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阅读状况及相应对策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281579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中学生阅读状况及相应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中学生阅读状况及相应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中学生阅读状况及相应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中学生阅读状况及相应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中学生阅读状况及相应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中学生阅读状况及相应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中学生阅读状况及相应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中学生阅读状况及相应对策论文摘要阅读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语文素养核心组成,但农村中学生阅读的状况面临较多的问题,受条件限制学生无书可读,受环境氛围影响,学生不重视阅读或不愿意阅读,阅读也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创设阅读环境、培养中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班级活动配合等方面做起。关键词:阅读 环境 指导 方法 习惯 图书 活动目录一、 农村中学生阅读的的窘境(一)农村阅读条件差,中学生难以想读就读。(二)农村阅读氛围差,中学生难以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三)农村中学生阅读缺乏指导。二、农村中学生阅读现状出路的思考(一)创设良好的阅读

2、环境(二)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五)阅读与班级活动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可见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阅读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对课内语文教学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于漪老师说:“现代社会,人们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本领,学会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核心,因而,阅读能力也应放在首位。 ”因此,教师应该精心呵护心灵成长期的青少年们,引导他

3、们博览群书。难以想象,一个只读课本的学生长大了会怎么样,至少他的心灵之河不会有丰沛的水源。所以,学生要力争读透几本适合自己的优秀书籍,奠定精神的底子,从而终身受益。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并明确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 400 万字以上。 ”课程标准本来应该是一个及格线,然而目前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却远远达不到这个及格线,实在是不容乐观,令人担忧。一、农村中学生阅读的的窘境 受各方面的影响,农村中学生的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不少学生无书可读甚至于反感阅读,学生的阅读量、阅读能力发展很不平衡。在农村有象样的图书馆、阅览室的学

4、校屈指可数。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普遍对课外阅读不重视,大多数的家长反对自己的孩子买课外书,加上经济拮据,没有太多的零花钱买书,即使有,在农村也无法买到有用的书。(一)农村阅读条件差,中学生难以想读就读。1、农村学校的条件限制。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够完备,读书室、阅览室都被挤占,学生根本没有丰富的课外资源。学业负担重,课外阅读时间被挤占。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课业负担偏重,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在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下,他们整天埋头于课本、题海而无暇他顾,根本无心也无力进行课外阅读。一天下来几乎没有时间看书。阅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没有时间的保障,那么阅读只

5、是一句空话而已。教师比学生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教师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指标,也就只顾“眼前利益” ,不会留些空余时间让学生看课外书,更没有心思指导学生看课外书。有些老师也因此没收学生所看的课外书。 2、农村家庭条件限制。农村中学生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加上父母由于生活所迫,无暇顾及子女,本身文化素质又不高,对教育子女和阅读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根本就不愿意给孩子买书。也有少部分家长给孩子买书,可不知道买什么,结果是家里书很多,尽是些教辅资料、漫画作文等,有用的却很少。较多家长对孩子的物质生活十分重视,而忽略了对孩子健

6、康成长具有重大影响的精神生活的满足,导致农村中学生的阅读就成了无米之炊。农村中学生想读书,也无书可读。(二)农村阅读氛围差,中学生难以体验到阅读的乐趣。1、受家庭环境影响。农村中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比较重视,往往把分数看成是命根子,他们的文化层次较低,加之自己本就不爱好阅读,对孩子阅读多持消极态度。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外阅读就是学生看一些闲书,读一些“野”书,不但会影响孩子的成绩而且还会“教”坏孩子。不少中学生家长认为“读书不如做题” ,甚至于经常在孩子面前说“我一看书头就疼” ,自己不阅读,一有空就打个麻将、看电影,让孩子对阅读充满了恐惧、根本就不知道阅读的乐趣,也无从体验。家长的意识落后,精神

7、世界贫乏,对孩子产生了极坏的影响。2、生活环境的影响。农村阅读媒介少的可怜,而影视网络的声情并茂,充塞了学生仅有的课余时间,影视文化代替了阅读,导致学生对阅读本身就没有了兴趣,甚至于觉得书本枯燥乏味。作家徐小斌十分感慨地说:“这一代孩子基本是在电视机,计算机前长大的,他们更热衷于那些图像式的东西,对文学的迷恋程度大大降低了。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并不是为了领略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图消遣,寻开心。 ”国外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文弃” ,并加以抨击,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贫乏,思维贫乏,文学修养贫乏,这是十分可怕的。(三)农村中学生阅读缺乏指导。1、农村中学生阅读随意性强。喜欢读什么就读

8、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中学生虽然身高接近成人,但年龄仍然偏小,分辨能力不强,他们的阅读有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特别是学生社会阅历不深,自控能力差,易受不健康读物的影响,很需要有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阅读材料的选择上给予指导,使他们从阅读中得到进步,而不是吸收一些负能量。2、农村中学生阅读收获小。常常是今天读完,明天就忘的一干二净。中学生本来学习任务就比小学重,加上抽空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也是为了消遣娱乐,大多是读过了书就忘了,一问收获就干瞪眼。没有记笔记,也没有及时通过读书心得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思考,这样阅读的效果就变得很差,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二、农村中学生阅读现状出路的思考(一)创设良好的

