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资源储量估算报告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3027389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写资源储量估算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编写资源储量估算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编写资源储量估算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编写资源储量估算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编写资源储量估算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写资源储量估算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写资源储量估算报告(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Micromine软件编写资源储量估算报告,Micromine国际矿业软件及咨询集团,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mpilation of geological report of solid- mineral exploration/ mine- closing 国土资源部20021217发布; 20030301实施,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1 绪论 区域地质 矿区(床)地质 矿体(层)地质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7 勘

2、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8 资源/储量估算 9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10 结论,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81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8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83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84 矿体(层)圈定的原则 85 资源/储量的分类,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86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87 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 88 共(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及结果 89 资源储量可靠性验证 810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第一节 工业指标 根据矿山生产的经济临界品位,结合矿山采、选的实际情况,批复的工业指标如下: (一)边界品位 金铁共生

3、矿体 Au110-6 褐铁矿 TFe25 磁铁矿 TFe20。,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第一节 工业指标 (二)矿床(区)最低工业品位 (三)最小可采厚度 最小可采厚度1.00米。 (四)夹石剔除厚度 夹石剔除厚度4.00米 (五)露采经济剥采比 露采经济剥采比24吨/吨。,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第二节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本次勘查所采用的探矿手段主要是地表槽探、浅井揭露,浅、深部用坑、钻控制,坑内辅以钻井。但探矿工程分布欠规则,即部分工程未分布在勘探线上,且同一资源量类别的工程间距不够均一,1734米、1774米两个中段甚至达到勘探程度而且本次资源量估算元素较多Au、TFe、A

4、g、Cu、Pb、Zn。鉴于上述情况,不适于采用传统手工资源量估算方法(地质断面法、地质块断法)进行资源量估算,故本次采用适于机算的距离反比加权法进行资源量估算。,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第二节 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方法和原理简介 (一)距离反比法 距离反比加权插值法( 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 首先是由气象学家和地质工作者提出的, 后来由于D. Shepard 的工作被称为谢别德法(Shepard) 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假设平面上分布一系列离散点, 己知其位置坐标(xi, yi) 和属性值zi ( i= 1, 2,,n) , p (x

5、, y ) 为任一格网点, 根据周围离散点的属性值, 通过距离反比加权插值求P 点属性值。,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距离反比加权的数学表达式:,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第二节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方法和原理简介 (一)距离反比法 (二)封闭多面体估算法 封闭多面体估算法是,根据三角形计算空间模型的体积。具体的方法是:,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1、确定三角网的最小Z值,将该值作为所有参与体积计算的立体三角形的基准平面; 2、对于每个三角形,计算其与基准平面之间的体积; 3、确定三角形和基准平面之间的体积是位于模型之内还是模型之外; 4、如果

6、在模型内,就将其加到总体积中;如果在模型以外,就将其从总体积中减掉。,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第二节 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方法和原理简介 (一)距离反比法 (二)封闭多面体估算法 对模型内的所有样品使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得平均品位; 用模型的体积乘以比重得到矿石量,再用矿石量乘以平均品位得到金属量。,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第二节 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方法和原理简介 二、本次资源/储量估算的流程 本次采用的资源/储量估算的流程见图 8-1。,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流程图中各主要步骤简述如下: (一)数据准备及数据格式 应用MICROMIN

7、E进行矿体的圈定和资源/储量估算,需要四种基本数据:工程定位文件、工程测斜文件、样品分析文件和岩性文件。准备的数据内容简述如下: (1)地形数据 制作DTM地形模型,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一)数据准备及数据格式 (2)测量数据 矿区钻孔、浅井工程井口坐标、测斜数据,1774、1734两中段坑道、探槽工程的井口坐标、编录基线拐点坐标测量数据。,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流程图中各主要步骤简述如下: (一)数据准备及数据格式 (3)样品数据 矿区钻孔、浅井、探槽和坑道的样品分析数据。 (4)岩性数据 矿区钻孔的岩性数据。,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二)数据检查 由原始数据输入MICROMINE系

8、统后,用软件进行逻辑错误检查后,修正错误,人工再检查,在进行地质体及矿体圈定过程中发现错误及时修正,确保在数据转抄、转换和导入过程中没有错误发生。,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钻孔品位组合,钻孔品位组合,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三)地质解译 根据剖面端点坐标,剖面视域范围,见表8-2,由软件自动生成剖面,在此基础上,圈定、连接、标注各地质要素(如地层界线、岩体界线、地层或岩体代号、断层(带)界线、矿体界线等)。矿区共布置19条东西向剖面和7条北西南东向剖面(另外有三条北西南东向辅助剖面),剖面间距40或80米。,表82 剖面端点坐标、方位、剖面的前后视野宽度表,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四)建立

9、线框模型 在MICROMINE的三维视图环境中调入各剖面圈定的多边形地质体界线、矿体界线,建立三维地质实体或矿体实体。,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五)线框赋值 根据建立的三维矿体实体,在样品分析表中对各实体(矿体)包围的样品分别标记。,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六)样品组合 根据样品样长的分布或生产开采厚度,确定组合样样品的长度。使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出以组合样长表示的较均匀样长的组合样样品数据。,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七)建立空块段模型 根据矿体实体在空间的分布范围,矿体实体在走向、倾向的变化及开采段高等因素确定矿块划分规格,将矿体实体划分

