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题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12813597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单元 酸和碱复习题一、酸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 酸 盐 + 氢气 反应条件:氢前金属置换氢;盐酸或稀硫酸。Zn + H2SO4 Zn + 2HCl Fe + H2SO4 Fe + 2HCl 2Al + 3H2SO4 6HCl + 2Al 注:FeSO4 溶液、FeCl2溶液:浅绿色3.金属氧化物 + 酸 盐 + 水酸是指HCl 、HNO3 、H2SO4 。 Fe2O3 +3H2SO4 注:Fe3+ 的水溶液呈黄色现象:红色固体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Fe2O3 +6HCl 现象:红色固体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CuO

2、+ 2HCl 注:Cu2+ 的水溶液呈蓝色现象:黑色固体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CuO +H2SO4 现象:黑色固体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4碱 + 酸 盐 + 水HCl + NaOH 2HCl + Ca(OH)2 H2SO4 + 2NaOH 2H2SO4 + Ca(OH)2 二、碱的化学性质1. 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2. 非金属氧化物 + 碱 盐 + 水2NaOH + CO2 (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2NaOH + SO2 2NaOH + SO3 Ca(OH)2 + CO2 3. 酸 + 碱 盐 + 水 HCl + NaOH

3、; 2HCl + Ca(OH)2 H2SO4 + 2NaOH ; 2H2SO4 + Ca(OH)2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21.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 ) A没有特殊要求 B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 C把水缓缓地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动D迅速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后搅动2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是白蚁的高发区,白蚁会蛀蚀木头,它分泌的蚁酸是一种酸,能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最不容易被白蚂蚁腐蚀的是( ) 钢筋 铜制品 C大理石 D铝合金 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C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D对皮肤、衣服有强

4、烈腐蚀作用4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白色片状固体 有腐蚀性 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A B C 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能与所有的金属反应制得氢气 B皮肤上沾到的酸可用NaOH溶液中和C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但它不属于盐类物质DCa(OH)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饱和硝酸钾溶液浓硫酸6小强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右图所示),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1)下面是小强对这种现象解释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把其余的解释内容续写完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5、可以吸收硝酸钾溶液中挥发出的水分,使饱和溶液中的溶剂减少,溶质析出。 (2)若实验前后温度不变,则实验后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等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7.厨房内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经闻气味尝味道,初步确定其为酸醋。取此溶液少量倒在两个杯子中,分别加入纯碱和一枚铁钉,两个杯子中均产生气泡,进一步证明其为酸醋。根据上述信息回答如下问题:(1)与分别根据物质的_物理_、_化学_性质来作判断。(2)你认为两个实验是根据酸类的哪些性质设计的?_酸能和某些盐反应,酸能和较活泼金属反应_。(3)产生的气体物质从分类看,它们的区别 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化合

6、物(氧化物),产生的氢气是单质(非金属单质) 。8.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下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A现象为 塑料瓶变瘪了 ,B现象为 鸡蛋进入(或部分进入)瓶中 ,C现象为 气球胀大 。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 ABC (填序号)。(3)同学

7、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CO2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消耗了CO2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稀酸 ,现象为 产生气泡 ;第二组同学滴加 含Ca2+或Ba2+的溶液 ,现象为 产生白色沉淀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9.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小明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下

8、图中的实验来完成这次探究活动。(1)你提出的假设是 溶液中H使CuO溶解 ;(2)通过实验可以证明 H2O不能溶解CuO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和实验,在实验中应该加入 盐酸或硫酸钠溶液 ;(4)实验结果为 溶液中的H可以使CuO溶解,H2O 、SO42不能使CuO溶解 。10.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夹子处于关闭状态现将NaOH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待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试管中刚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了对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升高 B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C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D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降低课题2 酸和碱会发生什么

9、1某洗涤剂的pH为12,向其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的颜色呈( )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无色2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判断正确的是( )A醋的酸性比酱油弱 B西瓜汁显中性C肥皂水的碱性最强 D苹果汁显碱性3下列四组物质中,其中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盐酸、碳酸钠、硫酸钡 B碳酸氢钠、氢氧化钙、氯化钠 C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 D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4(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将pH试纸放在白瓷板(或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于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2)小华

10、同学用pH试纸,按正确操作测定洗发剂和护发剂的pH。测得洗发剂的pH略大于7,则洗发剂显 碱 性;测得护发剂的pH略小于7,则护发剂显 酸 性。(3)弱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想一想,洗发时应先用 洗发 剂,后用 护发 剂。5.下表是常用物质的主要成分及其溶液的pH:编号常用物质食醋白酒石灰水纯碱主要成分CH3COOHC2H5OHCa(OH)2Na2CO3pH371110请按下列要求将表中对应物质的编号填入空格处:(1)属于酸的是_,属于碱的是_,属于盐的是_。(2)黄蜂毒刺呈碱性,若某人被黄蜂蜇了,可用上述_物质涂在皮肤上。6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

11、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烧碱潮解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7.甲、乙、丙分别是酸或碱的水溶液,pH值依次为1,5,14。下列图形合理的是( ) A图(1)表示甲中滴入丙 B图(2)表示乙中滴入丙 C图(3)表示丙中滴入乙 D图(4)表示甲中滴入乙8向氧化铜和锌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再向滤液中插入铁片,铁片无变化。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铜和锌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 C滤液中一定含有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Cu2+9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锌片,有气泡产生。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铁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C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10实验室中的试剂常因与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作用而发生变化,下列对试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铁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B氢氧化钠潮解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C氧化钙的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D浓盐酸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11经测定,某工厂排放的废水的pH为3,污染环境。若将该废水治理成pH为8时,可向该废水中加入适量的(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