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所重点大学“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集锦.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013540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所重点大学“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各所重点大学“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各所重点大学“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各所重点大学“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各所重点大学“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所重点大学“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所重点大学“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集锦.(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96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解 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问答(五选三)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3、慧能“本性是佛”说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5、严复的认识论1998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 (中国哲学方向)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9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是(哲学

2、家)提出的命题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 5分1、巴门尼德的存在2、原子和虚空3、四因说4、流溢说5、唯实论6、我思故我在7、物是观念的集合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分析题4选3 15分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2000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1、礼记2、谶纬3、崇本举末4、习与性成5、体用一简答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论述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2001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一、 解释下列哲

3、学命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2、 以心原物3、 圣人体无4、 一故神两故化5、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二、 把下面一段文字标点今译并给以分析评论(25分)求向物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2002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词解释不全1 离坚白 2 淮南格物 3 万理具于一心 4 通为天下第一要义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给原文标点,翻译和评述先秦的2005北大中国哲学名解 是者(巴门尼德);理念(柏拉图);唯名论;启蒙运动;单子. 简答与论述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亚里士多德第

4、一实体与第二实体;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斯宾诺莎事物的次序即观念的次序;洛克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为何提出此种区分);休谟的因果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 2005北大中国哲学 名解与简答 中庸;离坚白;以说出故;六理;四法界;能必副其所;四几 论述(选二共70分)比较孟子与告子的人性论(仅供留学生);比较韩非与老子的道论;比较朱熹与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比较王守仁与王夫之的知行观 标点翻译(共20分)原文为中庸章句序文首至“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2005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 名词解释 20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 二 简答40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一物两体,能必副

5、其所 三 问答70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 1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 2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3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4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四 标点并翻译古文 20分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2007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三表 四端 虚一静因 内籀外籀 人副天数 神灭论 太虚即气 理一分殊 四句教 二、论述题 试述朱熹、王阳明

6、、王艮及颜元的格物思想。 现代西方哲学部分 二、 论述题 1、论述柏拉图关于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的区分 2、从方法论角度分析笛卡儿的怀疑 3、分析洛克关于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思想 4、分析黑格尔的哲学起点。2001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试题一、释词 心斋 ;人副天数; 独化;道统;格物;三世说;二、翻译(略)三、简答 1、庄子是如何继承和发挥老子的思想的? 2、什么是法界缘起论?华严宗是如何论证法界缘起的? 3、朱陆之争的内容及其意义。四、论述中国哲学中,“天人和一”论有哪几种理论形态?请分别予以评述。2002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试题一、词 1、齐物论 2、即万物之自虚 3、理一分殊 4、至良知

7、5、俱分进化二、翻译 三、简答 1、怎样分与评价王弼的一段话:“忘象者,乃得意者也;而象可忘也” 2、怎样评价王夫之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批评?四、论述 论先秦时期人性论的历史的与逻辑的演变 2003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试题一、名词解释 正名;反者道之动;春秋繁露;言意之辩;西铭;坛经;六经注我;致良知;孔子改制考;天演论二原典解读(略)三、论述(二选一) 1、分析、评价庄子齐是非的思想 2、分析、评价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哲学史试题一、简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50分) 1、爱利亚学校2、柏拉图“回忆说的主要内容3、德漠克利特的“影像”说4、亚

8、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定义5、“奥卡姆剃刀”6、休漠的不可知论观点7、笛卡儿的二元论8、卢梭关于人类不平等的论述9、康德的“自在之物”(“物自体”)10、费尔巴哈论“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二、回答下列各题(每题10分,共30分)1、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2、简评实用主义真理观3、海德格尔论“此在”三、试论述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与继承(20分)2001北京师范大学1.仁2.不忍人之心3.和而不同4.坛经5.封建论6.张载7.王阳明8.民生史观1.董仲舒哲学的特点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2.试论朱熹知行观理论价值3.论述中国历史上的形神观200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史试题一.名词解释(选答5