10、为若干个立方体小块。,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八)界定空块模型 剔除夹石或采空区通过的矿块。 (九)品位插值 根据各矿体实体确定的数据搜索范围用距离反比法或其它方法对划分的若干个立方体矿体块进行估值。,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十)资源量级别分类 根据数据搜索椭球体的不同半径、搜索次数、工程数量等因素确定资源量级别。 (十一)资源储量可靠性验证 用另外一种估算方法封闭多面体法,估算全部或部分矿体实体资源量,与所采用的估算方法所得出资源量结果进行对比,评述其估算可靠程度。,第三节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一、单工程矿体厚度 根据样品长度、样槽方位、坡度及矿体产状,用下

11、列厚度计算公式先计算单样品的真厚度,各样品真厚度之和为单工程矿体真厚度。 厚度计算公式: m = L(cossincossincos),第三节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一、单工程矿体厚度 二、矿体平均品位 本次采用适于机算的距离反比加权法,对各小立方体块进行统计分析以各小立方体的体积加权求得矿体的平均品位。,第三节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三、金元素特高品位的确定与处理 根据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将单样品位值高于矿床(体)平均品位六至八倍的样品确定为特高品位样。分别根据各矿体品位变化系数的大小来确定具体的特高品位样: 变化系数160,品位变化程度为不均匀,特高品位下限值取平均品位的8倍。 用

12、各矿体中金的特高品位下限值代替各自的特高品位。特高品位处理结果见表83。,表83 特高品位处理结果一览表,第三节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四、样品组合 根据样品的长度绘制直方图,见图8-2。,第三节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四、样品组合 根据样品的长度绘制直方图,见图8-2。,图8-2 样长直方图,第三节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五、矿石体重 (一)小体重 (二)大体重,第三节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表8-4 矿 石 体 重 表,第四节 矿体的圈定,根据工业指标、化学分析结果、矿体产出特征、勘查类型、工程控制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矿体圈定原则如下: 一、单工程矿体圈定 本次采用单指标圈

13、定矿体,主要考虑Au、TFe两个元素,其它银、铜、铅、锌为伴生元素,即凡样品中金或铁任一品位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者均视为矿体,应用MICROMINE软件在屏幕上进行交互式圈定。,第四节 矿体的圈定,1、当单工程矿体内部有大于与小于边界品位的样品相间分布,但其厚度小于夹石剔除厚度时也作为矿体一并圈入。 2、夹石剔除厚度按工业指标的规定执行即矿体中连续厚度4.0米,金品位110-6部份作夹石,并在软件中形成夹石实体模型。此为单工程人工夹石处理部分,尚有另外一部分为软件估算的夹石各矿块金的估值品位小于矿体边界品位的矿块的集合。,第四节 矿体的圈定,二、矿体的圈定及资源量估算边界的确定 根据矿体赋存部位

14、、产出空间位置及控矿因素、工程控制情况等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圈连矿体及确定资源量估算边界。 (一)矿体的圈定 在单工程圈定的基础上,主要以矿体空间分布规律、控矿条件为主导因素,重点考虑矿体的产出位置及三度空间上的对应关系进行圈定。在软件中矿体圈定形成的边界为轮廓线。 (二)采空区的圈定 采空区的边界线根据采空区的测量成果,用测点的坐标直接形成MICROMINE格式的线文件,据此生成采空区实体模型。,第四节 矿体的圈定,(三)资源/储量估算边界的确定 本次在机内圈定的矿体边界与资源量估算边界为同一边界。处理原则如下所述: 1、见矿工程边缘有未见矿工程控制,尖推两工程间距的二分之一为矿体边界。 2

15、、见矿工程边缘无工程控制,走向外推相邻勘探线距的一半,最多40米为矿体边界,沿倾斜外推40米为矿体边界。,第四节 矿体的圈定,三、建立实体模型 矿区共建立了五类模型,分述如下: (一)矿体实体模型 矿区全部矿体的实体模型,见图8-2、8-3。,第四节 矿体的圈定,第四节 矿体的圈定,(二)夹石模型 在KT49、KT52和KT53A矿体中共建立了5个夹石模型。 (三)采空区模型 矿区共建立了四个采空区实体模型。 (四)地面模型 在软件中建立了矿区DTM地面模型,主要用于剖面地形绘制,确定剥采地面边界。 (五)矿相分界面模型 矿区岩金氧化矿与岩金原生矿分界面实体模型。,第五节 矿块模型,把矿体分布

16、的空间范围划分为小的矩形块以进行品位插值,根据勘探线距、开采段高及矿体形态的复杂程度确定块尺寸的大小,通常应使勘探线距、开采段高为块大小的整数倍。,第五节 矿块模型,本区勘探线距80米,段高为40米,矿体的形态复杂程度为中等,产状较缓,选择块尺寸为1052米(北东高),划分子块尺寸为110.4米,子块选为110.4米是为了保持实体模型边界的精确度。,表8-5 矿块模型参数表,第六节 品位插值,一、插值的元素 在各矿体的块模型中对金、铁、银、铜、铅、锌品位用距离立方反比法进行插值,金元素用处理特高品位后的品位。,第六节 品位插值,二、搜索椭球的定义 万硐山矿段的勘查类型是类型,勘查类型为类型的金矿床的控制的勘查间距规范要求为40804080米。根据矿段的地质特征和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矿段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