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激励(精选多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2864622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8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激励(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浅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激励(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浅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激励(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浅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激励(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浅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激励(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激励(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激励(精选多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激励(精选多篇) 浅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激励 浅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激励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特点 1、公共部门的内涵 “公共部门”是相对于私营部门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态。在比较传统的意义上,公共部门是以公共权力为基础的。其基本性质是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产生于社会,并凌驾于社会,公共权力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一般地,把拥有公 共权力、执行国家法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与各种纠纷的裁决等职能的部门,视为公共部门。包括国家民意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检察机关等。 2、人力资源的概念 人力资源,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德鲁克提出的概念。所谓人力资源,狭义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

2、个组织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经济社会事务活动的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广义则是指,在现有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力的总量即现有组织内的劳动人口存量。也有的认为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好范文版权所有人口的总和,它既包括现有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力人口,也包括即将进入生产过程中的潜在的劳动力人口和暂时失去工作职位但仍有劳动能力的失业或待业人口等。前一个定义注重的是现实的人力资源构成,而后一个定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人力资源”这一概念。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指公共部门所有工作人员的总和,它是公共部门实现其职能的前提,有现实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和潜在的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之分,前者指正在公共部门任职的工作人员的总和,后者指处于储备状态,正在培养成长,将来可能进入公共部门工作的所有人员的总和。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特点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有限性 作为一种公共人力资源,它的数量要受到公共部门职责性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部门职位的稀缺性。公共部门职位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它是有限的,它的增加或减少是以公共部门职能为依据。二是在整个社会中公共人力资源稀缺性。并不是所有的人力资源都可以转化为公共人力资源,因为,在知识社会里,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多样性、复杂性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管理的政府组织,在管理水平上要达到一

4、好范文版权所有定水平才能适应这种需要。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工作人员的素质,也就是说,只有那些掌握一定知识、拥有一定技能的人才能胜任这种管理工作。而在社会各种人力资源中,能够达到这种要求的人力资源并不多,因此公共人力资源是稀缺的。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责任性 公共部门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它掌握着一定的国家权力和社会公共资源,它服务的对象是全体人民。也就是说,他们掌握着人民和国家赋予的公共权力,执行国家制定的法律和大政方针,在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中起重要作用,其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公共形象和合法性。为此,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必须树立责任意识,一是对公共权力负责,保护国家政权的稳定,二

5、是对人民负责,为了人民利益而行使公共权力。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高资本性。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高资本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是后天通过学习、培训而获得的,其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个体和公共部门的投资程度。在进入公共部门以前,作为潜在的公共人力资源的个体首先要接受高等教育,而良好的高等教育是高投资的结果。二是公共人力资源能够持续地给投资者带来收益,这种收益表现为非货币形态。三是与其他实物资本不同的是,公共人力资源不存在收益递减现象,而是收益递增。其收益额大大超过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显示了高增值特征。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持续性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具有多种潜在的素质

6、,可以在成长和使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开发。潜在的公共人力资源在其成长过程中,根据公共部门的要求进行开发,才能进入公共部门,满足公共部门的需求;现实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其使用过程中根据公共部门职能的变化和社会发展要求,持续不断地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开发,拓展其知识,提高其技能,优化其心理素质,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公共人力资源的持续性意味着公共人力资源的保值、增值性。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失与浅析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失 近年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流现象日益严重。从流入地分,大致有三种: (1)流向国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己有几十万具有高等学历的人员,学成回国的不到三分之

7、一。据报道,美国大学的系主任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华人;硅谷数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中中国人就有6万多名。 (2)流向发达地区 目前我国人才流向的 大致比例为:上海3,北京23,广东2,浙江67。(3)流向外企、合资企业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失问题浅析基于激励角度的简单分析 从上述流入地大致可以看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现行待遇并不能满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需要。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所表现出的特征似乎与之并不符合。比如,公共人力资源的高资本性和 持续性所带来的增值性似乎在次失去了激励效用。 另外,从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运行看,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 (1)激励手段简单化 现在大部分公共部门普遍实行基本工

8、资、员工福利和个人奖金三种物质激励方式,而其中员工福利往往没有与职工的工作业绩直接联系,对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因此,在目前公共部门改革中应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手段。 (2)激励方式的过于“公平” 我国很多公共部门实行的年功序列制工资制度,即按从业人员的年龄、参加工作年限、学历等组织规定的条件决定工资多少的一种工资制度。报酬与能力没有直接联系,不易鼓励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和有特长的职工的劳动积极性。而以集体为基础的奖金制度又存在“搭便车”问题,即由于员工知道奖金是根据集体的工作绩效来确定的,无论个人努力程度如何,他们都会分享那些奖金,因此不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3)激励目标的单

9、一化和短期性 只注重短期目标的实现,而忽略公共部门的长远发展。只注重精神奖励,而忽视物质奖励。 三、薪酬因素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中的应用 1959年,美国行为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所谓双因素,指的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他发现人们不满意于工作时大都同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方面有关;而满意工作时则满意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因此,他提出激发人的动机有两种因素:一种叫保健因素,即工作环境、工作关系,注重人的因素,如组织的政策与行政管理、管理和监督、工作环境或条件、薪酬、与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等;另一种叫激励因素,即属于工作本身、工作内容的因素,如工作上的成就感和工作本身具有的

