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宏观经学试题SL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2811170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宏观经学试题SL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宏观经学试题SL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宏观经学试题SL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宏观经学试题SL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宏观经学试题SL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宏观经学试题SL》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宏观经学试题SL(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第二学习阶段 先下载试卷,再完成答题,且答题内容必须手写,否则视为无效卷!12月5日18:00之前交学习中心。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宏观经济学试题本人承诺:本试卷确为本人独立完成,若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理。签名:_学号:_专业: 学习中心: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阅人签字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经济增长总是以实际GDP的数值来衡量的,这是因为 B A.产出逐年变化 B.收入法与支出法得出的数字并不相等C.逐年的名义GDP差别太大 D.价格水平逐年变化2.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7,投资增加60亿元,可预期均衡GDP增加

2、 C A.20 亿元 B.12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3.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若现期GDP水平为4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2900亿元消费,计划投资为1300亿元,则可预计 B A.GDP处于不均衡状态,将下降 B.GDP处于不均衡状态,将下降C.GDP处于均衡水平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4.一般情况下,货币供给增长率快于国民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货币需求增长率,利率会 C A.提高 B.降低 C.先下降再上升 D.先上升再下降5.IS 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 A A.产品市场投资等于储蓄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 B.使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货币额 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均衡货币额D.产

3、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组合6.LM曲线表示 C A.产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同方向的变动关系B.产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反方向的变动关系 C.货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同方向的变动关系 D.货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反方向的变动关系7.引起LM曲线变得平缓的原因可能是 D A.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增强。B.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减弱。C.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D.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

4、8.下列( )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C A.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不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B.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 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 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第5页共5页2010第二学习阶段 姓名_石磊_9.一国贸易盈余表示该国 C A.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 B.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 C.消费低于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 D.消费低于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10.在哈罗德增长模型中,已知合意的储蓄率大于实际储蓄率,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等于实际的资本产量比,那么有保证的增长率 B A.小于实际增长率 B.大于实际增长率 C.等于实际增长率

5、 D.不能确定二、计算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已知:某经济社会中工资总额为10000亿美元,间接税减津贴为1000亿美元,利息为1000亿美元,消费支出为9000亿美元,租金为3000亿美元,投资为6000亿美元,利润为2000亿美元,政府于商品的支出为3000亿美元,出口额为6000亿美元,进口额为7000亿美元,政府的转移支付为500亿美元,所得税为3000亿美元。(1)按收入法计算GNP;(2)按支出法计算GNP;(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4)计算储蓄额;(5)计算进出口盈余;解:(1)按收入法计算GNP:GN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减津贴=10000+

6、1000+3000+2000+1000=17000亿美元。(2)按支出法计算GNP:GN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9000+6000+3000+(6000-7000)=17000亿美元。(3)政府预算盈余=政府收入-政府支出,其中,政府收入=所得税+(间接税-津贴)-转移支付=3000+1000-500=3500,所以,政府预算盈余=政府收入-政府支出=3500-3000=500亿美元。(4)由于(投资-储蓄)+(税收-政府支出)+(出口-进口)=0,所以储蓄=(政府支出-税收)+(出口-进口)+投资=500+(6000-7000)+6000=5500亿美元。(5)进出口盈余=

7、出口-进口=6000-7000=-1000亿美元。2.某投资者手中有面值为1000元的债券,年利息收益为80元,预测第二年通货膨胀率为5%,请计算:(1)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2)当通货膨胀为零时,实际利率为2%,年收益为100元的债券的市场价格是多少?答:(1) 名义利率r=80/1000*100%=8%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8%-5%=3% (2)100/2%=5000(元)三、简答题:本大题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位置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答:IS曲线的位置取决于投资需求曲线与储蓄曲线的位置。如果经济中影响投资与储蓄的因素发生变化,进而引

