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塘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2956397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塘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省塘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省塘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江省塘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江省塘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塘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塘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塘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3所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德意志统一后,为谋求欧洲霸权,其战略重点是离间德国两侧的大国,“时刻警惕他国结盟的噩梦”,但噩梦终究成真。“噩梦成真”主要是指A. 德意结盟B. 法俄结盟C. 英法结盟D. 英俄结盟【答案】B【解析】据材料“

2、德意志统一后战略重点是离间德国两侧的大国时刻警惕他国结盟的噩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两侧的大国分别指法国与俄国,一战前夕法俄结盟,使德国“噩梦成真”,故B项正确;德意结盟,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英国并不是德国两侧的大国,故C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德国两侧的大国指哪些国家,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的角度,从一战前的欧洲局势出发,即可排除错误选项,进行正确判断。2.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一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史实可以作为材料中“粗看一

3、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是A. 欧洲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B. 国联由英法操纵C. 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D. 欧洲对世界经济控制力不断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一战后,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积极鼓吹下,战胜国列强同意并成立了国际联盟,但是由于美国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美国最终未加入国联,因此国联被英法操控。英法对国联的操控一定程度上表明一战后欧洲霸权比大战前更广泛、更完整,故B项正确;十月革命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和日本已经崛起,这对于欧洲帝国主义阵营来说是一种削弱,而不是巩固,故AC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后,世界上

4、掀起了民族解放潮流,极大地冲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此时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应该是缩小了,欧洲对世界经济控制力不断削弱,故D项错误。3.坦克作为一战期间出现的新式武器,首次使用在下图中的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坦克首次使用是在索姆河战役中,索姆河战役爆发于法国北部,因此错误,故CD两项错误;位于索姆河战役范围之外,故A项错误;位于法国北部,是索姆河战役中坦克首次投入使用的地方,故B项正确。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

5、地改变了势力均衡。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德国成为“修正主义”的历史原因A. 与日本相同B. 与意大利相同C. 与两者都不同D. 与日本不同,但与意大利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德国战败受到严重惩罚,日本对利益分割不满,逐渐走上法西斯道路,二者原因不同,A错误;德国是战败国,在凡尔赛体系中受到严重惩罚限制,意大利在一战中投入英法一方,但是战后国内经济衰退,政治危机严重,逐渐走上法西斯道路,二者原因不同,B错误;德国战败受到严重惩罚,日本对利益分割不满,意大利因为自身经济政治原因

6、走上法西斯道路,三者的原因都不相同,C正确;德国战败受到严重惩罚和限制,日本对利益分割不满并且企图追求更大的霸权,意大利因为自身经济政治原因走上法西斯道路,三者的原因都不相同,D错误。5.国际联盟的建立问题是巴黎和会的重要议题,主要战胜国在这一问题上各怀鬼胎。下列最能体现当时法国意图的是A. 国联盟约应作为和约的组成部分B. 要把种族平等原则写入国联盟约C. 和会必须首先讨论建立国联问题D. 建立一支由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答案】D【解析】在国际联盟的建立问题上,法国的意图是建立一支由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故答案为D项。国联盟约应作为和约的组成部分以及和会必须首先讨论建立国联问题是美国的主张,排除

7、AC项;要把种族平等原则写入国联盟约是日本的主张,排除B项。6.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规定,德国可以拥有等于英联邦成员国海军总吨位35%的军舰和45%的潜水艇。该协定A. 违反了凡尔赛和约B. 突破五国条约海军军备的限额C. 拉开了绥靖政策的序幕D. 推动了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的形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920年德国与战胜国协约国集团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在军事上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而题干材料“德国可以拥有等于英联邦成员国海军总吨位35%的军舰和45%的潜水艇”明显违反了这个限制德国军事发展的凡尔赛和约,故A符合题意;1922年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主要是美

8、英为限制日本的海军发展而签订的条约,故B项排除;“拉开了绥靖政策的序幕”的是指20世纪30年初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后英法奉行的“不干涉”政策,故C错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的形成”的标志有1922年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和1933年德国希特勒上台,故D错误。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项。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和约7.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和法国带来和平和安全,恰恰相反,这将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和更加危险。”这表明丘吉尔斥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主张制止法西斯侵

9、略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认为绥靖政策是在怂恿侵略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丘吉尔是坚决反对绥靖政策的,他这段话明显表达了对这一政策的不满,并指出了这一政策必将带来的严重后果。但材料中并未体现出他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故可排除。正确答案为D项。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的绥靖政策8.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曾经扩展疆域,把国界向西推移了几百千米,建立了所谓“东方战线”。此事始于A. 德军侵入波兰之际B. 法国被迫投降之际C. 英国遭受空袭之际D. 苏德战争爆发之际【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

10、曾经扩展疆域,把国界向西推移了几百千米,建立了所谓“东方战线”。此事始于德军侵入波兰之际,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9.读下图,纳粹德国控制下列区域的先后顺序为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和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春,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所以以时间先后为序排列应该是,故排除ABD,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空间和时间能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片提示的空间信息“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时间排列纳粹德国控制这些

11、区域的先后顺序即可。10.丘吉尔说:“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是具有支配力的暴君。因此我们不怕别人说我们是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这一说法反映出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A. 民族自决B. 势力均衡C. 绥靖主义D. 严守中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从丘吉尔的说法中可以看出英国外交最关心的是哪个欧洲国家最强大、哪个欧洲国家足以在欧洲称霸,维持欧洲大陆“势力均衡”,以此来维护英国的国家利益,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

12、程英国的外交政策【名师点睛】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和实质(1)原因:英、法等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因一战而大大削弱,不愿与法西斯国家正面交锋。一战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英、法等国国内兴起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英、法等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本能仇恨和对弱小国家的蔑视。希特勒制造了一种反苏的假象,迷惑了英、法等国。(2)实质:损人利己,祸水东引。11.1934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但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允许其它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

13、器。下列对这一历史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它在欧洲战场上有利于英国B. 它“新”在取消了原来武器禁运的限令C. 它的通过并不代表美国已放弃孤立主义政策D. 它是在德军发起西线进攻背景下做出的决定【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美国允许其它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这在欧洲战场上有利于英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1939年新的中立法,取消了原来武器禁运的限令,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新的中立法并不能说明美国已放弃孤立主义政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1940年5月德军在西线发动全面进攻,新的中立法在1939年通过,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2.下图反映了第二次

14、世界大战中后期的亚太战场形势,图中数字表示在当地发生的重大战役。这些战役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图中美军发起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时间是1942年8月7日,是日本偷袭珍珠港是1941年12月7日,中途岛海战是1942年6月4日,是苏联对日宣战发生在1945年8月8日;依据时间排序选择D项正确。其它选项不符合时间顺序,排除A、和项。13. 下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A. “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B. 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C. 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D.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

15、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运用本题的时间限制:1943年。1943年7月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1943年5月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1944年6月“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因此A项不能读出阶级政权,为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指明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战场的开辟14.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A. 莫斯科战役B. 库尔斯克战役C. 斯大林格勒战役D. 阿拉曼战役【答案】A【解析】【详解】从题干中“庆祝十月革命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