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城市智慧小区构建对策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008050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线城市智慧小区构建对策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线城市智慧小区构建对策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线城市智慧小区构建对策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线城市智慧小区构建对策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线城市智慧小区构建对策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线城市智慧小区构建对策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线城市智慧小区构建对策剖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线城市智慧小区构建对策赵璐 冯洋洋 吕志伟(河南城建学院工商学院)摘要: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大中型城市发展迅速,而我国三线城市的智慧化城市的建设却刚刚起步,智慧小区是建设智慧化城市的核心。本文通过分析小区实际的建设现况,在构建中运用信息技术等缩减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的数量,解放人力。针对以人为本的理念,安全方便、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结合互联网、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降低物业成本,提高其质量的同时促进小区住户人身安全,沟通快捷,生活自动化等目标的实现,让小区服务更好的适应住户的需要,提高三线城市小区住户的生活质量。关键词:三线城市 智慧小区 服务 安全 自动化 资源优化配置1、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

2、的不断完善和旧城的不断改造,城市住民的居住空间和家庭结构功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逐渐减少,单身家庭、空巢家庭、丁克家庭越来越多,这就对小区的功能多样性要求日益加大。(焦俊一,2013)为了更好的完成小区的功能,越来越多的高新科技被运用到小区的建设上来,将小区住民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使住户的生活越来越便利,提高小区的安保水平更加便利,更加安心。从2011年开始,各地的“十二五”发展规划陆续出台,许多城市把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发展的方向,通过综合管理,互联网和物联网相连接,实现资源整合、定位分析、精细化管理。北京、天津、上海等试点城市率先开展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小区是城市

3、建设的最基本的单元,所以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就是建设智慧小区。近年来,智慧小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各试点城市智能化的建设和运行状态良好。2014年我国开展了首届智慧城市建设交流峰会,与会专家互相交流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议贯彻落实国家五部委关于推进小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构建新型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引领智慧小区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我国智慧小区建设的方向,倡导“以人为本,创新服务”的理念。然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受到城市的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情况、高科技人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在我国的二三线城市表现的尤为

4、明显,在试点城市的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和突破后,二三线城市的智慧化建设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三线城市小区的建设依然处于满足基本居住要求的水平,对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局限于摄像监控,传统的门禁设置等方面;一般小区娱乐活动仅限于居住距离较近的住户之间,人们对小区的文化建设、邻里关系处理等不够重视;物业管理不够正规等。提高三线城市小区住民的生活水平不能仅仅把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当作目标,还应该同时把提高住民的身体健康及幸福指数列入智慧小区建设的目标中,那么如何把智慧小区的建设逐步推广到三线城市的建设中去,全面的提高小区住民的生活水平是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本文根据三线城市经济和科技的实际情况,优化

5、整合有限资源,从小区安保、物业管理改革、住民人身安全、健康检测、资源节约、住民出行等方面详细探讨其智慧小区的功能建设与构建策略。整体改善我国三线城市的居住环境,提高住民的生活水平。2.智慧小区构建策略智慧小区的构建分为小区文化的建设和小区核心技术的建设。为了解决现存小区主要问题,核心技术建设包括对车库,交通,物业管理和安保系统的改进;小区文化建设分为C2C系统的建设和二手交易平台的建设(曹莹莹,2015)。在智慧小区构建中运用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缩减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的数量,解放人力。降低物业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让小区服务更好的满足住户的需要。智慧小区的构建框架如下图所示:智慧小区的构建核心技

6、术小区文化车库二手交易平台C2C系统全自动车库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管理系统门禁自主识别小区内部防控小区外部防护住户需求互补资源优化配置交通物业安保2.1智慧小区文化的建设小区的建设离不开小区文化的建设,好的文化范围更能增加小区的生活愉悦程度。因此小区文化建设的开展势在必行。2.1.1 C2C系统的建设 搭建小区内人与人需求互补的平台C2C(customer to customer)(曹莹莹,2015)。信息平台加入小区论坛界面,采取实名认证,住户可以在论坛上交流,发布信息等。住户可选择性输入个人特长或职业,在小区平台上设立专门的小区求助平台,各取所需,最快的得到最需要的帮助。例如电脑系统出故障,要

