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2998494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脾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医脾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医脾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医脾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医脾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脾(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 脾中医传统意义上脾的生理功能1脾在五脏中是一个极受重视的内脏,这主要取决于脾的主运化的生理功能。由于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是人体摄取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些营养物质是化生气血津液的物质原料),从而确立了脾为后天之本的特殊地位。然而,由于脾主运化的生理活动是在胃主受纳腐熟的基础上进行的,脾与胃都参与了人体的消化吸收,故历来常把脾与胃合论,而称脾胃同为后天之本。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脾胃的功能并使之运用于临床,历史上甚至出现了“脾胃学说”这样的专门理论,其代表人物是金元时代的李杲(东垣)。李东垣在其所著脾胃论中反复强调脾胃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极端重要性,并力倡补脾胃,从而被称为“补土派”、“脾胃论派”。1

2、. 脾的解剖其原因在于,心主血、肺主气、肝主藏血、肾主水等,都与现代解剖学上的同名器官的功能相符,而唯独脾则不然。中医藏象学认为脾主运化,即主管消化吸收,而现代解剖学上的“脾”只是一个淋巴器官,主消化吸收的器官乃是胃肠,从古典文献看,脾的解剖又是确实存在的。脾不仅有其具体的位置,还有重量、大小、色泽等记载。 难经四十二难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清以来不少人从“散膏”猜想此即胰。考现代解剖发现,胰藏胃之左后方,与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相符。图书编说:“脾者,土官也,掩太仓,在脐上三寸。”类经图翼认为脾“形如刀镰,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

3、左”。“刀镰”的描绘与“胰”极相近似。 关于脾的色泽,医贯、图书编皆云脾之色如“马肝赤紫”,大抵符合“胰”之颜色。至今俗称猪胰为“血脾”,可资一证。然内经据五行学说,认为脾色黄,三才图会亦附和说:“脾色如缟映黄。”其实此处“脾色黄”并非是其“形色”,而是脾之“气色”。如云:“肾色黑”亦然。 “胰”在现代认识中,它是一个具分泌机能的腺体,故称“胰腺”。其外分泌功能主要是产生多种消化酶,通过管道排入小肠,参与消化,与脾主运化功能相一致。存在于胰腺组织中的一些内分泌小岛,即是“胰岛”,分泌胰岛素等物质,参与人体能量代谢,与难经所说“温五脏”相似。现行教科书认为,脾的运化功能是在小肠内进行的,这与胰产

4、生各种消化酶排入小肠中参与消化吸收相符合。脾在解剖上与现代医学所称之“胰腺”是相关的,但二者不能完全等同,脾的概念应比“胰腺”更大。脾的概念本来就应大于解剖概念。诸如脾主统血、主运化水液等,就不是单纯的形态结构所能概括得了的。2. 脾的生理功能 (1) 脾主运化,运化中有消化吸收的含义,但运化并不等同于消化吸收。“运”即运输、转输之义。素问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化”,是变化之义,包括对饮食物的直接消化,使之变成便于“运”的精微物质,以及将这些精微物质逐渐地转化为人体的气血津液。可见,脾主

5、运化就其对饮食物的作用来讲,包括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转运输布及其向气血津液的转化等一系列生命过程。事实上,六腑传化物,重点在“传”有形之水谷,在“传”的过程中进行着对水谷饮食的消化吸收。脾的生理作用主要是“运”,转运水谷精微,它在此转运过程中实现了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我们现在看起来消化吸收主要是在小肠内进行的,而实际的作用却离不开脾的运化。只有脾能将水谷精微转运而离开小肠,小肠的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实现。 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研究所等单位研究发现,脾虚患者胃泌素分泌功能明显降低,尿淀粉酶含量(反映胰分泌淀粉酶功能)低下;在木糖排泄试验中发现脾虚或兼有脾虚见证者木糖排泄率多降低或异常升高

