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选考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2961433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选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选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选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选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选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选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选考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地理选考试卷一、选择题。某学校(13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A. 12:00 B. 12:40 C. 11:20 D. 11:002. 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A. 英国伦敦 B. 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C. 印度新德里(约77E) D. 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答案】1. B 2. B【解析】【1题详解】该小组每天观测影长的时间为当地地方时12点,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比该地早40分钟,北京时间

2、为12:40,B正确。【2题详解】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各地地方时6点日出;该小组每天观测影长的时间为当地地方时12点,北京时间12:40,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算出此时伦敦为4:40;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为5:56;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地方时为6:36;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地方时为18:08,匈牙利布达佩斯即将迎来旭日东升,B正确。【点睛】地方时计算公式: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4分钟所求地与已知地经度差。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加法,西侧用减法。所求地与已知地同为东(西)经度,两地经度差用减法;如果一个东经度一个西经度,两地经度差用加法。下图中虚线是某岛屿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厚

3、度等值线,abc。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 该火山喷发时最有可能的季节是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4. 下列关于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终年温和多雨 适宜生产柑橘、葡萄植被具有耐旱特征 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A. B. C. D. 5. 下列地点位于图中火山对趾点附近的是A. (38S,15W) B. (38S,165W)C. (38N,15E) D. (38N,165E)【答案】3. D 4. B 5. 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候和地球概论的有关知识,学生要熟悉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掌握求对趾点的方法。【3题详解】根据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可确定该岛为地中海西西里岛,气候

4、为地中海气候;由火山灰等值线可读出火山灰由西向东延伸,故可推断此时盛行风向为西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盛行西风,故该火山喷发时最有可能的季节是冬季。【4题详解】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主要种植水果有:油橄榄、柑橘、葡萄、无花果等。植被,多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题详解】从图中看火山位于(38N,15E),它的对趾点应该是经度相差180,纬度与赤道南北对称,即纬度数相同,分居在南北半球上,所以是(38S,165W),选择B。【点睛】对趾点:地球表面上关于地心对称的位于地球直径两端的点。这两点的经度和

5、为180,纬度数值相同,南北相反。对趾点,亦有人称为对跖地,为地理学与几何学上的名词。球面上任一点与球心的连线会交球面于另一点,亦即位于球体直径两端的点,这两点互称为对跖点。也就是说,从地球上的某一地点向地心出发,穿过地心后所抵达的另一端,就是该地点的对跖点。因此,对跖点也可称为地球的相对极。读太湖表层水温日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6. 太湖水的热量主要来源是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C. 大气辐射 D. 地球内部7. 9日与10日的两条气温日变化曲线有较大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A. 测量误差 B. 9日是阴天,10日是晴天C. 太阳辐射差异 D. 10日有台风影响【答案】6. A 7. B【

6、解析】试题解析:【6题详解】太湖水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为太阳辐射,选A【7题详解】9日与10日相比,水温差较小,主要是9日为阴天,白天削弱作用强;夜晚保温作用强,所以比10日日较差小。考点:大气受热过程点评:本题考查受热过程,弄清热量来源;日较差与天气有关,白天的削弱作用和夜晚的保温作用强弱都要考虑。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但每天晨昏,利马海边总会升起莫名的雾气。利马的雾气,柔和了所有尖锐的边缘,所以利马也有着“迷雾之都”的称呼。右图的装置是用特殊材质生产的捕雾网,用来采集大气中的雾气,令雾气成为饮用水。读图,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完下列各题。8. 影响利马成为“迷雾之都”的原因可能是A.

7、地形为高原,昼夜温差大B. 暖流影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C. 寒流影响,空气中水汽易凝结D. 热带草原气候,雨季雾多9. 以下哪个地区可以借鉴此方法获取淡水资源A. 我国西北地区 B. 马达加斯加岛C. 波斯湾沿岸 D. 澳大利亚西海岸地区10.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B. 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C. 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D. 乙处气候是位于赤道地区,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11. 丁地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

8、因是A. 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B. 受沿岸寒流影响C. 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D.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雨天多,云雾多,太阳有效辐射量少【答案】8. C 9. D 10. C 11. 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美洲的地理知识,学生要熟悉南美洲的地理知识,能够解释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8题详解】利马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不是高原,A错误;沿海为秘鲁寒流,不是暖流,B错误;强大的秘鲁寒流流过,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形成雾, C对;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D错误,选择C。【9题详解】从四个选项看澳大利亚西海岸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有寒流经过

