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 第10课 第2课时 “ 围绕主题_抓住主线”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2811356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 第10课 第2课时 “ 围绕主题_抓住主线”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 第10课 第2课时 “ 围绕主题_抓住主线”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 第10课 第2课时 “ 围绕主题_抓住主线”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 第10课 第2课时 “ 围绕主题_抓住主线”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 第10课 第2课时 “ 围绕主题_抓住主线”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 第10课 第2课时 “ 围绕主题_抓住主线”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 第10课 第2课时 “ 围绕主题_抓住主线”资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 的经济建设,第二课时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经济生活,必修1,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度砍伐,猛兽搬的洪水!,杭州,大连,这些成就后面的现象你们愿意看到吗?,水污染,沙尘暴,白色污染,土地沙漠化,这些呢?,恐慌的豫北“癌症”村,还有这些,(1)片面追求经济过快增长,而忽视社会全面进步,往往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例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甚至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因此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3)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因:,考点一: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考点一: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以人为本,(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要求: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注意:这种发展是建立在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又好又快地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增加的发展。,考点一: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

3、发展观,3 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把以人为本 作为核心立场 。 要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要求: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要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

4、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思维拓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党的十八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统筹各方利益关系,这是对统筹兼顾的深化和发展。,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考点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重要性: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

5、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考点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 如何转变,(改善动力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1)重要性: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2)要求: 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

6、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考点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重要性: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2)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考点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思维拓展】如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加大强农富

7、农政策力度,减轻农民负担;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镇化水平。,(1)重要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要求: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考点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科学发展生产力; 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8、;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小结】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记忆,【时政热点】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2)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 (3)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

9、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中央政府紧急启动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确定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2009年3月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介绍了4万亿投资的整体安排:农村的民生工程大体上是3700亿;民生工程,主要是保障性住房是4000亿左右;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是15000亿左右;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方面是1500亿;节能减排、生态工程是2100亿;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是3700亿左右;汶川大地震重点灾区的恢复重建10000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的投资安排是如

10、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牛刀小试,中央启动4万亿元投资计划,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中央对农村民生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的投资安排,说明党和国家非常关注民生,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中央对农村、铁路、公路、机场基础设施、文化教育事业以及生态环境工程等的投资安排,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中央对农村的投资,兼顾城乡发展;对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投资,兼顾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节能减排、生态工程的投资,兼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