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2998839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 先滩中学罗利教学目标: 1、了解聚落的概念、类型及发展变化。2、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3、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树立人地协调观,懂得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重点: 1、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区别。难点:1、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新课之前,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看完图片,大家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哪个地方吗?合江。没错,它们展示的正是我们生长和生活的地方合江。人们聚群而居生活在这个地方,这儿就形成了聚落。一个聚落的发展往往与很多因素有关。今天,我们来学习聚落的发

2、展变化。二、讲授新课1、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聚落的概念、类型及发展变化。(2)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3)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树立人地协调观,懂得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2、环节一:自主学习请同学阅读教材8788页内容,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勾画下来。(1)什么是聚落?(2)聚类的类型有哪些?它们各自主要从事什么活动?(3)聚落的发展演变经历了那几个过程?3、环节二:小组讨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区别(1)讨论题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区别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87页图5.12和图5.13并结合生

3、活实际,按座位前后6人为一小组,共同讨论,谈一谈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区别。b、小组学生讨论描述城乡景观的区别,让学生尽可能的多举手说。(例如城市多高楼大厦,道路交通四通八达。乡村周围多农田,村落小,道路稀疏等。)c、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一起归纳总结,得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4、环节三:合作探究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请同学们观察教材89页活动题1图5.17,思考聚落形成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a、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进行引导与评价。b、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共同与学生进行总结。得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早期的聚落大多数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

4、、交通便利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区,工农业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自然环境不仅影响聚落的分布,也影响聚落的形态。 c、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提问:窑洞、蒙古包、冰屋、圆顶屋是哪里的民居特色?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特色民居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及阅读文字材料,了解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5、环节四情感升华教师讲解: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适应不同的环境,创造了不同的聚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吸取的文化特色,反映了各个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民俗、宗教习惯,成为人类发展中一笔宝贵的财富。目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有:意大利的威尼斯、中国云南的丽江古城、山西的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黟县西递和宏村等。下面就一起走进这些美丽的聚落,共同感受它们的精彩。三、课堂小结。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类型:城市和乡村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区别人类生活和聚居的地方,称为聚落。 聚落概念:四、课堂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