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观种植案例分析总的一组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286382 上传时间:2017-08-1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8.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景观种植案例分析总的一组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校园景观种植案例分析总的一组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校园景观种植案例分析总的一组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校园景观种植案例分析总的一组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校园景观种植案例分析总的一组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景观种植案例分析总的一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景观种植案例分析总的一组(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景观规划案例分析,组员:李洁颖 崔朗恒 侯俊如 何凯琪,澳大利亚Monash大学Caulfield校区,校区概况,考费尔德(Caulfield)校区在墨尔本东南9公里 是Monash大学商学院的总部。大学校园景观的意义正在经历变革。曾经学院式的平静而适于冥想的校园。而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多的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学校已经不再是人们吸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校园景观既要能够吸引并留住学生和教职员工,又要营造有意义的归属感、参与感及对话的氛围。因此设计者(TCL团和艺术家Agatha Gothe Snape)联手打造了这个作品“未来开发项目蓝图方案(The Scheme was a Blueprin

2、t for Future Development Programs)” )追求着一种全新的景观设计方式,使之能够更加与时下的都市景观相贴合。,方案鸟瞰图,多用途的草坪和相连的露台是校园的中心,它们仿佛是一条长长的画卷,横贯校园的中心。运动场和草坪成对称分布,而且运动场的铺装是根据它这个理科大学的特点设计的 富有特色而且很有现代感,休息空间,设计者在道路两侧做了很多不同形式的休息空间供学生学习、社交和创作,让身处其中的人们得到知识和情感的滋养还能得到放松。,水景,廊道一侧的水景是进入校园的标志。这道水景兼具雨水处理及收集功能,向外界传递莫纳什大学在水敏感型城市研究方面的先进成就,并暗示这片地区曾

3、经作为原始湿地的历史。,草坪景观,微微凹陷的草坪常年为举行各种活动提供平台,同时也作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网络的“绿肺”,营造健康的城市环境。,大家还记得这个地方吗?,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现代高校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1、很多高校的建筑形态趋于雷同。2、缺乏历史感,地域特色模糊。3、校园景观功能单一,空间资源浪费4、过度追求宏伟尺度,少了一些文化气息。5、只注重建筑本身,而忽略了外部景观空间的营造。,Question1:为什么选择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整个校园以其迷人的建筑形态(以“回”形进行建筑空间营造)和前卫的景观营造,设计者更加注重景观的规划,生态的保护。象山校园的整体设计将绘画、雕塑、平面

4、构成、音乐和乡土文化融入建筑景观之中,形成了艺术、建筑、景观三者相结合的成功案例之一。 此外,象山校园更提供了一种将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建筑语言相融合的方式,并以充满想象力的手法理念构造了一个诗意的校园环境。作为当代校园景观规划中,最自由、最先锋实验性的案例之一,对其深入解读不但能够了解其在场所精神和校园文化的构建上的成功之处,而且给未来其他院校的构建模式带来一定启迪。,Question2: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景观规划是怎样的,校区用地环绕一座名叫“象”的小山,山 高约50m。象山北侧的校园一期工程于2001年设计,2004年底建成,由十座建筑和两座廊 桥构成,建筑面积约七万平方米。由影视动画

5、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图书馆与体育馆组成。象山南侧的二期工程于2004年设计,2007年建成,由十座大型建筑与两座小建筑组成,建 夕筑面积近八万平方米,包括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实验加工中心、美术馆、体育馆、学生宿舍和食堂。,北区,南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原生态景观,在校园的规划用地中的象山,被保存下了良好的原生态环境。在建筑与山体间的大片空地上,保留了原有的农地、河流与鱼塘。山上野生白鹭经常出没在校园的河流和池塘边,在学生上课的教室前悠然踱着方步寻找食物,人与自然以一种超乎想象的和谐共存着。山上养殖了一群山羊与一群白鹅。山羊会被放出在山上排列成对穿过校园,白鹅也常被带入山南建筑学院前的

6、池塘中嬉戏,给静谧的湖面带去丝丝生机。夏夜校园中的池塘和田地中,更有无数蛙鸣,学生便伴着这些久违的乡间蛙声挑灯读书、画画学习。 白鹭、山羊等是象山校园的一大生态景观。 这些原本稀疏平常的农事出现在校园环境中,便成了最天然生态的景观,整座校园最值得称道的并不是那些游戏般的独特建筑造型,而是这些浑然一体、将建筑、景观和自然融合在一块不分彼此的整体环境景观营造。,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原生态景观,追求生态自然环境的象山校园来说,象山校园的土地被重新租给土地被征用的农民管理山下的校园又重新管理种植了油菜、萝卜、小麦和芦苇,也包括随着季节变化而具有观赏性的樱花、向日葵、莲花。校园中大量使用当地的水稻和农作

7、物、乡土野生植物等最经济的元素为景观的基底,不但投资少,易于管理,而且能形成独特的、经济而高产的校园田园景观。 学生置身于其中不但能够学习书本知识,还能充分感受到自然的过程、四时的演变、作物随着气候变化,植物的颜色、质地、休眠状态和季节性外观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相比于建造具有纪念价值的广场、喷泉或其他地标性景观,艺术家们更愿意将精力投入到对自然和生命的经营中。,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校园植被,垂直绿化建筑外部立面上培育了大量的爬山虎等其他攀藤植物,这些植物占领建筑空白的墙面,许多墙体立面甚至被完全遮掩,使原本坚硬冷峻的砖石墙面就仿佛披上了一层软装。除了建筑立面,长廊与许多户外阶梯都种植了爬山虎。绿