7、出去修理可能会很麻烦,也许自家隔壁就有一位电脑高手,很方便就可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建立积分制度,视解决问题的大小和满意程度给予一定的积分,积分可在小区内换取礼品或者减免一定量的物业费等。这不仅仅会拉近小区住户之间的距离,还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方便于民。2.1.2二手交易平台 搭建小区内部的二手交易市场,采用小区内实名制售卖。本小区住户不需要或用不着的物品可以放到二手交易市场上售卖,主要以线上交易为主,鼓励以物换物的交易模式。每成功交易一次也可视交易情况给予适当积分奖励。定期举办线下集体的二手买卖,使邻里之间能更多一些交流,增强小区的凝聚力,同时也促进小区邻里和睦。设立督查制度,

8、防止恶意或商家,一旦发现,立即禁止此住户使用交易平台,并对此住户的其他小区福利进行一定程度的减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闲置的资源。2.2智慧小区的核心技术及其应用2.2.1车库的全自动化及应用 目前小区内车位过少,车辆无处安放,乱停车现象普遍,不仅堵塞交通,对车辆和住户自身的安全也带来的很大的隐患,住户购车预期达到的便利也大大缩水;小区建设的面积是一定的,资金也不可能过度投入,大力建设停车位又会增加对资金和地皮更多的占用,由此小区其他方面的建设就会受到影响,并且大型停车场又会出现存车难取车难的问题,对小区的住户驾车出行带来极大不便。针对以上问题智慧小区可以建造全自动车库来解决,对住户和车辆的安

9、全和便利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保障。全自动车库采用一体化系统管理,操作只需要存取车人员刷卡即可,管理人员只需进行日常维护和安保工作。小区内停车场建立应以小型停车场为主,数量要多,服务范围涵盖要广,尽可能让存取车人员使用最为便利。结合全自动车库的管理系统再借助小区信息平台的APP,住户可以随时掌握最新的停车场信息,就近找到位置停放车辆。根据车库出入量大小可视情况设立两个或多个出入口达到存取车效率最优。全自动停车场可采用地上和地下两种,可针对不同的地质选择建立地下全自动停车场,或地面全自动停车楼。小区内部停车的服务对象主要针对小区本身住户和外来人员两部分。住户可在小区一卡通内充值作为停车卡使用;外来人

10、员可购买临时停车卡,计时收费。车库采用全封闭式结构,停车人员不必进入车库内部,只需将车开到指定位置按要求放置,借助自动升降机和轨道由电脑系统自动将车辆安放到空余车位,保障停车人员的安全(黎连业,2013)。在取车环节,取车人员只需刷卡就可以将对应的车辆取走,方便快捷。车库出入口安放监控摄像头,存取车人员不必接触其他人员车辆,每次存取车辆时间均有系统记录。统一的自动化管理减少了无关人员对车辆的接触,也就减少了车辆自身和车内的财产安全。2.2.2智能交通系统及应用ITS(智能交通系统)是以信息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三者紧密协调、和谐统一,而建立起的大规模、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管理系

11、统。ITS能有效的利用现有交通设施,提高交通系统效率,降低交通拥挤,减轻空气污染和节省能源。ITS是二十一世纪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唐恩辉,2014)。基于三线城市的经济基础和科技运用的情况,我们可以在ITS的范围下,建立更适合小区住户的智能交通系统。把城市较为拥堵的地方搜集起来,监控各路段的实际车流量,将数据实时分享到小区信息平台中,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实时查询。这样不仅减少了云计算处理的信息量,更贴合三线城市的基本情况,而小区住户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益。2.2.3物业管理的智能化及应用在小区的日常运行中,物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区人员较为集中,物业在管理方面面临着很多的难

