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896799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关汉卿与莎士比亚悲剧特点对比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置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辅佐性。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当然,莎士比亚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旋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做一体看待的。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

2、设置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置,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符合单一戏剧线索的要求。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莱特的优柔寡断、奥赛罗的嫉性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有的缺憾,这样的处理

3、,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 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冤枉的故事,主人公自然是社会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她们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的坚毅反抗精神。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贵族。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代希腊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所造成的。那时的人们认为,只有在拥有高贵血统和高尚灵魂的贵族男女身上,才有可能演绎灾难性的悲剧。而低贱的平民是没有资格成为悲剧主角的,他们的故事只能被写入喜剧中供人嘲弄。 造成人物命

4、运的原因,中外两位戏剧家的看法也不一致。关汉卿的人物之所以最后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因为社会势力和当权者的残暴,及异族对汉民族的残害。所以,他会安排一系列代表社会病态的丑恶与奸邪,如抢劫、霸占、巧取豪夺、贪赃枉法等恶行来造成主人公的悲剧。可见,他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莎士比亚则相反。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该自己负责。另外,他的悲剧还存在人物被命运摆布,逃不出命运的宿命论色彩。1下列对“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形成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戏

5、曲的角色脸谱处理传统。B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的特点。C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与中国戏曲中不同角色用不同脸谱作标志的方法有关。D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有其深刻的中国戏曲角色脸谱处理的背景原因。2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对造成戏剧人物命运原因的认识有所不同。下面与之有关的解说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关汉卿戏剧表现的是人物悲剧的客观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表现人物悲剧的主观性。B关汉卿戏剧中的人物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社会原因所致,而莎士比亚剧中人物陷入悲剧则是自身原因所致。C关汉卿戏剧往往安排一系列来自社会环境方面的病态恶行造成主人公的悲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没有此类刻意的安排。

6、D关汉卿的戏剧反映了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而莎士比亚戏剧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故具有宿命论色彩。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部悲剧虽然中心人物分别是一对情侣,但仍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法。B莎士比亚突破了时代的限制和文人思维的固定性,因此他的戏剧中所塑造的人物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C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主人公窦娥的悲剧,既是社会对底层百姓压迫欺凌所致,也是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所致。D无论是戏剧人物设置还是戏剧人物描绘,无论是剧中主人公身份还是造成人物命运原因的揭示,关汉卿和莎士比亚都各不相同,体现了各自不同

7、的特点。 2、 文言文(33分)(一)阅读雷雨中的一段对话,回答48题。(19分)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 把你开除了。鲁大海 开除了!?周 冲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周朴园 (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周冲愤然由中门下。)鲁大海 哦,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明白,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 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周朴园 你胡说!鲁侍萍 (至大海前)走吧,别说了。鲁大海 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周朴园 (厉声)下去!仆人们 (拉大海)走!走!鲁大海 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

8、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 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周 萍 (冲向大海,打了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帐东西!(大海还手。被仆人们拉住。)周 萍 打他!鲁大海 (向周萍)你!(仆人一起打大海。大海流了血。)周朴园 (厉声)不要打人!(仆人们住手,仍拉住大海。)鲁大海 (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 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 的儿子?周 萍 你是谁?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鲁大海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鲁侍萍 (呆呆地望着周萍的脸,又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随下。)4

9、、这段文字中周朴园两个“厉声”的戏剧舞台说明的含意是( )A、表示周朴园感情上的暴怒。B、提示演员说台词应掌握的腔调。C、前一个“厉声”是企图制止鲁大海揭发他发家的老底,后一个“ 厉声”是显示封建家长的权威与向侍萍故作姿态的复杂心情的表露。D、前后两个“厉声”表明周朴园善于软硬兼施的狡诈。5、这段文字中“ 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一句显示鲁侍萍的心态是( )A、对周萍切齿痛恨。B、想说穿真情、教育周萍,又觉得没有必要,于是机智地转换话题。C、想认儿子,但又想到曾与周朴园约定不认。D、对周萍恨铁不成钢,又不便明说。6、周萍与鲁大海其实是亲兄弟,在剧中反目成仇的根本原因是( )A、两人不了解

10、血缘关系的真相。B、两人接受的教育不同。C、周萍能继承周朴园的遗产,鲁大海则不能。D、两人社会地位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7、指出下列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每条不超过12个字)(6分)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你还答: 。 。 。 8、“你从前叫江堤出险,”“ 你故意淹死了扣三百块钱!”这两句话揭示了周朴园性格特征中的哪些方面?(不超过18个字)(4分)(2) 诗歌赏析(8分)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

11、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9开头“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_10有人说“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语含双关,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_(3) 古诗文默写(6分)(1)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柳永望海潮) (4)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5)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6)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阅读理解(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知心话(秋

12、夜,月圆。农家小院,气爽风柔。菊花丛里,虫叫唧唧。吴县长与父亲酒足饭饱后在聊天儿。)吴县长:爸,我已经四五年没回家了,您老人家身体好吗?吴父:(朗声地)嗨,硬朗着呢!吴县长:嗯,这我就放心了。爸,这几年田里庄稼长得好吗?村里有啥变化啊?吴父:(声音提高八度)庄稼呀,好!玉米、麦子,好香!(沉醉)村里啊,建了文化广 场(兴奋至此,扯开喉咙唱起戏曲)吴县长:(急忙止住父亲)爸,好啦好啦,您老人家唱得好,唱得妙!爸吴父:(打住,一愣)啊?啥事呀?吴县长:爸,我好不容易才回来一趟,很快又要走了。今晚,天色很好,(抬头)月亮很亮,月亮很圆。吴父:(疑惑)那又怎样?吴县长:爸,咱父子俩说说知心话吧,咋想就

13、咋说,不搞虚假!假话,我一听就腻!吴父:(激动带生气)你说什么?你连你老爸也不相信了?我多会儿和你说过假话?我这一辈子和谁说过假话?别耍心眼儿,说假话那是你们的事!吴县长:爸,你看你,一说话就上火我这不是回来看你嘛,官还不打送礼的呢!吴父:(笑)我就是这倔脾气,你别和爸一样儿,有什么尽管说,啊!吴县长:爸,你什么时候心里最舒坦最惬意?吴父:(搔头)“舒坦”当怎么讲我知道,但这“惬意”是咋回事儿?吴县长:惬意惬意就是满意、称心、得意(吴父抬头看天,侧耳听菊丛中的虫叫,用力嗅香气,沉醉其中,半天不吭声。)吴县长:爸,没有吗?吴父:(猛地一惊,神游回来)有,想起来了!那就是,听着庄稼拔节的声音,我心里舒坦极了!吴县长:(皱眉头)爸,你这是官话、套话,是迎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