8、色的叶子从竹片的缝隙中透出,许多走道的两边都被爬山虎完全覆盖,形成了一道道绿色的走廊。夏天步行在这样的阶梯上,清凉的微风拂过,这些沉埋在阴影中的过道温度比阳光直射的地面要低好几度。,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湖边植被,沿着湖面和河面的坡地上则大量种植了杨柳。长长的柳条从抽芽开始宣告春天的到来,在盛夏时节成长得茂盛强壮。沿着水域植上一排,让柳条轻拂着水面、或在微风中随意摇摆。让人联想及西湖边的胜景,极具有江南山水的植被特色。因此该景观规划是与当地乡土景观相融和,注重地域性特征。,随处可见的亲水观景平台,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庭院景观,山北庭院式山北的三合院结构建筑底部多为作坊,深入地下一层,在外部做干砌

9、石作,模仿当地龙井茶园的坎。因此这些建筑的庭院多深入地底,土壤湿润阴潮,很难受到阳光的照射,整个庭院环境较为幽静。建造者在这样的庭院地面镶铺上了条形黑色砖石,并栽种了小片喜阴的幼竹。在当地气候的影响下,没多久这些条砖地面就长满了湿漉漉的青苔,整个庭院环境阴凉多风,在夏天成了整个建筑环境中最清凉的地方。信步闲走在这样的庭院环境中,让人联想到传统江南园林天井。,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庭院景观,山南庭树式山南的合院建筑较多在地面以上,围合成的合院阳光充沛,光线明亮,整个庭院环境通风而干燥。在这样的合院中,建筑师则采取了另一种植被管理。先制作了加高的花坛,在其上种满绿草,然后植上一到两棵乔木。这样的景观

10、布置先将观赏者对植物的视角调整到仰视,然后通过草坪与树木的对比强调了树木在纵向视觉上的高大,无论在庭院中观看,或者是在建筑的二层、三层,都得到了有别于山北庭院的视觉观感。,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道路与景观联系,校园主要道与景观联系,干道的两边辟出大片大片的植物带,靠近建筑的部分以田地农作物式种植,靠近水边则以草坪、低矮灌木为主。无论是开车驾驶,还是漫游步行,干道两边都有着绝佳的视野风景,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道路与景观联系,步行小道在路面铺地和景观材料方面始终恪守着简约、质朴和统一的风格,以便在整体校园环境上做到浑然一体、主次分明。校园地面几乎找不到铺地的图案纹样,只大量采用简单的毛石乱拼,在草地

11、中铺展出各种交叉导向的步行路线。样式大方,指引清晰,(一)在功能上方便师生穿越过大片大片的绿化带,起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作用,(二)在视觉上又是山明水秀的校园环境中良好的衬托。,看似很散乱,没人进行后期维护,其实所有池塘故意不作处理,边缘也不仿照园林池边堆叠湖石收边,不模仿城市景观中的石砌驳岸,校园内所有的水陆交接都保持了原生态,讲究自然意趣。,从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中探索在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的应用方式与表现途径,一、 不同规模的高校应该有不同的景观建设方向。二、试图从减少土方量、保留原地貌方面创造景观生态环 境,从建筑形式、 空间处理等方面追求与自然地交融、完 美结合三、寻找当地乡土景观融入到校

12、园景观设计中,保留地域性四、注重利用景观营造多功能空间,使空间利用率增加,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树下家园索诺兰沙漠景观实验室,索诺兰沙漠景观实验室是一个高效景观,是户外教室和入口广场的整合。它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如雨水收集、气候调节、空气和水净化、循环利用,城市野生动物栖息地和使用者福利。奖灰色地带变成欣欣向荣的栖息地,蝴蝶藤蔓布的格栅挡住了大楼南面直射的阳光。一个11600加仑的水箱收集楼水,以灌溉自然花园。,该场所是现有一个停车场的一部分,地表水似乎会流向新建筑的入口空间,这让景观建筑师有了灵感。创造一个新的入口空间和花园或者户外教室,这将会是一个自净花园,可以净化附近的水流和从新大楼内

13、排出废水,,使用爬藤植物阻隔走廊和形成休息区以及教学楼空间,豆科植物掩映下沉场地,使用的稳定风化的花岗岩,制造课堂和非正式的聚会空间。背景是人工湿地。,利用室外楼梯连接着新老建筑,在这狭小和阴凉的微气候环境中为植物和学生提供一个阴凉的新生态环境,沙漠下沉广场背景为湿地,沙漠地带使用白蜡树形成稀疏景观以及阻隔阳光,同时与湿地形成对比,这是建筑用水的回收系统,它将收集建筑屋面径流、空调冷凝水、以及来自于建筑内饮水机的洗涤水。水成功地排向荒野中河岸池塘,这将有助维持其水位和矿化水,能够提供适当的荒野鱼类栖息地。这样的情况在这样的恶劣和特殊环境,如荒芜的西南方,是很罕见的。这个项目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克服了经济困难,建立新的城市空间,高效能的园林景观,每天鼓舞着城市居民。,丹麦诺勒松比城市公园,史蒂格L安德森,公园位置图,总平面,立面,局部景观,局部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