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2824929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4小题,共66分)1.在18世纪初的英国,人们只能依靠肌肉、风力和水力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动力;早期的磨坊用水力,而夏季的干旱或冬季的严寒就会威胁到这一动力源。上述问题在英国得到根本解决主要得益于A.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C. 火车发明D. 工厂制的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可知,18世纪初的英国人们只能依靠人力和自然力作为动力,而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B。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与题干无关,排除A。

2、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与题干无关,排除C。工厂制的确立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题干无关,排除D。2.揭开英国工业革命序幕的发明是A. 蒸汽机B. 骡机C. 水力织布机D. “珍妮机”【答案】D【解析】【详解】我们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棉纺织业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研制成功。答案为D。蒸汽机的改良结束了对水力、畜力和风力的依赖,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不是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A错误。骡机和水力织布机是在珍妮纺纱机之后发明的,不符合题意,BC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工业革命的表现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属于简单题。3.新

3、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来自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后新兴的产业有A. 造船业B. 采煤业C. 机器制造业D. 纺织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造船业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自古就有,不是工业革命后才有的,故A项错误;农业文明中,虽然作为燃料的煤炭没有大规模开采,但是作为木材补充的煤炭开采是存在的,故B项错误;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只有在工业革命后才有机器制造业,故C项正确;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呢绒织造就是主要的手工行业,故D项错误。4.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

4、的主要原因是A.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 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 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排除A项;棉纺织厂发展如此快是因为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铁路的修建是在1825年,故排除C项;D项不符合当时史实。考点:工业革命点评: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它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的逐步的积累而发展起来的。蒸汽机的使用是重要的标志,从此人类的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推动欧洲首次普及使用机器、轮船和铁路等交通工具,工厂纷纷建立。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

5、的原因、成果、特点等,此外和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5.史学家在查阅19世纪中期的一些文献,发现蒸汽、臭气、烟气、毒气等字眼都是描写城市环境最为常见的词汇。该城市最有可能是A. 北京B. 东京C. 莫斯科D. 伦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蒸汽、臭气、烟气、毒气”可知,材料所指为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城市只有伦敦,故D项正确;北京、莫斯科、东京此时均未完成工业革命,故ABC项排除。【点睛】解题时注意“19世纪”等关键信息,联系19世纪中期的阶段特征。6.“钢铁工业的发展导致重工业在

6、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这个时代史称钢铁时代。”与“钢铁时代”同时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还有A. 煤炭开采B. 电讯事业C. 火车制造D. 水力纺织【答案】B【解析】【详解】“钢铁时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电讯事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符合题意,答案为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煤炭开采增长,与题意不符,排除A。火车制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C。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发展的水力纺织,与题意不符,排除D。7.“交通运输业愈发达,商品流通愈迅速、愈频繁,单个的、地方的和民族的市场结合的进程就愈快,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的生产机体的发展也就愈迅速。”第二次工

7、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突出成就表现在A. 火车的研制成功B.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C. 蒸汽机的不断改良D. 发电机的创制成功【答案】B【解析】【详解】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答案为B。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A。蒸汽机的不断改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C。发电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但与交能运输无关,排除D。8.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导致开始解体的最直接因素是A.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B. 洋务运动的兴起C. 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D. 民族资本主

8、义企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是导致中国小农经济解体的直接原因,故A项正确;BCD项是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产物,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最直接因素”。9. 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官僚资本主义形成D. 洋务企业宣告破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之一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项

9、符合题意,正确。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清时期,排除A项。C项出现在1927年,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D项出现在甲午战争结束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解体【名师点睛】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国家又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自然经济最终消亡。10.李鸿章曾指出“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1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洋务运动A. 富国强兵,谋求发展B. 同心协力,精益求精C. 重用人才,创办企业D. 改革政治,融入世界【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练兵、制器、购船诸事”、“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揭示的是洋务运动的“富国强兵”主张,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同心协力”,也没有体现“重视人才”,排除AC;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排除D。11.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A. 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B. 重工业和轻工业C. 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11、D. 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及阶级力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并分析理解的能力。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但是最终失败了,没有实现这个目的,故“花”应当是国家富强;洋务派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却诱导产生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等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这就是“柳”,故D项说法正确;A、B、C三项均与史实不符。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名师点睛】近代化史观下的洋务运动(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现代化思想,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

12、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12.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

13、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高潮”都得益于A. 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B. 列强逐步放松对中国侵略C.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 近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动【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列强入侵,使得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且兴起洋务运动,促进民族工业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略加剧,进一步促进自然经济解体,在加上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使得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使得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由此可知,这“三次高潮”都得益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故C项正确。A项只符合第二次,排除。BD两项只符合第三次,排除。【点

14、睛】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需要掌握近代民族工业三次发展的共同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及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原因的把握。13.1953年,在制定“一五”计划时,我国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主要是为了A. 迅速增强国防实力B. 体现中苏友好C.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D. 满足生活需求【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在制定“一五”计划时,我国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主要是为了迅速增强国防实力,故A正确;中苏签订了友好同盟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对中国进行帮助体现了中苏友好,而不是因

15、为中苏友好使中国确立了发展重工业的方针,B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必定影响经济协调发展,C错误。重工业是满足国防等方面需要,不是满足生活需要,D错误。【点睛】本题为基础题,考查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4.“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作为口述史料,上述歌谣可直接用于说明A. 人民公社化运动B. “大跃进”C. “文化大革命”D. “包产到户”【答案】B【解析】材料中所给的民谣很明显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发展规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犯了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故B项正确;A项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C项是左倾错误占据主导地位;D项是正确的方针政策。因此答案为B项。点睛:材料“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体现了“浮夸风”,从四个选项中找出哪个能体现“浮夸风”即可。15.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带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A. “抓革命,促生产”B. “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