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896870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 ) A均田制 B屯田制 C井田制 D授田制2、“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 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3、 “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 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A.自给自足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家庭经营4、 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称

2、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的 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上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匠优秀,积极性高 B生产不计成本 C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 D国家权力的支持5、20世纪90年代末,印尼水域发现一艘唐代千年沉船“黑石号”,数万件古代陶瓷制品及众多精美的金 银器、铜镜等由此重见天日。这一考古发现不能说明()A这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B彩瓷是当时出口的大宗商品C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较为发达D为了解唐代的手工业技术提供了依据 沉船上的白釉绿彩鱼底吸杯6、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 的官窑

3、,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民营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官府控制民窑生产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经济发展7、“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8、清代宁波一带流传有一首民谣,是嘲笑山西商人的:“山西人,大褥套,发财回家哈哈笑,建房置地养 老少。山西人,大褥套,挣下银子藏地窖。窖满再难盛,铸成 搬不动。不怕贼偷不怕劫,夜夜安心 把觉困。”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清代晋商

4、活动范围较广 B晋商财力雄厚 C晋商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D晋商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9、 唐代坊市制度严格,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 后听用之”。这说明唐代() A坊市制度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B法律仅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C坊市制度注重维护市场的公平 D实行较为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10、 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 而亏辱大体多矣。”材料表明() A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B明成祖担心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所在国利益 C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D朝贡贸易追求未来经济

5、效益的最大化11、 “推动这个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更主要原因是,它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在十七世纪的大约前半个世纪里,即在中国被鞑靼人征服以后,所怀抱的不满情绪。由于这种原因,外国人才被禁止同 中国人有任何来往。”(马克思)这一政策是指() A重农政策 B抑商政策 C农商并重 D闭关政策12、达伽马远航印度期间携带了一批衬衫,返航时带回了大量香料。达伽马此行的社会背景是()A西欧商品经济发展 B欧洲物价上涨C欧洲出现“商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出现13、有人就新航路的开辟问题画了以下四幅漫画,对下列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图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 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B

6、图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 加速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C图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 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D图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 衰落 14、 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中部和东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 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这一状况得到改变开始于() A郑和下西洋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富尔顿发明汽轮 D新航路的开辟15、 荷兰著名诗人冯德尔曾写到:“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越海洋,为了爱财之 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港口。”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16、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

7、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A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C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7、 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 的结合。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A商业革命与价格飞涨 B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 D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18、下列关于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的表述,正确

8、的是() A由瓦特于1875年改良成功 B蒸汽机首先在冶铁业中得到广泛运用 C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D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19、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A垄断组织的产生 B工厂制度的产生 C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推行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20、观察下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殖民扩张促进贸易发展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D得益于两次工业革命 英国海外投资示意图21、英法两国

9、曾经签约规定: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法国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等的关税, 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为15%。这一条约的签订是因为()A新航路开辟之初英法率先进行了殖民掠夺活动B英国击败法国后确立殖民霸权并占据贸易优势 C黑奴贸易促进了英法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D英法两国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经济政策的调整22、1874年,某官员在奏疏中说:“夫日本,东洋一小国耳。新习西洋兵法,仅购铁甲船二只,竟敢籍端 发难若再因循汇沓,而不亟求整顿,一旦变生,更形棘手。”为此他主张()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向日本派遣留学生 D创办近代海军,巩固海防23、 恩格斯指出:“

1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 向死亡和衰落。”对于近代中国来说,这种“割断”的出现,是由于()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挤压 C资产阶级发起“实业救国” D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24、 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 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 A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 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25、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其企业主要分布在()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华北

11、地区26、观察下列图表,指出18951900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B列强经济侵略的放松C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D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推动 27、 据记载:1892年,作为山西布政使的胡聘之,从省库拨资2万元,购置外国机器,创办了太原火柴局,由于经营困难,1902年把它卖给了山西头等票号商渠本翘,渠本翘又与他人合办并将之更名为“双福火柴公司”,它是太原第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据材料可知双福火柴公司()A是山西最早的民办企业 B属于官商合办企业 C由商业资本推动产生 D是徽商融资的产物28、1894年,华盛纺织总厂投产之后,李鸿章规定:“合中国

12、各口(岸)综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 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续。”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A保证洋务派企业在民用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B反对在传统手工业领域发展近代机器生产 C通过限制生产规模抵制外商企业的经济渗透 D满足帝国主义通过在华投资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29、 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 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30、 某位同学用古诗词来形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 角”“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用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哪一时期的状况最为贴切()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民国初期31、 据中国近代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