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2814304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系统基本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数控系统基本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数控系统基本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数控系统基本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数控系统基本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系统基本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系统基本知识讲解(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数控,数控系统的基本知识 华中数控 孙海亮 ,主要内容,一、数控技术的发展 二、数控系统的组成 三、数控系统的分类 四、常见数控系统 1、FANUC数控系统 2、SIEMENS数控系统 3、华中数控系统,一.数控技术的发展,1.1946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第一台计算机诞生6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 1952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 从此,传统的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华中数控,第一台数控机床诞生至今五十年以 来,数控机床的核心数控系统的发展经历 了二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 1.数控(NC)阶段 2. 计算机数控(CNC)阶段,华中数控,数控(NC)

2、阶段(19521970年),早期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低,这对当时的科学计算和数据 处理影响不大,但它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 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机床专用计算机 作为数控系统,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HARDWIRED NC), 简称为数控(NC)。 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又历经三代: 1952年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组成的数控系统; 1959年的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组成的数控系统; 1965年的第三代小规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组成的数控系统。,华中数控,计算机数控(CNC)阶段,这一阶段从1970年开始至今。1970年研制成功大规模 集成电路,并将其用于通用小型计算机。此时的小型计算

3、 机,其运算速度比五、六十年代的计算机有了大幅度的提 高。比专门搭成的专用计算机成本低,可靠性高。于是,小 型计算机被用作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从此进入了计算机数 控(CNC)阶段。 计算机数控阶段也经历了三代: 1970年第四代小型计算机数控系统; 1974年第五代微处理器组成的数控系统 1990年第六代基于PC的数控系统 。,华中数控,数控系统近五十年来经历了两个阶段六代的发展,只是发展到了第五代以后,才从根本上解决了数控系统可靠性低,价格极为昂贵,应用很不方便等极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即使在工业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大规模地得到应用和普及也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后的事情 ,也就是说

4、数控技术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才走向普及应用。,华中数控,现代数控技术发展趋势,1 高速、高精加工 2 数控系统具有多轴控制、多轴联动和复合加工的控制功能 3 数控系统开放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华中数控,二 、数控系统的组成,数字控制机床是采用数字控制技术对机床的加工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一类机床,它是数控技术的典型应用。数控系统是实现数字控制的装置,计算机数控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控系统。计算机数控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计算机数控系统组成框图,华中数控,1、计算机数控装置(CNC装置),华中数控,2、数控装置的辅助部件,) 软驱单元 软驱单元提供3.5”软盘驱动器、RS232接口、PC键盘接口、以

5、太网接口。需要通过转接线与HNC-21 数控装置连接使用。,华中数控,) 手持单元 手持单元提供急停按钮、使能按钮、工作指示灯、坐标选择(OFF、X、Y、Z、4)、倍率选择(X1、X10、X100)及手摇脉冲发生器。,华中数控,3、伺服单元,伺服单元分为: 主轴伺服 进给伺服 分别用来控制主轴电动机和进给电动机。伺服单元接收来自CNC装置的进给指令,这些指令经变换和放大后通过驱动装置转变成执行部件进给的速度、方向、位移。,华中数控,4、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将伺服单元的输出变为机械运动,它与伺服单元一起是数控装置和机床传动部件间的联系环节,它们有的带动工作台,有的带动刀具,通过几个轴的综合联动,使

6、刀具相对于工件产生各种复杂的机械运动,加工出形状、尺寸与精度符合要求的零件。,华中数控,5、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LC主要完成与逻辑运算有关的一些动作,没有轨迹上的具体要求, 它接受CNC装置的控制代码M(辅助功能)、S(主轴转速)、T(选刀、换刀)等顺序动作信息,对其进行译码,转换成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辅助装置完成机床相应的开关动作,如工件的装夹、刀具的更换、冷却液的开、关等一些辅助动作; 它还接受机床操作面板的指令,一方面直接控制机床的动作,另一方面将一部分指令送往CNC装置,用于加工过程的控制。,华中数控,6、机床本体,机床本体即数控机床的机械部件,包括: 主运动部件; 给进运动

7、执行部件(工作台、拖板及其传动部件); 支承部件(床身立柱等). 辅助装置: 具有冷却、润滑、转位和夹紧等功能的装置。 加工中心类的数控机床还有存放刀具的刀库、交换刀具的机械手等部件。 数控机床机械部件的组成与普通机床相似,但是由于数控机床的高速度、高精度、大切削用量和连续加工要求,其机械部件在精度、刚度、抗震性等方面要求更高。因此,近年来来设计数控机床时采用了许多新的加强刚性、减小热变形、提高精度等方面的措施。,华中数控,三、 数控系统的分类,1、按机床的运动轨迹分类 1) 点位控制数控系统 2) 直线切削数控系统 3) 连续切削数控系统,华中数控,2、按进给伺服系统的类型分类 1)开环数控

8、系统,华中数控,2)半闭环数控系统,华中数控,3)全闭环数控系统,华中数控,3、按数控系统功能水平分类,1)经济型数控系统又称简易数控系统 2)普及型又称全功能数控系统 3)高档型数控系统,华中数控,高,中,低(经济型)数控 (1)分辨率和进给速度 分辨率 : 高 0.5m 中 1 m 低 10 m 进给速度 : 高 大于30m/min 中 1530m/min 低 815m/min (2)伺服系统 :高 (闭环半闭环、交流伺服电机 ) 中 (闭环半闭环、交流伺服电机) 低 开环、步进电机,(3)联动轴数: 高 (35轴以上) 中 (35轴以上 ) 低 23轴 (4)通讯功能: 高 RS232串

