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956381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级高二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第卷一、 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背景是: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2、董仲舒将天命观加以整理发展,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目的在于:A、探寻世界和人类的起源 B、遏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C、把历史的发展变化归结到天理上 D、为封建统治寻找理论根据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话应出自:A、董仲舒 B、朱熹 C、王守仁 D、李贽4、李贽赞扬寡妇再嫁

2、;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而起的农民,这反映了他: A、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B、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C、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D、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5、17世纪西方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6、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秦小篆和汉隶大多是实用性的文字 B、汉字发展为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C、汉隶古朴凝重,魏碑挺拔有力,草书飞

3、舞飘扬D、宋明书法注重法度而忽略个性7、明清时期,以大量记述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小说蓬勃兴起并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开始流行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扩大 D、思想控制日益严密8、文艺复兴前欧洲人“为了信仰而生活”,文艺复兴后欧洲人“为了生活而信仰”,这表明了: A、文艺复兴前后,人、神主导地位的变化B、文艺复兴才让人们有了真正的现世生活C、文艺复兴第一次把人放到世界和社会的中心看待D、文艺复兴后,人在反对神的存在以及对人的束缚后的人性自由9、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

4、、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10、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时候能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老子 韩非 B、墨子 孔子 C、庄子 孔子 D、孟子 荀子11、某学者在点评君主们的执政心法时说:“摆起面孔说教,满口仁义道德;放开手脚行事,一派杂霸之术。”君主“得其心法”始于: A、东周 B、西汉 C、宋代 D、明清12、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正确的评价是: A、有利于封建统治 B、阻碍历史进步C、都是片面的思想 D、都是进步的思想13、先秦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

5、是( ) A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 D无论性善性恶都主张应该礼法兼治,王霸并用14、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反对统治者巧取豪夺,穷奢极欲,维护平民的生存权;另一学派则从绝对的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出发进行政治设计,只为君主谋,不为天下谋。该学者评述的两个学派是A.儒家、法家 B.墨家、法家C.儒家、兵家 D.墨家、儒家15、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的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

6、人口的流失 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16、16世纪初有人主张,既然基督已经是领袖,教会就不必再有尘世的领袖,而且这个领袖不应该是罗马教廷,而应该是对基督的信仰,由此可知,他: A、主张依靠罗马教廷 B、反对教会的权力过大C、主张放弃宗教信仰 D、反对人们仅凭信仰得救17、理学家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陆九渊强调“本心体悟,发明本心”;王守仁主张“致良知”。他们探讨的共同主题是A. 解决百姓生计 B.树立独立人格C. 利用道德教化 D.解释世界本源18、董仲舒将君、父、夫与阳联系,而臣、子、妻与阴联系,认为如果臣或妻凌驾于君或夫之上则阴阳淆乱,灾异也就随之发生。这主要是为了A.树立封建君主权

7、威 B.肯定道家阴阳学说 C.协调社会人际关系 D.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19、宋代的服装比唐朝收敛许多,尤其是女子服饰,衣服把身体上上下下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不多露一点肌肤在外,并且连颜色都是那种很暗淡的颜色。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强化 B商品经济繁荣 C理学的影响 D市民阶层出现20、“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立冬”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表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这说明中国古代历法A以数学发展成果为依据制定 B.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C带有一定的宗教迷信色彩 D.体现天文学的最高成就21、“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新技术。它们被统治

8、者看中,得到重视,从而提高和完善以至推广使用。反之,对统治者利益相关不大的技术发明则要遭到阻止和扼杀。材料主要说明A科技应用受统治者意志影响 B.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C生产实践是科技发明的源泉 D四大发明是中国传统科技的最高成就22、“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对这种“文学形式”表述准确的是A.能配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 B. 节奏感强,注重铺陈排比C.语言通俗易懂,揭露现实黑暗 D. 句式齐整,适于言志述怀 23、普罗塔哥拉曾说“知识就是感觉”;苏格拉底则提出“知识

9、即美德”。两者的共同点是A.彻底否定了自然哲学 B.冲击了封建神学理论C.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D.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24、15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25、苏格拉底说:“我是一只牛虻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A人格独立,思想自由 B民主意识,参政意愿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批判精神,社会责任第卷26、(18分

10、)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与发展的根系所在,其传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1)概括材料一中的主要治国主张。当时中国思想界呈现出怎样的局面?(6分)材料二 中国文化往往是进进出出,一会儿进入儒家,一会儿进入佛家,一会儿进入道家。宋明理学可以代表历代文化的特点,基本上是多元并举,这是中国文化非常好的开放互融的态势。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不朽格言为代表,强调人的历史使命感。但是,由于理学成为古代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维

11、护了专制主义的等级秩序,以一整套规范压制和扼杀人的本性,给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宋明理学开放互融的态势。并分析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都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其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新的表现。(6分)27、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

12、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展览一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1)苏格拉底和孔子分别位于西方和中国的文化源头。孔子与苏格拉底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各有何主张?各自的背景是什么?(8分)展览二中外文学荟萃(2)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

13、分。(6分)BA展览三 中外名画欣赏(3)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上面两幅名画,写出解说词。(内容必须包括:作者、时代特征、艺术风格或流派)(8分)28、(10分)材料 关于宋代的思想文化有两种看法具有代表性: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吕思勉对宋代文化在总体上还是相当推崇的,认为“宋代是一个有创辟的时代。其学术思想和文艺都有和前人不同之处。”你会同意哪种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只列看法,不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