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29434 上传时间:2017-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化三小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方案(一) 研究的背景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评价内容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考察。2.评价标准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3.评价方式很少采用能体现评价新思想的质性评价手段与方法。4.评价主体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5.评价重心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这些问题与当前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不相符,也是对我国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极大阻碍,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

2、影响着课改的进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指出:“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他们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显然,学生评价成为评价改革的重要领域,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虽已出台“中小学评价及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 ,而实施层面的学生评价还需要基层去开发研究。不少实验区引进了“档案袋”评定的方法,而在情感、态度及能力评价方面还没有科学易行的评价要素,我省关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日常普及型的模式也未形成。因此,开展

3、新课程指导下的教育评价改革势在必行。我校 2002 年 6 月立项的市级课题小学生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于 2004 年 5 月结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焦波同志撰写的论文“小学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模式探究”获全国小学教学改革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为我们课题实验工作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基于以上状况,为更深层次探索和实践发展性评价工作,我们提出“小学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案”的课题。(二)研究的意义建立适于学校推行和运作的模式,探索学生评价的实施的操作层面上存在问题,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保障课改顺利进行。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

4、容(一)目标的定位此次课改倡导发展性评价,要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这种“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观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评价手段以及评价实践过程的转变。要建立新课程强调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好发展性学习评价研究目标的定位工作。1.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 及国家关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依旧。建立适于学校推行和运作的,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小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实施指导方案。 ”2.以课改的理念统整多年积淀的相关教改经验,吸纳先进的评价方法,将教学基本环

5、节上不可或缺的,应视为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评价方式系统化。形成以我校教师日常教学实际为基础,与我校教师日常教学进程相融合,使广大教师便于掌握和操作的学习评价常规模式。从而推进课程实施层面的学生评价改革。3.通过实验,推动评价与教学,评价与管理,理论与实践互动相长。(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依据国家制订的课程标准和中小学评价改革基本框架,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评价主体互动,评价内容多元,评价过程动态的小学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案,包括:(1)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内容、评价途径方法、评价结果呈现方式;(2)评价手册;(3)关于实施学生评价的教师职责和教学管理常规;重点内容:发展性学习评价的实施指导方案。

6、难点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等“非学习”性的评价方法。三、课题研究策略及方法(一)研究策略策略一:我们本着“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实验原则,以教学学科为龙头,通过有效的实验,总结研究的经验,形成评价指导方案,向其他学科辐射,向整个学校推广。策略二:在不打乱班级编制与教学秩序的自然状态下,我们选择了 8 位实验教师,分块进行专项研究。策略三:依据各学科标准中相关评价理念,本着“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的基本研究思路,吸纳整合学科教学和教育评价两个领域的相关成果,将符合课改理念的,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小学生评价的方式进行系统化和常规化。形成以我校教师日常教学实际为基础,与教师日常教学过程相

7、融合,便于教师掌握和操作的,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评价常规模式。(二)研究的方法文献学习,文卷调查,行动研究,个案分析。四、课题研究实施途径及步骤(一)课题研究实施途径(1)在市级课题研究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数学学科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拟订实验目标、方法和实施计划。(2)根据计划设计实施方案,并分块在实验班进行专项研究。(3)收集实验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对实验过程、结果进行分析。(4)总结实验过程中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为下一阶段的实验提供参考,进行循环实验。(二)课题研究进度安排(1)定向阶段(2003.42003.12)结合市级课题研究的经历,分析学生评价改革得

8、失,进行课题目标定位,拟订研究筐架。(2)启动阶段(2004.12004.10)课题论证,申请立项;学习课程标准和有关评价改革文献;举行开题会,组建课题研究实验机构;研究通过评价实验实施方案 。(3)实验阶段(2004.112005.12)进 入 实 验 , 积 累 案 例 , 以 学 期 为 实 验 小 阶 段 , 形 成 阶 段 性 成 果 报 告 ;召开两次研究交流会,五次专题研讨会,及时反馈,研究总结。(4)总结阶段(2006.12006.4)在 实 验 和 总 结 的 基 础 上 收 集 并 整 理 文 字 、 实 物 资 料 , 进 行 交 流 展 评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筹备书面

9、结题。五、课题管理(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1. 课题组人员课题负责人:管怀东 焦波课题组成员:胡惠 林萍 潮家棉 苏海春 叶淑梅 洪乔 魏峰 尹庆兴 魏平2. 人员分工课题组人员课题负责人: 管怀东 焦波课题组成员: 胡惠 魏峰 林萍 潮家棉 苏海春 叶淑洪乔 魏平 尹庆兴 人员分工全体成员除参加全面实验工作外,还侧重抓某一方面研究工作:课题负责人从事课题目标定位,研究筐架规划,提供经费支持,全面负责试验,潜心组织指导实施等工作;胡惠同志负责活动具体安排,案例收集整理等工作;魏峰同志负责活动图片搜索收集,成果展示等工作;林萍、潮家棉两位同志负责评价手册的制定等工作;苏海春同志负责作业评价等工作;

10、洪乔同志负责考试评价等工作;魏平同志负责档案袋评价等工作;叶淑梅同志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查等工作;尹庆兴同志负责协调文字材料处理、统稿等工作。(二)研究的物质保障和经费保障1. 课题研究所需的物质、资料等方面的情况学校拥有半个多世纪来关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方面重要的文献资料和最新的国家课改信息资料。还拥有全省一流的多网合一的综合校园网,包括宽带校园网、多媒体双向控制教学网及监控系统。CAI 制作室、传真电话、复印机、摄象机等现代化科研条件,拥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实验基地,是市示范小学。2.课题研究的经费开支项目、经费预算和经费保障情况石化普管中心,学校历来重视教育科研对本课题的经费学校和管理中心将提供足够的保证。准备设立资料费、印刷费、奖励费和会计费等项目,从校长基金中直接支出。以上就是此课题研究的整个实施计划、过程及目标。可以看出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是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我们每个课题组成员平时都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要想完成研究工作,还需具有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按计划分工合作、扎实工作,一定能如期结题并顺利通过省基础教育课题改革实验专家组的验收,为我省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