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20)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112839759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20)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20)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20)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2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复习(2)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掌握修辞方法,辨别部分修辞手法的异同。2. 通过复习,掌握句式转换3.运用学过的句式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及提高理解语言,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辨别部分修辞手法的异同。难点:掌握句式转换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课件1) 头顶戴红帽,身穿白布袄;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打一动物) 这则谜语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导语过渡,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二、整体感知1、修辞手法:是一种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借助特定的语言环境,对语言进行特殊运用,具有一定格式的言语形式。 2、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手法

2、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1)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1. 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2.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3. 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4.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2)区别:比喻与比拟1.比喻的重点在“喻”,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

3、拟”,它直接把甲当作乙来描述。 2.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可以不出现但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比拟的词往往是动词或者形容词。比喻的词往往就是名词(3) 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三、其它句式训练1. 转述

4、句知识点:转述句中人称变换有规可循 转述句小歌谣:一改标点:冒号改逗号,引号给去掉;二改人称:碰到我改成他(她),碰到你看前面,前面是谁改成谁。2. 双重否定句:从字面上就知道,是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语,加强了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3.反问句与陈述句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如:“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这两句话中,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4.肯定句与否定句

5、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表达方式为“否定+否定=肯定”。将肯定句式改成否定句式,除了将原句中表示肯定的词语(如“能”“会”“可以”等)改成表示否定的词语,(如“不能”“不会”“不可以”等)外,还要在原句式的适当位置再添上一个表示否定的词。如:“这件事你应该去做。”改成“这件事你不该不去做。”句式变了,意思却未变。5.一般句式、把字句、被字句之间的转换一般句式:主语+动作(谓语)+动作对象(宾语部分)把字句:主语+把+动作对象(宾语部分)+动作(谓语部分)被字句:动作对象(宾语)+被+主语+动作(谓语部分)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修辞手法、句式转换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

6、掌握其要点。板书设计修 辞 手 法比喻、 拟人恰当运用 夸张、 排比 使语言更美 设问、反问、对偶一般句式:主语+动作(谓语)+动作对象(宾语部分)把字句:主语+把+动作对象(宾语部分)+动作(谓语部分)被字句:动作对象(宾语)+被+主语+动作(谓语部分)作业布置完成本课的练习题。教学反思这是一节集中复习课,学好修辞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准确性,为学生的良好的写作写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学生句子中的弱项“修辞手法、句式转换”来设计这节课。因为是复习课,所以上起来也比较轻松,整节课按照课前预设顺利完成。感觉句式转换学生做相关练习较以前轻松多了,而且,准确率也高了。基本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我觉得课堂容量还不够,为了追求课堂效果,我设计的题目过于简单,过于单一,体现不出深入浅出。教学过程中为了赶时间,我的语速稍快,没有对学生写出的句子给予充分的评价,也没有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