6、,表明小肠吸收功能紊乱。另发现脾虚者胃蠕动功能下降,排空延迟,而在全消化道运动排空却明显加快。 中医藏象学认为脾“在液为涎”,而现代医学则认识到涎产生的基础是存在于口腔组织中的“涎腺”。据对脾虚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普遍发现在无负荷下,唾液淀粉酶活性偏高,而在酸的有效负荷下,唾液淀粉酶活性反而降低,表明其储备力不足。 (2) 脾主统血统血。统是统管,摄即固摄。在脾的统血作用中,既包括了脾气固摄血液,令其在脉管内运行,而不逸出脉外,也包括了脾通过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功能。因为血液能否正常地运行,既取决于脾气的固摄作用,也与血液本身是否健全有关。脾气健旺,生血充盈,则血液健全,否则血不健全,

7、将失其静守之性,而逸出脉外。因此在临床上,脾不统血而见出血者,既有脾气不足之证,也有生血不旺之机,出血与血虚并见。在中医诊断学将介绍,脾不统血所致出血,往往血色暗淡,血质清稀,此即是血不健全的证明。 我们可以把脾的统血功能理解为脾的气化作用对血液运行状态的影响。这样就把脾统管血液和心主血、脾固摄血液和肝藏血区别开来了。心主血,是由心气推动血液运行,是从动力方面来叙述;脾统血,是由脾气以气化方式影响血液的质态,从而使血液保持被脉道管约的状态。肝藏血是因肝为血海,血液归之,如物事入库一般,既能归藏,又能复运行于外,随人体生理活动之需要,如潮汐般往来;脾固摄血液是由无形之脾气,渗灌周身脉道,固护血液

8、,维护于血液与脉道之间,令无所失,而这样的功能只有通过特殊的气化活动才能实现,且脾气之固摄,不应有一刻松懈,否则立致血逸脉外之患。所以难经提出“脾裹血”的概念,“裹”字是对脾气作用方式的形容,表达的是脾气对血液进行包藏的含义。脾统血,或脾统摄血液,实际上就是一种无形的“包藏”作用。3. 脾的生理特性 (1) 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在肾者,因其所藏之精气,禀受于父母,形成于出生之前。在脾者,因其运化水谷精微,灌溉营养一身,而此功能只有在既生之后才能发挥,故称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这是脾胃为后天之本的主要理论根据。说是“气血”,应包含“精”、“津液”等在内,“气血”

9、也是一种简略称法。但“精”与“津液”又可隐含于“血”之中,通常认为血的组成即是营气和津液,而血与精是相互化生的,故中医历来讲“精血同源”。因此,我们在此处只讨论气血,而不再讨论精与津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学者应自贯通看待。 气血对于人体生命,是极端重要的。一身上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一处不需要气血滋养。凡机体有荣枯者,皆因气血之盛衰也。分而言之,气属阳,血属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作为人体生命的最高形式神的产生,正是气血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内经指出:“血气者,人之神。” 如此重要的气血,亦常有盛衰之变,因何而生、因何而竭? 回答是,一切皆因于脾胃。灵枢指出:“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

10、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脾胃从饮食中摄取的精微物质,化生血液,皆知血之源在脾胃。气是从哪里生成的呢?人体后天之气的根本是宗气,产生于胸中,但也必需有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气的参与。宗气的产生,乃是脾运化转输于肺的水谷之精气,与肺所吸入的自然之清气,在胸中相结合而成。由此生成的宗气中,又分出阴阳二等,出胸中后分行于脉之内外,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固为气,而营亦为气。营气在脉中,与津液合而成血液。故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

11、五十而复大会。”又说:“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更明确地说,血与气是相互化生的,所以说它们“异名同类”。在内经中,我们常可看到“血气”这样的名词,就是把血也看成是气的一种形式。关于元气与脾胃之气概念上的关系,有两种说法。其一,元气来源于先天,藏于肾中,运行于后天,得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的滋养而能充足。其二,认为脾胃之气即是元气。表面看来,两种说法是有矛盾的。实际上,这里正好把脾胃之气 (略称胃气) 化生为元气的过程统一起来。素问云:“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脉象中的胃气,更显

