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爱莲说同步练习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2993755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爱莲说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爱莲说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爱莲说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爱莲说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爱莲说同步练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莲说同步练习1解释加点的词语。可爱者甚蕃 蕃: 不蔓不枝 蔓: 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3翻译下列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 。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答: 。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盐城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答: 6、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陶渊明独爱菊 香远益清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无独有偶 精益求精 屡见不鲜 因地制宜 7、解释加

2、点词的意思。 水陆草木之花 (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 亭亭净植 ( ) 濯清涟而不妖 ( ) 8、翻译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 9、理解填空。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 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 10、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 答: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阅读本文

3、,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香远益清( ) 陶后鲜有闻( )18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不同花的喜爱,表明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如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了他 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了世人 的生活态度。19“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你喜欢哪种花?并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 【甲】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8226;咏梅 2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 26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27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8【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29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