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欠发达地区女性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2829561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欠发达地区女性教育现状调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北欠发达地区女性教育现状调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北欠发达地区女性教育现状调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北欠发达地区女性教育现状调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北欠发达地区女性教育现状调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北欠发达地区女性教育现状调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欠发达地区女性教育现状调查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北欠发达地区女性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为例本课题受2011年甘肃省“关爱女孩”青年志愿者行动计划暑期调研项目村规民约中的性别不平等的现状与对策建议资助崔民日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甘肃兰州 )摘 要:女性教育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女性教育更是成了重中之重。与城市相比,农村女性教育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呈现出更多的问题。本文结合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考查农村女性教育的现状,分析农村女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农村女性教育的影响因素,提出通过政策支持、经济补助、文化宣传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村委会、计划生育部门、学校等多方配合的途径,改善农村女性教育现

2、状并促进女性教育更好的发展。关键词:女性教育;村规民约;教育典型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受封建传统文化“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影响,使女性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女性教育几乎是空白。虽然到了近代,女性教育开始萌芽,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的限制,女性教育步履维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迎来了女性教育的春天。但是,封建意识的影响并不会随着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改变而完全消失。不重视女性教育的传统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些人只重视对男孩的教育而忽视对女孩的教育,使不少女性从小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从而导致中国女性整体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一、调查背景(一)调查目的及意义

3、基于对女性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保障女性教育的发展,也从各个方面促进女性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仅从教育的单一层面保障女性教育的局限。本文将以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展的“关爱女孩青年志愿者行动”为依托,以兰州大学“关爱女孩志愿者”活动为平台,通过对甘肃省武威市女性教育的调查,了解甘肃农村女性受教育的现状,在新时代女性教育观念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调查分析引起这种观念变化的原因,以及农村女性教育仍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促进女性教育发展的可实行建议,为“关爱女孩”实践行动、促进农民性别观念的改变提供一点可以参考的资料。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文献、问卷调

4、查、实地访谈三种方法。共发出问卷320份,收回问卷290份,其中有效问卷280份。首先通过网络了解了凉州区教育的基本概况。其次,根据已了解的现实理论资料提出问题假设,拟定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被调查村农民现有的性别观念,对女性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分析该村农民性别观念变化的程度,影响女性教育的影响因素等,得出可以参考的数字,进行有效地数据分析。再次,通过对当地村长的访谈,了解村子的相关政策,分析村规民约对女性教育的影响。同时,对当地两所小学的领导进行了电话访谈,获得小学近几年的男女生人数的数据,考查当地九年义务教育落实的情况。最后,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考查农村女性受教育的现状,揭示农村女性教

5、育存在的问题,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女性教育状况的可行性建议。(三)抽样与样本基本情况调查样本地域分布情况表一调查样本性别比例状况表二调查样本年龄分布情况表三调查样本文化程度表四调查样本家庭情况表五调查样本职业情况表六您的职业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有效的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及相关人员175.96.46.4党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31.01.17.5党政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3.43.711.2从事农业活动19466.972.783.9从事服务行业72.42.686.5个体经营人员144.85.291.8离退休人员2.7.792.5其他206.97.5100.0总计

6、26792.1100.0缺失9237.9总计290100.0女性文化程度图一二、女性教育的调查结果及问题分析通过对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发放镇、五和乡三个地区的调查,笔者发现家长在男女孩受教育的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表七 女孩上学有没有用非常有用 有用 无所谓 没有用35.9% 60.1% 2.1% 0.4%表八 男、女孩受教育重视程度男孩儿更重要 女孩儿更重要 一样重要4.6% 4.6% 90.7表九 经济困难情况下,家庭支持男、女孩受教育状况男孩女孩都会 男孩会,女孩不会 说不清,视学习情况而定68.8% 4.0% 27.2从以上三个表可以看出,目前在农村家长对女孩接受教育的观念向新的方向(

7、男女平等)转变。通过统计分析和访谈课题组发现,对女孩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村规民约在推动男女平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在有26.7%和48.1%的村民认为村规民约中有非常多、比较多的内容鼓励和提倡男女平等,也就是说,外部力量推动村民观念的转变。第二、受城市人观念的影响。在走访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家中老弱病残留守,青壮男女外出打工。这些外出务工的青年男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把现代的观念带回村里,从而影响村民封建保守的传统观念。第三、电视等媒体的宣传也影响着村民传统观念的转变。凉州区的广播、数字微波信号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8%和95%。尽管村民对女性教育的观念有很

