技法作出管中窥豹的了解。我们从表面上看兰亭序墨迹 ,这通帖只是 320 字的行书,但其中“之”字的出现,重复了20 次,在笔势上的变化,做到了每次每异的调整,看后不免令人叹为观止。从实质上认定:这是运腕技法所起到的作用,因为只有运腕的技法,才能不设局度自发机杼地重复同样字体,又能避免形态上的雷同。如果光靠死记硬背结体来影响字体结构,那么该技法含量的高度也就大打折扣了。这位拥有兰亭序帖真迹的皇帝,为己所好征集天下“王字” ,由褚遂良鉴定真伪,他之所以着了迷地酷爱“二王” ,确实能够从中学到了真正的技法,并在自己的晋祠铭 、 温泉铭 、 屏风帖 、 临朝帖 、 昨日帖 、 三五帖

16、(其中行书为首创勒碑的拓本,均属间接资料)作品内,尽情地发挥了运腕的技法,仅此一点就足以证实了该技法的可贵性。从资料上看问题,年岁越久远,存世的第一手(直接)资料就越不完善,唐代就是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还得策略地改向学习宋人,因为那时代见过前人真迹的机会比我们多,所下的功夫比我们足,流传下来的资料也相对完善。故而宋人大学问、大诗人兼书画大家,即苏轼评价米芾时讲:“米书超逸入神” ,又讲“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繇) 、王(羲之、献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这是不同寻常的赞美词,只要会做专题研究的人,无不首肯这是一句信言。接着应予明确的是:据研究表明,米芾的书写技法是运腕的。就他的蜀素帖而言,当读到吴江垂虹亭作的这首诗时,就会发现连题带尾的 66 字中,有 9 次出现三点水偏旁,虽然都是偏旁部首,就是没有一个写得相同的,无疑是与王羲之兰亭序帖中的“之”字,保持了异曲同工之妙,这在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