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2828896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土木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土木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土木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土木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讲解(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测量模拟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设地面上有A、B两点,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测得后视读数为a,前视读数为b,若使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hAB大于零,则为(B )正确。A. ab B.ab C. ab D. ab2. 施工测量为了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必须遵循的组织原则是( A )。A. 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B. 由局部到整体、先控制后碎部C. 由整体到局部、先碎部后控制 D. 由局部到整体、先碎部后控制3.建筑物或构建物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的弯曲值称为(D )。A

2、.倾斜度 B.挠度 C.沉降值 D.位移量4. 衡量距离测量的精度是用( A )。A.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 C.中误差 D.测量需要5. 在野外进行地形测图中,为保证测量质量,地形点的间距选择一般是( B)。A. 随仪器的精度而定 C. 随测绘方法而定 B. 随比例尺和地形而定 D. 随绘图技巧而定6. 在进行土木工程测量角度时,用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可以忽略对角度的影响的测区面积应不大于( C )。A.50km2B.75km2 C.100km2D.150km27. 绝对高程是由( B )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A.任意水准面 B.大地水准面 C.水准面 D.竖直面8.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不包括(D

3、 )。A.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B.量边 C.测转折角 D.测高差9. 地形图基本应用内容是( C )。A.在图上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在图上按限制坡度选线、确定汇水面积、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估算B.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图上某点的高程、在图上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在图上按限制坡度选线C.在图上确定一点的坐标、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图上某点的高程、确定图上某直线的坡度D.在图上确定一点的坐标、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汇水面积、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估算10. 我国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椭球体几何参数为( A )。A. a=6378140m =1:298.25

4、7 B.a=6378140m =1:298.3 C. a=6378245m =1:298.257 D. a=6378245m =1:298.3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 工程测量的任务是(ABC )。A. 测绘(测定) B. 测设(施工放样) C. 监测(变形观测)D. 高程测量 E. 高差测量12. 现代地图制图学向着( ABD )方向发展。A. 制图自动化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地图整饰D. 电子地图制作 E. 地图投影学13. 测量的基本原则是( ABC)。A

5、. 在布局上:“先整体,后局部” B. 在工作方法上:“先控制,后碎部” C. 在精度上:“从高精度到低精度”D. 在工作方法上:“先碎部,后控制” E. 都不对14. 引起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有(ABD )。A. 观测误差 B. 仪器工具误差 C.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D. 外界环境条件 E. 以上都对15. 高精度量距多采用( AC )进行测量。A. 测距仪 B. 钢尺 C. 全站仪D. 经纬仪 E. 都对三、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6. 在高程测量中,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可减小仪器下沉对读数的影响。( ) 17.微倾水准仪的视准轴

6、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所产生的误差与前、后视距之差成比例。 ( )18.放线的任务是把中线上直线部分的控制桩测设到地面,以标定中线的位置。 ( )19. 在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 )20. 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6测回,第4测回的水平度盘起始位置的预定值应为60。 (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21. 中线测量22. 铅垂线23. 绝对高程五、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4. 当设计规定需在图上能量出的最短长度时,根据比例尺精度,可以确定 。例如某项工程建设要求在图上能反映地面上10cm的精度,则采用的比例尺不得小于

7、 。25.确定地面点的基本测量工作是 、 和高程测量。26.梯形分幅法用于 的分幅,矩形分幅法用于 的分幅。27. 施工控制测量的建筑基线,通常可布设成四种形式:三点直线型、三点直角型、 、 。28. 地形图测量包括 和 ,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六、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29. 水准仪有哪些主要轴线,各轴线之间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30. 简述变形观测的目的。七、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10分)31. 试论述施工场地高程控制测量。八、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共20分)32. 完成表32-1中的计算。表32-1丈量次数丈量结果(m)V(mm)

8、VV计 算189.027观测值中误差m=算术平均值中误差mx=算术平均值相对中误差K=289.034389.025489.030算术平均值x=V=VV=33. 角度测量数据见表33-1。试分析:(1)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2)各边的坐标方位角。表33-1点号观测左角改正数改正角坐标方位角M147 56 2582 49 21A17 00 011190 29 232168 35 313170 53 01B287 54 10N辅助计算f=f容=40九、计算题(计算结果如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本题共1小题,16分)34. 根据表34-1中所列数据,试进行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计

9、算和调整,并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表34-1点号观测左角 改正数改正角 坐标方位角 A145 00 001102 17 532104 44 29386 11 304123 59 04A122 46 261辅助计算工程测量模拟题二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设地面上有A、B两点,两点的高程分别为HA=19.186m,HB=24.754m,则A、B两点的高差hAB=( A )m。A. 5.568 B. 5.568 C. 43.940 D. 43.9402. 在测量中必须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10、的是( A )。A. 高程测量 B. 水平角度测量 C. 距离测量 D. 垂直角度测量3. 在野外进行地形测图中,为保证测量质量,地形点的间距选择一般是( B )。A. 随仪器的精度而定C. 随测绘方法而定B. 随比例尺和地形而定D. 随绘图技巧而定4. 为了充分显示地貌的特征和便于地形图的阅读和应用,在地形图上常采用的三种等高线是( C )。A.山谷线、山脊线、地性线 B.地形线、地性线、示坡线C.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 D.都对5. 某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2000,则其比例尺精度为( A )。A. 0.2m B. 0.02m C. 0.5m D. 0.05m6. 地形等高线经过河流时,应是

11、( C)。 A. 直接相交通过 B. 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下游C. 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上游 D. 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上游并与河流正交7. 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60 ,则直线AB的象限角RAB=( D )。A.北西60 B.南西60C.南东60 D.北东608. 在以( B )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A.5 B.10 C.15 D.209. 乘常数不准确的误差会使视距测量产生系统误差。因此,乘常数值应控制在( B)之内,否则应加以改正。A.1000.05 B. 1000.1 C. 1000.2 D. 1000.510. 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

12、返测为112.329m,则相对误差为(C)。 A.1/10000B.1/3750 C.1/7500D.1/15000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 对水准测量进行成果检核常布设成( CDE )。A. 变动仪高法形式 B. 双面尺法形式 C. 附合水准路线形式D. 闭合水准路线形式 E. 支水准路线形式12. 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和数学中的笛卡尔坐标有什么区别(ABC )。A. 坐标轴 B. 象限划分 C. 角度起算D. 角度值 E. 以上都对13. 经纬仪测绘法在一个测站的测绘工序中,观测的数值有( ABCD )。A. 水平角 B. 视距间隔 C. 中丝读数D. 竖盘读数 E. 视距值14. 表示地物的符号有(ABD )。A. 比例符号 B. 非比例符号 C. 线性符号D. 注记符号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