12、题。随着高新科技的开发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使用,对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也带来了更好的解决方案。目前,小区服务平台在某些城市已经熟练运用,并得到一致好评。而且构建网上信息服务平台技术简单,成本低廉。根据我们在三线城市的一些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小区住户之间运用互联网越来越频繁,深深体会到了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对于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接受度较高。现有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我们可以直接借鉴其他的城市,并根据我们城市的特点进行微小的改变。 物业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对小区住户进行物业费的公布和收取,对小区内监控系统进行查看和处理,对外来人员进行信息的搜集和辨别等等这就减少了相关人员的配备,降

13、低物业成本,对小区住户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2.2.4安保系统及应用小区作为住户的日常生活的地方,其安全性尤为重要。为此,智慧小区门禁采取人脸识别系统,并将进出人员分为住户和外来人员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小区内部防控采用以计算机技术及图像视频压缩为核心的新型视频监控系统;小区外部防护采用随身智能系统以求更好的保障小区住户的安全。2.2.4.1门禁自主识别人脸识别技术是计算机图像处理、图形构造、模式识别、计算机可视化、人体生理学和认知科学等多个技术和领域的复合技术。人脸识别可以分为二维人脸识别和三维人脸识别,其中二维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趋于完善,而三维人脸识别技术由于其数据的复杂性和采集、处理技术的困难

14、,其还远远没达到应用的要求。早已趋于完善的二维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小区安防系统上占据一席之地。技术已经成熟,运用会更加方便,更能解决在小区门禁上的防控。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已经进入了广泛应用的阶段。针对大规模的身份认证系统,我们可以采用云计算的策略来优化系统(夏振杰,2010)。智慧小区门禁将使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把在逃犯罪的或行为恶劣的罪犯信息资料录入小区内部信息库,及时发现并通过系统自动通知附近民警。针对小区住户信息登记录入小区信息库,使用一卡供其出入和享受小区内服务,一卡通可做成多种样式,例如手链,迷你卡片,或镶制在钥匙或手表上,亦可将信息录入手机,均不影响一卡通的正常使用。外来

15、人员需要小区住户的确认拜访信息为凭据,才能要求进入小区。外来人员首次进入小区时要登记本人的基本信息和指纹同步到小区外来人员数据库。外来人员以指纹为进出小区的依据,在一月之内无需二次输入信息。小区外来人员数据库每月底更新一次,对于一个月来小区超过一定次数的人员信息进行保留,其余的人员信息进行清除,以减少数据库运行的繁重。2.2.4.2 小区内部防控采用以计算机技术及图像视频压缩为核心的新型视频监控系统。监控软件支持多路视频同一画面显示,可以将小区内所有监控图像实时显示在值班人员面前。物业的监控中心控制室除了要对小区内的监控图像进行实时观看,还要对意外情况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给出正确、快速的指挥

16、和处理,把一切可能发生的危害和隐患扼制在萌芽状态。在监控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录像和信息存储,方便查询。而录像的方式也进行选择,可以动态报警录像、预约录像,手动录像,循环录像(李平,2014)。小区内主要路段设立摄像头,并在路灯上适当高低设立帮助按钮,有突发情况或附近公共设施损坏等情况均可触发,联络小区内安保人员。及时地维护小区内的治安,防止人员破坏公共设施。2.2.4.3小区外部防护 据2010 年“六普 ”数据表明,十年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迅速转变(王霞,2015)。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三线城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日益加剧。不仅如此,快节奏的生活模式,慢性病扩散到越来越多的人当中。 然而,三线城市安保及公共保护措施还不是特别到位,对于儿童和老人的保护这一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漏洞。借鉴“黄手环公益”与运动手环,小区可以根据客户的意愿订购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