9、,与利马气候条件最接近,可以借鉴此方法获取淡水资源,D对;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内陆干旱地区,雾天少,A错误;马达加斯加岛属于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与利马气候相差大,B错误;波斯湾沿岸没有寒流,雾天少,也不能借鉴此方法获取淡水资源,C错误。【10题详解】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类型相同,同为热带雨林气候,A错误;气候类型相同,乙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甲是由于山地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降水增多,不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错误C对;乙处气候是位于赤道地区,主要是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受形成的,D错误。【11题详解】丁地位于赤道附近,处于高山地区,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A对;沿岸受

10、暖流影响,B错误;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很小,C错误;阴雨天、云雾天对气温影响小,D错误。【点睛】对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要从它们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去理解和记忆,要熟悉记地区的自然地理知识,并且掌握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2. 影响岛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海陆位置 B. 纬度与地形 C. 纬度与洋流 D. 地形与洋流13. 据图推测该岛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A. 南多北少 B. 西多东少C. 东北向西南递减 D. 东南向西北递减【答案】12. B 13. D【解析】试题分析:【12题详解】由图可知,根据数值分布规律,影响岛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和地

11、形。选B。【13题详解】我们知道,多阴雨天的地方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的地方日照时数多。据图逆推可知该岛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北到西南递减。选D。考点:本题组考查影响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点评: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的能量源泉,影响到达地面太阳辐射的因素多样,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本题组难度不大,明确太阳辐射量分布影响因素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14.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A. 等于1/2 B. 多于1/2少于2/3C. 等于2/3 D. 多于2/3【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时间的计算,学生要认识到正午时为当地12时,再计算出处于

12、1月1日的范围。【详解】海口接近110E,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可计算出0时经线是70W,全球大约250经度范围进入新年的区域,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多于2/3,选择D。【点睛】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东面的地点总是先到达正午,所以地方时要比西面的早,所以在计算地方时的时候,所求地点位于已知地点的东面,就用已知地的地方时加上两者的时间差;如果所求地点位于已知地点的西面,就用已知地的地方时减去两者的时间差;计算公式: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时差(经差4)东加西减。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该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气温、降水量、多年平均雪线高度的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13、5. 影响图中曲线分布规律最直接的因素是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海陆位置 D. 地形16. 曲线在北纬50-60数值明显小于南半球同纬度,主要原因是A. 北半球大陆性强,冬季气温低,导致年均温低B. 北半球该纬度范围山体普遍偏低,导致雪线低C.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受大陆气团影响,降水少D. 南半球西风漂流规模大,温度低,受其影响降水少,导致雪线高17. 曲线在南北纬30附近数值较大,原因是A.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导致雪线偏高B. 二至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直射南北回归线,导致气温较高C. 信风带由海洋带来充足水汽,导致降水增加D. 山麓基带为热带沙漠带,气温高,导致

14、雪线高【答案】15. B 16. C 17. 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不同纬度气温、降水量、多年平均雪线高度的分布。学生要学会分析影响它们纬度分布规律主要因素。【15题详解】根据图中曲线分布规律可以判断是降水曲线,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降水多,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副极地地区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极地受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所以说影响图中曲线分布规律最直接的因素是大气环流,选择B。【16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曲线属于年降水量线,在北纬50-60数值明显小于南半球同纬度,结合世界上的海陆分布可知主要原因是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受大陆气团影响,降水少,C对;不是

15、气温曲线,A错误;不表示雪线,BD错误。【17题详解】根据曲线为纬度分布可知曲线是雪线高度,气温和降水对雪线影响大。在南北纬30附近数值较大,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导致雪线偏高,A对;与赤道地区相比气温差别小,对雪线影响小,B错误;降水多雪线低,C错误;本区的气温对雪线影响相对降水来说比较小,D错误。【点睛】本题记住全球不同纬度气温、降水量、多年平均雪线高度的分布规律是关键。学生要清楚影响气温、降水量、多年平均雪线主要因素。下图是世界两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 图中乙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优势区位因素是A. 土壤、水源 B. 光照、河流 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