9、题,带*号者佛教方向必答,共20分):四端 齐物 *一念三千 *法界缘起 本体 质力相推二.简述题(选答4题,带*号者佛教方向必答,共60分):1.试述孔子的“以政为德”思想。2.试比较王充与郭象的“自生”理论。3.*唯识“四分”的构成及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4.什么是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5.试分析康有为天人学说的主要特色。三.给下列原著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20分)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10、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夫理有至极外内相冥未有极游外之致而不冥于内者也未有能冥于内而不游于外者也故圣人常游外以冥内无心以顺有故虽终日见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见形而不及神着天下之常累也是故睹其与群物行则莫能谓之遗物而离人矣睹其体化而应务则莫能谓只坐忘而自得矣岂直谓圣人不然哉乃必谓至理之无此是故庄子将明流统之所宗以释天下之可悟若直就称仲尼之如此或者将据所见以排之故超圣人之内迹而方外于数子宜忘其所寄以寻述作之大意(注:标点直接在试题上做,不用另抄题)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

11、一、简答题1,道德经2,公孙龙3,天命之谓性4,斗莦之性5,裴頠6,天人交相胜7,四法界8,传习录9,严复10,虺书二、论述题1,试分析孔子“仁”和墨子“兼爱”思想的同异。2,具体说明宋儒“理一分殊”的思想。 3,王夫之人性论的具体内容。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试题一简释1齐物论2无行相克3一阴一阳之谓道4形质神用5得意忘象6血气心知7八识8般若9仁学10.新理学二.问答1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思想评述试述郭象独化论张载太虚即气思想评析马哲一哲学的反思性辨证的否定观真理的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价值观及其功能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二材料题(太多自己找)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12、的关系就等于抛弃了辨证法谈对其的理解三论述论物质和实践的关系论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2005复旦大学一,意识形态实践唯物主义市民社会万物皆备于我中体西用四假象语言游戏绝对命令科学共同体自然法增长的极限禅宗马丁路德三达德二、简答题(共4题,任选2题,每题25分) 1.怎样理解“人不是单个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意)2.比较老子与庄子思想的异同 3.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 4.科学与伪科学,非科学的区别及意义2002中国社科院中国哲学一、 名词解释(共四题,每题5分,共20分)1、大学 2、四端 3、鹅湖之会 4、王艮二、 简答题(共2题,每题15, 共30分)1、 简述王阳明

13、“知行合一”说。 2、 简述朱熹“理一分殊”说。三、 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试论孔子学说中“仁”与“礼”的关系。 2、 试论王夫之哲学中“道”与“器”的关系。中国哲学专业基础课试题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1、 正名 2、 兼爱 3、 天人感应 4、 一念三千 5、 气质之性 6、 托古改制二、简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析“白马非马”。 2、简述“朱陆异同”。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试析老子的“有生于无”。 2、 试析张载的“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哲学史

14、试题一. 填充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1. 古希腊朴素辩证法哲学家 _(约公元前535- 475)说: “宇宙万物既非神所创,亦非人所创,乃是(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永恒的活生生的火,合规律地燃烧着,合规律地熄灭着” ;“一切皆流,一切皆变”。(5分)2.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留基伯的学生 _(约公元前460-370)认为,万物都是由最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粒子即原子构成,人的灵魂是最活动、最精微的原子构成。(5分)3.古希腊最重要的智者派(诡辩派)的代表是 _(公元前481-411),他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5分)4.英国近代第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_ (1561-1626)认为,要命令自然就要服从自然,研究和发展自然规律。他有一个著名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5分)5.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 _ (1632-1704)写有人类理智论和政府论等著作。他反对天赋观念说,坚持“白板说”,即认为:心灵的原来状态是一块白板或一张白纸,它上面刻画的数不清的形形色色的东西,是从经验得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