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定边县安边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2957741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定边县安边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陕西省定边县安边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陕西省定边县安边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陕西省定边县安边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陕西省定边县安边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定边县安边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定边县安边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定边县安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激素、唾液淀粉酶和氨基酸A B C D2.在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 )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会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B人体内任一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都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C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的D内环境的稳态都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实现的4下列关

2、于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感受: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高 分泌:下丘脑可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界温度低时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调节: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传导:下丘脑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A零项 B一项 C二项 D三项5图7-1一26为血糖调节模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激素甲的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B激素乙的分泌细胞是胰岛B细胞C激素乙是胰岛素D缺乏激素甲可能患糖尿病6能与肾上腺素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甲状腺激素 抗利尿激素A B C D7人在感觉寒冷时

3、,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战”现象,此反射的效应器是( )A骨骼肌 B立毛肌 C血管平滑肌 D皮肤毛细血管8当人体不能正常调节血糖平衡时,出现的病症是( )A可能是糖尿病 B可能是低血糖 C可能是高血糖 DA、B、C9B细胞和T细胞共有的特点是( )A产生抗体 B产生记忆细胞 C导致靶细胞裂解 D与抗原特异性结合10、有关记忆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的抗体 B.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浆细胞C.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效应T细胞 D.是B细胞或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11、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B抗体是由B淋

4、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12.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分别是(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13如图为人体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包括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B.d点受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c结构决定了神经冲动只能从 a 处传导到 b 处D该反射弧的传递方式只有电信号14某患者去医院就医,医生对其进行检查,若该病人( )A为艾滋病患者则体内 T 细胞数量较少B浆细胞(效应 B 细胞)数量减少则非特异性

5、免疫能力下降C为病毒性感冒则细胞免疫对该病不起作用D头部重伤则其言语功能一定受损15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通过向光性实验发现了吲哚乙酸B园艺工人运用顶端优势原理修剪行道树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极性运输 D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下部 1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低,但催化效率较高B赤霉素可促进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C用乙烯处理番茄幼果可促使幼果的生长D脱落酸在成熟果实和衰老17、右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用单侧光照射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6、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C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不弯曲18在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放置 100 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 42 只田鼠,将捕获的田鼠进行标记后原地释放;几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再次捕获了 38 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 12 只。两次捕获的田鼠年龄组成都属于增长型,雌雄个体数量比合理。下列各项中对该田鼠种群的分析及估算正确的是A该农田中田鼠的总数量约为42只B第二次捕获之前有田鼠迁出则导致估算出现偏差C预测未来该田鼠种群数量基本稳定不变D该种群中雌鼠繁殖能力降低对未来数量的变化无影响19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

7、是 A自然状况下种群数量不可能永远呈“J”型增长 C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出生率等于零B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只受天敌的限制 D.K值的大小与环境污染等人为因素无关 20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 B C D21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

8、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50只 B42只 C92只 D160只22下面为四种生物种间的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青霉菌与其他细菌);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 )A BCD23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然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的蜘蛛和害虫的关系是捕食关系B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C在A期间,若对害虫施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D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两个种群的相互作用有

9、关害虫蜘蛛时间ABC数量24表示物种和物种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关系的是( ) 251988 年,美国黄石国家森林公园发生了一场大火,使森林中的许多地方成为一片焦土。几个月后,青青的绿芽、小树苗、多种昆虫、鸟类先后出现在黑色的焦土上,渐渐地,森林也奇迹般地恢复了。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资料描述了一个从焦土到森林的群落演替过程B森林中不存在同时有捕食和竞争关系的两种动物C森林恢复后,不同高度上鸟类的分布只受光照影响D资料说明群落演替的结果必然使树木越来越高大选择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填空题(共50分)26、(9分)下图表示

10、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2435(1)反射弧是由感受器、 、 传出神经和 组成的。(2)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分膜电位表现为 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电位差,从而形成了 ,使兴奋依次传导。27、(8分)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腺激素(1)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叫 .(2)垂体分泌的激素叫 , 它可以调节_的合成和分泌等。(3)对于促进生长和发育,甲状腺激素和 分泌的 表现为 作用。(4)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因为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

11、 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29、(10分)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答:(1) 图中所示的是 免疫过程。(2)图中b是_ _细胞,c是_ _细胞,d是_ _(3)与e细胞发挥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 _ _ _ (写出四种)。(4)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再次侵入时,免疫的主要途径是_(用图中数字表示),其特点是_ _ ,因此可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30(9分)如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1、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 点,因为此时种群数量达到 ,种群数量增长率为图2中哪一时间点: 。2、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 点之后3、判断并说明理由: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理由 。4、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 此时出生率 死亡率29.(14分)下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 在此食物网中共有_条食物链。(2) 在此食物网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