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10.老王 教学设计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3008119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10.老王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10.老王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10.老王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10.老王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10.老王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10.老王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10.老王 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人物形象。 2、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3、从课文中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教学重点、难点 1、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从课文中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朗读法、启发点拨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三字经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可见,善良是为人之本。与人为善,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要以善良体察善良,去关注一个普通的善良人老王。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1、作者简介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

2、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2、背景介绍 文章写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作者的脑海之中三、检查预习 1、字词解读 镶嵌( ) 惶恐( ) 塌败( ) 滞笨( ) 翳( ) 骷髅( ) 攥着( ) 伛( ) 荒僻( )

3、取缔( ) 2、词语解释 伛: 荒僻: 塌败: 滞笨:惶恐:取缔:骷髅:愧怍:四、整体感知 (一)、指名学生4人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划出读错的字词,师生共同纠正。 (二)、学生浏览课文,谈谈自己对老王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的人,表现在_。的形式表达出来。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拨、明确: 多媒体展示: 1、老王是苦人。 生活艰苦。明确:课文前面四段,主要是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老王一辈子艰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这些说明他的生活艰难。(板书:生

4、活上-条件艰苦) 精神凄苦。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老王的处境艰难,有人说,生活苦不算苦,就怕心苦。老王的心境如何呢?(内心的痛苦和孤独)能结合课文具体谈谈吗? 明确:失群落伍、单干户、没亲人、不老实-被人瞧不起,没人搭理?(板书:精神上-内心凄苦) 2、老王是善人。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艰难与辛苦,不只是反映在生活上,还体现在精神上。可以说,老王是个不折不扣的苦人-贫穷卑微,是社会中的弱者,他是不幸的,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逆境中依然保留纯朴善良的品质。 明确 :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 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

5、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师:无论老王的苦,还是老王的善,都令作者牵肠挂肚,其实作者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三)合作研讨。 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讨论解疑,教师点拨、明确: 多媒体展示: 作者的善良有许多表现: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2、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3、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4、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五、反思学习 1、善良老实的

6、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絳有什么样的感受?明确: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明确:结尾一句话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算得上是幸运的人,因而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现在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3、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明确: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

7、神。六、拓展延伸 老王是不幸的,孤苦伶仃,没有亲人,生活凄苦;老王又是幸运的,有那么多的人在关心他,怀念他。老王已经走了,可是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老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 图片显示,学生谈感受。七、课堂小结 幸运者应该怎样对待不幸的人呢?我们应该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不应该去歧视他们。跟周围这些不幸的人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呀! 我们生活在幸福中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许多人需要帮助。遇到不幸时,我们要相信自己不是孤独的。请记住不要放弃每一次帮助别人的机会,因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八、布置作业 1、你认为应如何对待自己周围的“老王”? 2、从许多人对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