9、口、DNC通讯、网络接口 中 RS232串口、DNC通讯、网络接口 低 无通信功能 (5)显示功能: 高 LCD、TFT液晶彩显 中 LCD、TFT液晶彩显 低 CRT 单显,1)硬件式数控机床,即NC机床。 这类数控机床数控装置的通用性较差,因其全部由硬件组成,所以功能和灵活性也较差。 2)软件式数控机床,即CNC机床。 这类数控机床数控装置的主要功能几乎可全由软件来实现,对不同的数控机床只需编制不同的软件就可以实现,而且硬件几乎可以通用。这为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等提供了条件,所以现代数控机床都采用CNC装置控制。,4.按数控装置类型分类,华中数控,1)金属切削类机床。

10、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钻床、数控磨床、数控镗床等。 2)金属成型类机床。 如数控折弯机、数控弯管机、数控回转头压力机等。 3)数控特种加工机床。 如数控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数控激光切割机床等。 4)其他类型的数控机床。 如火焰切割机、数控三坐标测量机等。,5.按加工方式分类,华中数控,1) FANUC公司创建于1956年; 2)1959年首先推出电液步进电机; 3)70年代,一方面从Gettes公司引进直流伺服 电机制造技术,一方面与西门子合作,学习 其先进的硬件技术; 4)1976年成功开发出5系统;后与西门子 联合开发出7系统。 (从这时,FANUC成为世界上最大

11、的专业数控生产厂家),四、常用数控系统简介,1、FANUC数控系统简介,1)F0; 2)F10F11F12、F15、F16、F18; 3)F00F100110 120150。 F00F100110 120150系列是在F0101112 15的基础上加了MMC功能,即CNC、PMC、MMC三位 一体的CNC。,FANUC公司目前生产的CNC装置:,结构上长期采用大板结构,但在新的产品中已采用模块化结构 采用专用LSI,以提高集成度、可靠性,减少体积和降低成本 产品应用范围广。每一CNC装置上可配多种控制软件,适用于多种机床 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如表面安装技术SMT、多层印刷电路板、光导纤维电

12、缆等 CNC装置体积减少,采用面板装配式,内装式PMC(可编程机床控制器),产品特点:,FS6是FANUC早期代表性产品之一。在70年代末 与80年代初期的数控机床得到了广泛应用。 FS6与西门子6系统结构基本相同,除伺服电动机、PLC采用西门子公司产品外,其余部分完全相同 硬件采用大板结构,上面插有电源模块、存储器板等小板,CPU采用8086,该CNC系列为多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其主CPU、PMC及图形显示的CPU均为8086,FANUC6系统(1979年),伺服驱动系统采用FANUC直流驱动系统,通过脉冲编码器进行位置检测,构成半闭环位置控制系统 系统一般带有独立安装的电气柜,电气柜内安装了

13、系统的主要部件(如CNC装置、伺服驱动、输入单元、电源单元) 主轴驱动系统采用FANUC交流主轴驱动装置,该单元为分开安装式,一般安装在强电柜内,系统软件为固定式专用软件 我国80年代进口的数控机床,均大量配套采用FS6系统,直到目前仍然有较多配套FS6的机床在使用中,这些设备大多进入故障多发期,因此,它是数控机床维修中的常见系统之一。 F3 简化版(经济型) 另注:Fs6 F9 强化版 (1980年),F11系列是FANUC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期 开发并得到广泛应用的FANUC代表性产品之一, 在80年代进口的高档数控机床上广为采用,因此, 它亦是维修中的常见系统之一。同系列的产品有 F1

14、01112三种基本规格, F11的硬件仍然采用大板结构(主板),主CPU为68000,它也是一种多微处理器控制系统 硬件尽量采用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厚膜电路(22块),元件减少30,F11系列(1984年),CNC系统和操作面板、I/O单元之间采用光缆连接,减少了信号线,抗干扰能力提高 F11系统既可以带独立安装的电柜,也可进行分离式安装 伺服驱动与主轴驱动一般采用FANUC模拟式交流伺服驱动系统 系统软件可固定式专用软件,最大可以控制5轴,并实现全部控制轴的联动,F0系列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发的产品。 是中国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一种系统(F0C系列, F0D系列),产品目标是体积小、价格

15、低. 其中F0MC/TC是其代表性产品,F0MD和F0TD为 F0MA和F0TA的简化版(经济型)。 硬件结构采用了传统的结构方式: 即在主板上插有存储器板、I/O板、轴控制模块以及电源单元。其主板较其他系列主板要小得多,因此,在结构上显得较紧凑,体积小,F0系统(1985年),F0系列为多微处理器CNC系统: F0A系列主CPU为80186,F0B系列的主CPU为80286, F0C系列的主CPU为80386.内置可编程控制器(PLC)的CPU为8086 F0可以配套使用FANUC S系列、系列、C系列、系列等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系统,无漂移影响,可以实现高速、高精控制 采用了高性能的固定软件

16、与菜单操作的软功能面板,可以进行简单的人机对话式编程,具有多种自诊断功能,以便于维修 F0i系统采用总线技术,增加了网络功能,并采用了“闪存”(FLASH ROM)。系统可以通过Remote buffer接口与PC相连,由PC机控制加工,实现信息传递,系统间也可以通过I/O Link总线进行相连 F0 Mate是F0系列的派生产品,与F0相比是结构更为紧凑的经济型CNC装置,F15161816i18i系列系统有: F151618; F15i16i18i; FS150160180、F160i180i。 该系列系统是专门为工厂自动化设计的数控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工艺与性能最先进的数控系统之一,在美国、日本、欧洲的制造业中已普遍使用。 系统的硬件与微电子技术发展同步,采用了超大规模集成芯片: CPU可以是80486或PE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