10、挑战性、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职务上的责任感、被认可和得到提升等。 赫茨伯格认为,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激励员工的作用,如果处理不当,满足不了人们对这类因素的需要,就会严重挫伤人们的积极性,使大家产生不满情绪以至消极怠工。当保健因素改善后,人们对它的需求得到满足,不满情绪会消除,但不会导致积极的后果,而只是处于一种既非满意、又非不满意的中性状态。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如果该类激励因素处理得当,会使人产生满足感,有助于充分、持久、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所划分的两类因素中可以看出,激励因素几乎全部是无形的、内化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鼓励;而外在的、有

11、形的、物质方面的大多属于保健因素。但是当双因素理论被应用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时,原被看作是保健因素的薪酬已被泛化为兼有保健和激励作用的双重因素。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薪酬既是员工在组织中投人劳动的报酬,也是组织的成本支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薪酬除了满足人们对付出劳动后得到补偿的基本要求外,也是激励组织中个体行为的手段。事实上,薪酬作为激励因素可以起到激励作用,早已被企业界的管理者加以运用。许多成功企业和组织就是以高薪金、优福利的诱人条件,吸引网罗了大批优秀人才,并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当然,薪酬的激励作用绝不仅仅是由于它的货币价值,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薪酬已成为人们在组织和社会中地位的象

12、征,代表着一个人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收人作为地位的标志越来越突出,它有助于增强自尊并威得他人的尊重。因此它对于人的激励作用是极为有效和显著的。 事实证明,当对工作感到满意,即激励因素发挥作用时,个体必然会被激发出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在把双因素理论应用于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时,应在充分保证保健因素的基础上,挖掘保健因素的潜在激励作用,使保健因素能够发挥双重的作用,同时发现更多的激励因素,从而提高效率,在实现个体发展目标的同时,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 鲁大青发?xx?8号 关于表彰鲁东大学80周年校庆志愿服务 优秀志愿者的决定 各团总支: xx年是全校上下喜迎学校80华诞的校庆年

13、。在校庆志愿服务工作中,各团总支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顾全大局,密切配合,1600名志愿者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坚定的信念、扎实的作风,出色地完成了校庆各项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展示了鲁大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弘扬志愿精神,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经研究决定,授予翟芳平等524名志愿者“鲁东大学80周年校庆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取得更大的成绩。广大青年学生要 以他们为榜样,积极投身到各项志愿服

14、务活动中来,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拓宽服务领域,探索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为实现学校共青团事业的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鲁东大学80周年校庆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名单 学生工作部(处)共青团鲁东大学委员会 xx年11月10日 附件 鲁东大学80周年校庆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名单 (共524名) 文学院(47人) 翟芳平张文谦崔菲菲张明超尹晨张洁徐晓宋艺凝李梦茹崔敏姜孟书史盼盼任盼萍房刚王花邹迎春马晓杨红路建明张艺凡崔馨逸魏洪静朱占玲外国语学院(35人) 谭蕊郭孟珏王研孙同林亚男刘超孙维萍张金婷段元超王新祝经纬李前前历史文化学院(5人) 曾凯程永慧王华政治与行政学院(4人) 刘建超张玉志王丽婷法学院(

15、15人) 宗明慧胡燕荣迟安琪丁仕奇张华薛东玉教育科学学院(41人) 夏琳戴永芳谭雪邱小龙孔建铭廖雪梅董雪刘敏丁程程孙晓龙任相峰刘雪伊孙胜倩毕浩志刘俊楠商学院(33人) 杨丹丹原媛尹绪娇许海霞乔振华石静刘晓燕赵丽刘霞金新栋贾飞段文超张媛媛杨洪花王政李荣孟炎王腾郝雪张帆高洁茹付雪梅祁烁周状周蕾李雪媛尚俞亨于珊吕磊倪玮肖娟段继东王晓飞李潇韩德庆张明超刘晓丽李韵隋潇潇杨晓潇张鑫李晓张欣赵轶瑾石帅褚兴茁杨迅张鹏黄海霞周力郭静雨张晶徐太辉孙良艳刘敏陈晗姚静静顾凌霄于娇耿亚平王云龙赵勇绪郑瑜燕翼李慧杨凯肖雯婧许勤林龙徐建峰高龙飞 殷政姚静静孙晓俊宋茂芳刘颖异王美丽徐薇卢鹏魏丽园那钟元于江苗夏圩泽张艺艺吴霜楚莉齐锐王悦张慧颖郭晓云孙培孙菁孙蕾姜英超贺瑶杨坤孙爱宁王妍张倩王春入赵菲董梦莹宋晶晶鉴雅婧高盼盼田颖张敏李奇鸿隋丽静班慧贤辛重斌翟伟英杨娟娟刘欢江明钰刘金凤甄亭亭刘娇阳 数学与学院(31人) 王立敏孟祥跃杨鹏许燕李梅李通于新刘啸飞张玉冰吴雪杨娜娜赵龙杨吉帅陈飞于桂祥何帅郭宏硕田囝宋莎莎叶秀婷张洪霞胡素苹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