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李烁烁)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2997796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李烁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李烁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李烁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李烁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李烁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李烁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中石兽教学设计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 李烁烁学习目标: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2.积累文言词汇,并能背诵课文。3.学习在生活中综合考虑、不主观臆断、从实际出发的道理。第一课时一、导入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二、预习与交流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圮(p) 募(m) 棹(zho) 柿(fi) 湮(yn) 啮(ni) 溯(s) 欤(y)2.作者简介纪昀

2、(17241805),字晓岚,晚年自号白云,清代学者、文学家,乾隆年间进士,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学识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他主编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贡献。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多写妖怪鬼狐,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三、独学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朗读节奏。2.再读课文,参考课下注释,将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用铅笔做标记;限时5分钟。教师明确:临(靠近) 圮(倒塌) 阅(经过,经历) 求(寻找)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确论(正确的言论) 臆断(主观地判

3、断)竟(终于,到底) 以为(认为) 盖(表原因,表推测,因为) 是(这样)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但(只)古今异义河干(古义:河岸;今义:河水干枯)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盖石性坚重(古义:发语词;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一词多义闻之笑曰(代词,代指到下游寻石兽寻了十余里这件事)(1)之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代词,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议论) 其反激之力(助词,相当于“的”)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2)为 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 如是再啮(副词,像)(3)如 如其言(介词,按照)3.重点句子的翻译。(1)

4、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后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到了下游。(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3)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坑洞。(4)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像这样又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吗?(三)背诵

5、全文。四、研学展学1.在独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形成准确的答案。限时5分钟。2.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就研学内容进行展示。3.教师点拨纠正。五、作业将课堂笔记整理在积累本上。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挖掘文章蕴涵的深刻道理。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说说故事中几位人物各自提出的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什么?结果又如何?请你找出文中原句,完成下表。位置理由结果寺僧讲学家老何冰三、合作探究1.从故事的结局来看,只有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老河兵综合考虑了哪些因素?其他二人分别忽视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画图演示三人寻找推断石

6、兽位置的理由,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抽号展示。教师明确:(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他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他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却忽略了流水。(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定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

7、互关系。所以他的方法是对的。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2.落入水中的物体,一定要从上游寻找吗?结合课后第二大题,说说你的看法。教师明确:铁牛仍在原地,是由于其自身重量太大,水流冲击力不足,因而难以移动。因此判断其位置,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四、谈谈启示你对这三个人有何评价?从他们身上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老河兵:有实际经验,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对事物作出准确判断。启发:许多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既不能盲目行动,也不能据理臆断。五、拓展延伸 读杀驼破瓮,说说主人为何被世人耻笑?明确:学生谈到理由及对自身的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