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7-2018年八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977591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7-2018年八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7-2018年八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7-2018年八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7-2018年八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7-2018年八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7-2018年八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7-2018年八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逶迤wi y 掣肘zh 穹庐qinB.惴惴zhu 歃血ch 狡黠xiC.摩挲su 强假qin 缱绻qin qunD.省记xn 缥缈pio mio 颟顸mn n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1)那 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朝日。2)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地 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3)与罗曼.罗兰不同,我看到的是落日,较之日出,落日景象更 神圣和具有悲剧感。4)现在他 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彩变幻中,普彻了四方八

2、隅A.跃出 跳跃 庄严 雄浑 B.跳跃 跃出 雄浑 庄严 C.跃出 跳跃 雄浑 庄严 D.跳跃 跃出 庄严 雄浑3、划出下列词语中的四处错别字,并改正。(4分)正襟危坐 当人不让 肆无忌惮 怨天忧人 纵横捭阖 影影绰绰 计穷智竭 晃然大悟 四方八隅 期世盗名 4、下列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位著名的农民企业家虽然开办了该市第一家外来打工者子弟学校,招收了200多名新生,但这对10万多名外来打工的子弟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B.当我国羽坛健儿在今年的苏迪曼杯决赛中,以三比零战胜印尼队勇夺冠军的那一刻,体育馆内爆发出震聋发聩的欢呼声。C.这家宾馆不仅设施完备,环境舒适,而且服

3、务周到,常常让旅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D.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随着“哈洽会”的成功兴办,使哈尔滨的知名度越来越高。B.我们必须提高认真读书的习惯。C.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D.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6、填空:(每空1分,共8分)(1)我若能裁你经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_。我若能挹你经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_。(2)青树翠蔓,_,_。(3)时柳梢新翠,_,水与堤平_。(4)晏殊的浣溪沙一词中,有一联词句对仗工整,被称为“天然奇偶句”,

4、这联是_,_。二、古诗文赏析理解(16分)(一)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7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3分)8.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二)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

5、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注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敧:倾斜。嵌:张开。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置州:设置州郡。元结右溪记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a以其境过清b不可名状c俶尔远逝d悉皆怪石10翻译下列句子。(4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佳木异竹,垂阴相荫。11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甲文:乙文:12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

6、题。(14分) (一)阅读朱自清绿节选,完成问题。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A】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

7、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B】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

8、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13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_14“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中的“揪、攀、探身、又鞠躬过了、便到了”与选文中哪两个动词相照应?(2分)_15仿照例句赏析文中的比喻句。(2分)例句: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赏析:这里把皱缬的水波比喻成少妇拖着的裙幅,表现出梅雨潭绿的荡漾清亮的特点。句子: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赏析:_16文段末尾,作者为什么将这醉人的“绿色”唤作“女儿绿”?(4分)_17继续研读选段,想一想,文中【A】【B】两组句子为何不能删掉一组,

9、请结合相关内容作具体分析。(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6分)美丽的邂逅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26”。整本书除了书脊上下两端有些微的破损,没折叠,没涂画,像新的一样。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

10、随着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

11、,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

12、神的家园。十多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这个叫慧的女孩也应该不再年轻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许被折断了翅膀,在生活的磨砺中,原本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和浮躁?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一本写着藏书人名字却被遗弃的好书,一段人生和当今文学的现状,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有多少人还会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有多少人还会孜孜以求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陵十二钗?这时候,我耳畔想起来了温总理感人肺腑的声音:“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那个深秋雨后的傍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暖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甚至宁愿我没有得到这一本书,宁愿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慧的书架慧的心中(作者:朱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