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2828464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高考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备考中要关注辩证否定的特点和实质、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理论依据与社会作用等知识,加强思维训练 2.本课理论是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依据,备考中要注意结合热点材料,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明确创新的意义,树立创新意识,1.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否定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2.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4)创新的社会作用,考点呈现,备考提示,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1、辩证否定的实质和要求 (1)辩证否定的内涵: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

2、自己发展自己。,【特别提示】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辨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它事物转化的方面。,(2)辩证否定的特点: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拋弃,一笔勾销。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在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

3、着必然的联系。,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4)辩证否定的方法论要求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既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特别提示】1、肯定和否定的关系,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特别提示】 2、理解“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也有肯定” 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

4、它们既对立又统一。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正说明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肯定中有否定。就是说,任何现存的事物中都包含着否定自己的因素,正是这个否定因素的发展,才使事物变得不是它自己。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生的同时就包含着死。人一生下来,自身内部就孕育着否定自己的因素。这种说法好像很荒唐,其实是符合辩证法的。,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中也有肯定。就是说,新事物否定旧事物并不是简单的消灭,全盘抛弃,而是在否定的同时也有肯定。事物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发展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高级的、复杂的事物和低级的、简单的事物就

5、是通过既否定又肯定联系起来的。如果不是有肯定的否定,而是彻底的否定,人类就不会有今天,社会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否定资本主义社会,如果连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几百年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优秀的文化科学遗产以及某些有益的生产经验和经营管理方法等都一概否定,全部抛弃,社会主义社会又从哪里去建立呢?,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2、注意的几个误区 (1)、将日常生活中的“肯定”和“否定”同哲学上的“肯定”和“否定”混为一谈。 日常生活中讲的“肯定”是指赞成、同意、承认、一定等意思,而“否定”是指反对、不同意等意思。是人们主观上对某一事物所采取的态度、立场,是从外部对事物的“肯定”和“否定”。 (2)、扬弃就是抛

6、弃。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决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否定之中有肯定,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把扬弃理解成抛弃,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是否定了事物的发展,犯了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3)、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创新。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创新是辩证否定的要求,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3、正确理解辩证否定观与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次方面与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有根本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区别:矛盾的主次方面是根据矛盾双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区分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依据矛盾双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趋向保持事物存在的趋势和促使事物灭亡的趋

7、势来区分的。 联系:当事物性质处于稳定状态时,矛盾的肯定方面同时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否定方面则处于次要方面。当事物的性质处于改变状态时,矛盾的否定方面则上升为主要方面,矛盾的肯定方面则下降为次要方面。,【特别提示】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比较,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小结:辩证否定观原理【重点】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

8、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A、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B、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反对】:反对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把握事物的联系,利用客观规律 B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直接经验 C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本质 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D,当农业遭遇物联网,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悄悄地改变着依靠经验播种的传统农耕方式。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农产品种植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精准化。下图是用传统农耕方式和物联网技术种植番茄的不同过程。,从上图中看,运用

9、物联网技术种植番茄是 A、一种原始创新。 B、对传统种植方式的既克服又保留 C、具有创新意识的理论活动 D、改变了传统种植方式的内部联系,B,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

10、,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辩证否定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辩证否定观,材料表明,龙脑开发的成功是在研究中医药典籍的基础上对传统龙脑提取方法进行改进的结果,这体现了批判继承与创新。,【答案】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观要求立足实践、不断创新。科研人员批判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克服传统龙脑生产的

11、局限性,创新发展思路,开发新产品,从而取得成功。,考点二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理论依据: 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2)基本内涵: 对于现存的事物,辩证法在肯定的同时存在着否定; 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是从它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的;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与创新意识的相互关系 创

12、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要创新就必须要有批判和发展 (4)方法论要求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观念;(破旧) 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立新),考点二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小结: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1)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2)注

13、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反对】: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特别提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哲学依据 从唯物论角度看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想问题办事情,只有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才能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我们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反对因循守旧。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这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考点二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从辩证法角度看 a.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14、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b.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c. 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从认识论角度看 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人们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考点二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1、“人肉搜索”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会活动。由于其在反腐败的同时也暴露了某些人的隐私, 某市立法禁止“人肉搜索”,结果

15、网民大哗。下列对“人肉搜索”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 从当今时代的社会条件来说,它有存在的理由 对其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但可以全盘肯定 “人肉搜索”具有暂时性,最终会让位于更高阶段的事物 对“人肉搜索”的否定纯粹是人为的外力的作用 A B C D,C,(2013年高考天津卷)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我国现在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还远未成为汽车强国。要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创新是关键

16、。 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予以说明。(10分) 【解析】解答的关键是准确把握设问要求。首先,它指明了解答本题的知识范围,即以“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的知识为范围;其次,在本题中它还指明了答题的大致角度,即可以从发展的实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主次矛盾和创新的作用等角度结合材料组织答案。,【答案】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一定意义上发展就是创新。(或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 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发展。 关健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抓住创新这一关健,能够推动汽车强国建设整体工作的开展。 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坚持重点论,抓住创新这一重点,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 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考点二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2、创新的社会作用,(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对科技的意义:迎接未来科学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