12、然是指元气了。元气之根在于肾,肾被称为元气的先天之来源,而此处又称脾胃为元气后天之来源,那么先天之来源与后天之来源是什么关系呢? 显然,元气是一种特殊的生命物质,它只属于生命个体,而不是从外界获得的。当我们说,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化生元气(或滋养元气)时,不是说水谷精微已经是元气了。水谷精微其实只提供产生元气的原材料,而元气的产生是在机体内被“加工”出来的。如何“加工”呢?两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一是以机体固有的元气为基原,二是靠机体的气化功能为条件。所谓“机体固有的元气”,即是以肾为根本的先天之元气。当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以水谷精微为原材料产生出来的元气也可以成为进一步“制造”元气的基原,但它

13、从根本上来说,是从先天之元气出发的。也就是就,以水谷精微为原材料通过气化功能产生元气,实际就是对肾中所藏先天之元气的“复制”。新产生出的元气,其本质特征甚至形态结构(如果元气有形态结构的话)都应和先天之元气完全一样。从水谷精微化生元气,其实就是将摄入的营养物质“同化”为自身的生命物质,这是生命在时空中运动的必然方式。因此,所谓先天之元气、后天之元气,只是从其来源上加以分别,而其“元气”自身应是没有差别的。 然而,先天之元气与后天之元气也不是绝无差别的,它们之间有一种“代”的传递关系。在时空距离不太远的“代”之间,这种差别极其微弱,或根本看不出来;而在一个较长时空距离上看,这种微弱差别就会积累、

14、放大,从而明显起来,这就是在传代过程中逐渐发生的变异现象。从理论上讲,这种变异有两种方向,一是优化,一是劣化(或称进化和退化)。优化则使生命具有无限发展的生机,劣化则使生命逐渐衰老、死亡。实际上人类个体生命的元气在不断化生(复制)过程中,总是向劣化方向衰退,最终归于死亡。如果先天之元气本来充沛,则可维持较长时间的化生或复制,寿命就长。若先天之元气已衰,即使脾胃功能健旺,也无法再产生足以维持生命的元气,而不免于死。从这个意义上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以肾中元气充足为前提的。当然,反过来说,肾虽禀先天之元气,但其势必弱,不足以成形体之壮,必赖后天不断奉养,才能蓬勃于一身;否则,后天供养不足,好似油尽

15、灯枯,先天星星之火必不足久明。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脾胃为后天之本才是正确的。 脾胃不足百病丛生说:脾胃之病,固有虚实不同。然实证多暂病,限于脾胃自病,而影响全身较少;虚证则多为久病,并必然影响全身,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究其理,是因脾胃一虚,则元气衰少,各脏腑组织皆失其养而百病丛生。李东垣一部脾胃论,均从此立论。 李东垣在论及脾胃不足时,不但指出脾胃不足可致元气亏乏,而且认为脾胃不足之原因,亦由元气亏乏。人之脾胃原非不足,而因各种原因先伤元气,元气伤而后脾胃不振;脾胃不振,气血衰少,元气更伤,如此形成以元气亏乏与脾胃不足为中心环节的整体病变。损伤元气的因素很多,如形体劳役、喜怒不节、暑热所伤等等

16、。其理论根据皆出自内经,如素问举痛论云:“劳则气耗”,“悲则气消”,“炅则气泄”。李东垣续云:“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而后心火下行而乘于土位,脾胃乃伤。反之,亦有先伤脾胃而后致元气亏损者,此皆因“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也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脾胃不足元气亏乏而致百病丛生者,其病机大致有三。其一,元气虚衰则卫外无力,外邪易于侵入;其二,元气不足,脏腑失养,功能减退;其三,元气虚衰则脾气不升,春夏之令不行,生机渐息。 脾胃元气不足与外邪入侵:脾胃内伤,元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但此虽有外邪,必是“虚邪”;由于邪轻,其外证亦轻,与纯感外邪所致之外感病自是不同。若能识其本源,补其脾胃,鼓舞元气,则其微邪不待祛而自去。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