9、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在开展阅读实践的指导中,我们应首先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1、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达成共识 农村的家长受老旧意识影响,认为阅读是“不务正业” 。对于孩子手中的书,不分良莠,一律加以斥责,予以没收,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可能因此而丧失。因此,每一学年开学时,教师都应与家长取得联系,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告诉他们阅读的重要性,并附上一些名著的目录,要求家长支持孩子的阅读,有可能的话推进亲子共读,家长孩子共读一本书,并交流阅读心得,有助于促进家长孩子共同提高。2、开设班级图书角 农村的学生不像城市的学生,看书可上图书馆借阅,可上网阅览,家中还有不少书。而农村

10、的学生就显得有些先天不足,大多数家庭拿不出一本名著。要想让学生看书,应先解决书的来源。根据开列的书目,要求学生每人至少提供一本名著,存入班级图书角,由专人负责,每周借阅一次。这样也算是群策群力,大家共同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小的图书室。根据阅读进度,可以要求孩子每年每人买一本,存入图书角,把原来自己的书领回去,图书角的图书也有了更新,农村的中学生自己也有了自己的藏书。(二)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主动、自觉地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中品尝读书的乐趣,明白读书的意义,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效用。1、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推荐读物。学生喜欢趣味性的故事书,就推荐伊索寓言 、

11、 三毛流浪记等书给他们,让他们感受书中人物的机智、勇敢和语言的妙趣横生。2、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教师的课外阅读示范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和引导。在教师教学空余,我们也要多读书,特别是读孩子们喜爱的书,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阅读动态,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与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参与到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中。(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叶圣陶先生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看作阅读教学的首要目的,这是因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培养积极的个性品质有重要作用。一旦养成了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终生受用不尽。1、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时不一心二用,不听音乐,不吃东西,

12、不把阅读当作消磨打发时间的娱乐活动。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阅主要情节,不能只问谁是好人或坏人。 2、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阅读过程中,要学生想想文章好在哪里?读完后要概括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还有哪些地方自己弄不明白以便日后向老师、同学请教。 3、养成边阅读边圈点批划的习惯。 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到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时用笔把它们圈划起来,并学着在旁边写上一些简短的批注,阅述自己的见解、看法。 (四)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开展阅读活动的基础保障。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优化自身素质,提高指导能力。指导阅读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针对学生的

13、阅读现状,进行科学的指导,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为教师打开了一扇关照学生心灵的窗口,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可谓一举双得。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阅读时,要求学生注意把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分门别类地记下来,形式可以一拘一格,教师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检查学生读书笔记,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要“轻形式,重实效” ,学生可写、可摘、可画、可剪、可贴,千万不可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2、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感悟名著的思想精神魅力,有

14、益于丰富学生的思想和审美品位。许多文学名著,都凝聚了作家对人生、对社会、对时代的严肃思考或者独特看法,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受到影响。他们能够在感受情节,人物魅力的过程中,在产生疑问的过程中,在基于自己自下而上背景的审美感受中,接触并领会到作品中思想的光芒,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对世界的认识。(1)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中学生过早地阅读内容繁杂、语言很深的书籍,不仅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有损健康,而且因为无法理解,会养成看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坏习惯。因此,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读物时,要注意适合学生实际水平。 (2)推荐的书籍思想内容要正确健康,符合教育方针和时代的需要。中学生识

15、别能力差,我们一定要让他们阅读思想正确、健康的作品。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清是非的能力,让学生从思想上、感情上对一些低级庸俗的黄色书刊产生反感,坚决抛弃。另外,过多地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也不宜给中学生阅读。(3)推荐的书籍语言要生动活泼,要规范,使中学生学会用普通话,减少方言、土语和不规范语言的影响。 (4)题材要广泛,体裁要多样。中学生一般最喜爱阅读故事性强的战斗故事书,教师除了帮助学生选择这类书外,还应介绍和鼓励学生读历史、地理故事、游记和各种科普读物、科学文艺读物,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5)选择读物要配合语文教材。对中学生来说,最好结合教材,指导课外阅读。结合常识性课文和自然教材阅

16、读有关的科普读物等。(五)阅读与班级活动相结合。 结合阅读,老师可设计一些相应的活动。如:“演讲比赛” 、 “文学知识竞赛” 、 “古诗文吟诵大赛” 、 “读书报告会”等,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1、开展欣赏交流课。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一个展示其阅读成果、阅读感受的平台。每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并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情感体验的深入,对名著精神思想感悟能力的提高,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初一时采取故事会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从初二起逐步过渡到对人物形象的评价、作品主题的探讨上,相信学生会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2、展示阅读成果。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持久的自觉活动,充分肯定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当一篇篇读书心得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学生的满足感不言而喻,毫无疑问他们将带着更大的热情投入今后的阅读。除了教师的肯定外,还应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更多人面前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