8、大改变,对女性受教育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农村女性教育的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女性的素质、地位、权利等方面。(一)女性文化程度偏低在调查的280份问卷中男性148人,女性132人,在文化程度上,女性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明显高于男性。初中学历仅占46.5%,而高中和本科学历共占14.8%,与同年龄段的男孩相比受教育程度偏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受传统中性别不平等观念的制约。针对三个村村民对生男孩的最重要作用中,做了如下统计与分析:表十 生男孩最重要的作用从事体力劳动 壮大家族势力 增加家庭收入 传宗接代 养儿防老23.2% 5.0% 12.7

9、% 38.2% 20.1%从表四可以看出:从事体力劳动、传宗接代仍然是男性最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一直占据社会主导地位,尤其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制约着农村女性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要光宗耀祖,首先要培养男孩,“养儿防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观念仍然存在。虽然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女性现在受教育的机会已获得了相当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她们与同年龄段的男性相比,无论在接受教育的起点上,还是教育过程中,或是在教育的成就上,仍然处于较劣势地位。第二、受政策导向的影响。女孩升高中的比例很小,其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当地政府对高中升学

10、率的政策导向所致。我对女孩升高中的情况采取了访谈的形式,在访问五合乡教导主任时,他说:目前大部分学校的高中升学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其余百分之七十的学生,政府鼓励就读职业学校或专科学校,以鼓励和促进其尽快就业,一方面缓解了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加女性受教育的人数。(二)女孩受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中等教育不甚理想虽然通过表七、八、九可以分析出,家长(主要指父母)对女性受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很大提高,但是事实上即使父母希望支持男孩和女孩都读书,在经济困难的压力下,他们不得不考虑女孩上学成本的投入,所以选择会支持男孩读书和视学习情况而定家庭仍然占一定比重。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

11、家庭的经济条件,也就决定了子女受教育的状况。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务农,由于缺乏男性劳动力,在务农过程中就与其他家庭产生一定的差距,其经济条件迫使家长对女性教育的忽视。第二,政府补助政策落实不到位。本次调查针对村规民约中支持教育的相关政策做了如下统计分析:表十一 本地区有没有支持女孩就学的相关政策有 没有43.5% 55.8% 表十二 孩子就学过程,有没有接受过政府(村委会)的资助有 没有25.1% 73.8% 从以上两个表中可以分析出:当地支持女孩上学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在访谈清源镇周庄府村村长时,笔者了解到计划生育政策中有一定的奖励政策即对“两女户”家庭,考入专

12、科学校的统招生给于200元以上的奖励,考入本科学校的统招生给予300元以上的奖励。二是对中考成绩或高考成绩排名前三的学生,每个月补助60元。尽管政府制定和采取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但是在对村民的调查访问中,却反映出政府对经济困难户补助政策的单一及经济补助措施的缺乏。在对本地有没有支持女孩上学的政策的调查结果中显示,55.8%的村民选择了没有,更没有接受过政府或村委会的补助,虽有43.5%的村民选择了有支持女孩上学的上学的政策,但是在进一步谈到有什么具体的政策时,却回答不知道或不太清楚。第三、“厌学”现象成为女性中等教育不理想的新因素。本次调查针对女孩退学或辍学的原因做了如下统计分析:表十三 女孩

13、退学或辍学的主要原因厌学 家庭经济困难 家中缺乏劳动力 女孩儿上学无用的观念 受其他家庭或同龄人的影响 45.8% 26.9% 2.5 % 7.1% 7.1 % 从以上表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厌学已经成为女孩退学或辍学的主要原因,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大多数村民都认为是子女自己不愿意学习,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我选择了一户家庭的父亲进行了深入访谈。案例分析:王某某,男,43岁。“您女儿辍学的原因是什么?”“自己不愿意学(厌学)”“您认为您女儿为什么不愿意学,您对她的厌学倾向给予正确的引导了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学习也不好,没人强迫她退学。而且现在好工作也不好找,上不上大学都一样,还不如读个中专,学

14、点手艺,早点工作早点赚钱。”“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1苏霍姆里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林殿坤,译.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57.1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正确引导和榜样作用是至关重要,家长对子女厌学放任不管的态度和狭隘的就业观不应该成为子女辍学的助推剂。(三)女生在校人数比例偏低,男女受教育比例失调继续扩大。通过对两所小学(五合乡下寨小学和发放镇双树小学)的在校人数情况的调查(见图二、三),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女生在校人数一直低于男生,而且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同时男女生受教育比例失调继续扩大。问卷统计结果分析,有18.6%和64.9%的村民对当地义务教育的政策非常满意或满意,当地女孩辍学现象也不严重或几乎不存在,但是两所小学的女生人数比例一直偏低,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地适龄人口数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