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目标检测试题(11)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991297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目标检测试题(11)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目标检测试题(11)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目标检测试题(11)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目标检测试题(11)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目标检测试题(11)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目标检测试题(11)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目标检测试题(11)岳麓版必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15课 (第11套)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 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2.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错误的是 A. 它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政策 B.它的制定是当时形势的需要C. 对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D. 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3.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 030万公顷,比1920年减少690万公顷,只及1913年的85%。此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

2、性B国内战争使农业生产形势日益恶化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D苏俄工业化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所致4.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 B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关系发展商品生产D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5.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 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

3、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D建立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6.美国历史学家R.R.帕尔默(R.R.Palmer)在世界现代史中说:“一个农业国要工业 化,只要从农业中提取资金在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需要进行类似的农业革命,不过这是在国家资助下进行的。”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进行的“农业革命”是A实行余粮征集制 B扩大国营农场自主权C实行农业集体化 D交纳固定粮食税7.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

4、。”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8.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9.1931年在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运用财政和信贷的手段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实行“赤字财政”以扩大开支调节市场。这一主张的实质是A.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 实行社会主义市

5、场经济 D. 减少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0.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点是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国家颁布政策或法令干预经济 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A B C D11.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涉及社会保障问题。目的是 缓和社会矛盾 稳定社会秩序 促进经济恢复 恢复金融信誉 A. B. C. D. 12.18世纪初一位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预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这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他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后来学者根据这

6、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下列关于这一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主张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C. 竭力鼓励出口,控制商品进口 D. 主张政府对经济实行保护主义二、非选择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应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自然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人民委员会的指令执行。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 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

7、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三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斯大林文选下卷材料四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

8、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请回答:(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措施?概括实施这项措施的原因。(6分)(2)材料二是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6分)(3)斯大林认为苏联“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对吗?为什么?(6分)(4)结合上述材料三、四及相关知识,评价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工业化建设。(8分)14. 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的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

9、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材料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三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也就必须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我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列宁选集卷四材料四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讲:“中国的主

10、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8分)结合材料二,理解新政的实质。(6分)材料一和材料三相比,在农业政策上它们之间有何相同点?(4分)根据材料四,你是如何理解不同制度的国家的经济政策的?(8分)附加题:美国农业部门口的标牌上写到:“农业:加工、制造业的基础”,全美仅有2.8%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农业却是美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确切地说在大萧条爆发前,农业就处于慢性危机之中。1929年,农业人口收入只有273美

11、元,而全国人均收入为750美元,农业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由1919年的16%下降到10年后的8.8%。除黑人劳工外,没有人比农场主在大危机中遭受的打击更大。农场主在1932年实现的净收入比1929年少了1/3;农产品的价格跌落了50%。二十世纪早期,政治上提倡小政府、经济上主张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上反对极权政治的传统保守主义盛行,把农业放到了与工业同等竞争的位置,把粮食生产当成是农场主、农民个人的事,而把农业的特殊性、尤其是美国农业的特殊性置于不顾,政府的措施收效甚微。到大萧条时期,农业问题雪上加霜,农民的不满情绪越来越严重。材料二1933年5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案采

12、取的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农户自愿与政府签订市场协议,凡是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当时实行农业调整法时,也引起了美国民众的强烈抗议,那些正在债务中挣扎的农场主们也不明白为何要控制种植,他们对农业调整议案也抱有戒心。1936年1月6日,联邦最高法院在一起案件中宣布农业调整法违反了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终止实施该法。材料三1936年2月29日在国会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以保护土壤的名义,即通过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同时,已经受到侵蚀的土地则停止耕种,并转租给国家,由政府拔专款支付租金。

13、材料四1938年罗斯福签署了新的农业调整法。新的法案除了继续实施耕地面积削减计划、控制农业产量外,还建立了农产品常平仓,该法规定由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于19091914年“平价”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户可将剩余产品交商品信贷公司,由公司负担差价。如果市场价高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市场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1)根据材料一,说明美国农业危机和大萧条之间的关系。(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美国政府制定的农业调整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原因。(3)依据材料二、三和四,指出美国制定农业调整法的主要目的。为什么说1938年制定的农业调整法更加成熟?(4)依据上述材料,概括美国新政时期调整农业政策的特点。参考答案第14、15课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5 CDACB 610 CBBAD 1112 AB 3.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看1921年苏俄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减少,由此可知应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余粮征集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致。5.【解析】CD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当时苏联的经济发展水平,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后来为新经济政策所取代,确立了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以应选B.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