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课稿 三篇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112914519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课稿 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课稿 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课稿 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课稿 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课稿 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课稿 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课稿 三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2.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

2、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4.教

3、学重点、难点: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二、说学情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说学法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四、说教法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等,创设情境,设疑引思。五、说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学生自己先预习一遍教科书,再从网络、课外读物中搜集一些关于古代中国君主与宰相的

4、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科举考试等内容的资料,基本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并进一步布置学生思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些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2.新课导入秦统一以后开创了一系列新的政治制度,那么秦亡以后这些政治制度随之消亡了没有呢,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又是如何演变的呢?直接了当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内容。3.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主要讲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部分学生自学。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包括四个问题: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和汉武帝的推恩令;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北宋分割限制地方权力;元朝的行省制度(1)注重补充材料,让学自主学习,自主分析,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动

5、口与动脑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习惯。材料一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然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汉书材料二“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司马迁史记材料三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改其枝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错.司马迁史记材料四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目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习

6、惯。(2)唐朝藩镇割据与之后的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由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预习时搜集的一些资料掌握,将此内容仅作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权力的一个背景。要求学生通过对这段背景的理解来分析讨论北宋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矛盾?以此背景引出北宋如何解决地方权力过大的难题,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背景分析解决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3)多媒体展示元朝疆域图:设置问题: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该如何有效的对地方进行统治呢?目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问题延伸:讨论:学习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之后,分析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特点?目

7、的: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4.课堂小结本课学习了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科举制度的演变,其中交叠着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演变的趋势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5.知能训练,运用迁移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简答题注意能够概括本科内容:(1)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制度是怎样演变的?解题关键: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发展轨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思路引领:分别从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谈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以朝代为时间顺序作答。答案提示:中央政治制度:皇帝制度;汉朝时“中

8、朝”与“外朝”的形成;三省六部制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宋朝“二府”、三司削弱相权;元朝加强皇权方面的新发展,中书省和枢密院、宣政院.地方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州县两级制;州、道等观察区的设立;宋朝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及作用。(2)你认为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解题关键: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各朝代发展特点。思路引领:从发展过程看其发展轨迹和趋势,从各朝代发展概况总结出相应特点。答案提示: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

9、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6.布置作业分析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我国现在的政治制度有不有联系?六、教学总结从汉到元政治制度很多很杂,学生容易弄混淆,因此必须牢牢把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这条线索;政治制度理论性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因此教师须多设置情境让学生生动的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总之,在教学中,老师的教永远只是从属的地位,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0、”说课稿一、说教材1.课标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1模块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的学习要点作了以下规定:(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由此可见,本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是通过概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来探讨其主要特点和影响的。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大体可以划分为早期阶段(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和发展阶

11、段(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两个大的阶段。课程标准将早期阶段政治制度的特点列为第一条,即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讲的是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而将发展阶段归纳为第二、三、四条,即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的是古代中国发展阶段的政治制度,着重叙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巩固、发展和加强及其影响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2.教材地位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第3课从汉至

12、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到元朝的政治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时间跨度大,政治制度变化多。其核心内容是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汉至元的演变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三大内容: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在这一阶段的前期,即两汉时期,主要是继承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这一阶段的中期,包括魏晋隋唐时期,对秦以来的政治制度有较多的创新;这一阶段的后期,主要指宋元时期,特别是元朝政治制度又有创新和变化,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总之,汉至元

13、政治制度的演变,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上一课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本节课是“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实际上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下节课是“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因此,本节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它上承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下启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及地位,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

14、制度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4.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及其要求和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从汉到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教学难点是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二、说学情学

15、习情绪:高一学生对具体的感性的历史知识比较感兴趣,但对制度、政策、措施的原因分析、结论评价不感兴趣,而他们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知识水平:高一学生对从汉到元的各类政治制度了解不是很多,对各朝名相有所了解,但对相权和皇权的关系了解不多。联系、比较能力较差,对从汉至元制度变革原因及作用不易理解。理解思维能力水平较低,对一些专有名词或概念如“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易理解,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三、说方法教学方法:针对本课时间跨度大、概念多,政治制度理论性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因此我尽可能多设置情境让学生生动的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角色扮演、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