8、起投资与储蓄变化,那么,IS曲线的位置就会变动。如果投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IS曲线也会随之向右移动;如果投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IS曲线也会随之向左移动。IS曲线水平移动的距离(Y)等于投资需求曲线水平移动的距离(I)乘以投资乘数K。如果储蓄曲线向左移动,IS曲线也会向左移动;如果储蓄曲线向右移动,IS曲线也会向右移动。IS曲线水平移动的距离(Y)等于储蓄曲线垂直移动的距离(S)乘以投资乘数K。2.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答:政府转移支付是再分配,gdp是新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所以不计入gdp3.试评析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答:在强调粘性价格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货币不再是中性的,政策

9、效力至少在原则上是重新确认的。既然较大的价格灵活性使格林沃德斯蒂格利茨模型中的经济波动问题恶化,新凯恩斯主义者也就论证了即使价格是灵活的,矫正的需求管理政策的潜在作用也存在。在市场经济中,内生力量可能经常地增强外生冲击的干扰影响。因为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经济波动是不规则的、无法预言的,所以新凯恩斯主义者不是政府试图微调宏观经济的支持者。关于对总量波动,政府可以采取相机抉择行动的程度,并没有统一的新凯恩斯主义观点。然而,大多数新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由于市场失灵,特别是就极度经济衰退来说,确实需要政府行动。由于经济将来可能面临诸种问题的不确定性,少数新凯恩斯主义者便赞成均衡理论家们和大多数货币主

10、义者所提倡的固定规则方法。从新凯恩斯主义分析中得出的教训是,面临导致持久性的巨大冲击时,政策干预是必要的,因为市场经济的调整过程运转得较缓慢。斯蒂格利茨指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也相信,面临迅速变动的经济时,设计恰如其分的规则性政策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与货币主义者和新古典主义者提倡的“微调”(Finetuning)经济政策相对照,新凯恩斯主义者却拥护设计出“粗调”(Coarsetuning)政策以抵销或避免宏观水平波动问题。就一直对实际工资粘性展开各种解释的那些新凯恩斯主义者说来,已得出一些政策结论,特别是降低持续高度失业的政策。林德贝克、斯诺沃认为,为了要降低内部人的权力和使局外人对

11、雇主更具吸引力,制度改革是必要的。从理论上说,降低权力的政策包括:(1 )工作保障法规的软化以便减低雇佣和解雇劳工的流转成本;(2 )工资关系的改良以便减少罢工的可能性。有助于给局外人以公民权的政策将包括:(1 )再培训局外人以便增进他们的人力资本和边际产量;(2)改善劳工流动性的政策, 例如住房市场;(3)使工资具有更大灵活性的利润分享安排;(4)失业补偿制度的再设计以便鼓励寻找工作。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30分。(一)案例名称: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二)案例内容:自觉地把经济增长作为政府首要的经济政策目标,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最早是美国,于二十世纪50

12、年代率先实现了转变,原联邦德国于60年代、英国、法国、日本分别于70年代相继实现了转变。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中,亚洲的新加坡、中国香港特区和台湾省于80年代,韩国于90年代,也相继实现了转变。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虽然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相继提出了生产集约化方针,要求经济发展转向集约化为主的道路,但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剧变时,没有一个国家达到预期目标,经济增长方式仍处于粗放型状态。拉美的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则迄今尚未实现转变。(见表1)表1: 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序表国别(或地区)实现经济增长转变年份GDP年均增长速度(%)对GDP增长的贡献(%)粗放型增长期经历时间(年)总要素投入增加总要素投入提高美国1950-19603.34753100原联邦德国1960-19704.430.969.4英国1970-1980220.579.5200法国1970-1980232.867.2日本1970-1980228.871.2100新加坡1980-19936.938.062.020-25香港特区1980-19936.543.556.5台湾1980-19937.949.450.6韩国1990-19957.238.861.230-40阿根廷1990-19955.7108.8-8.8巴西1990-19952.780.319.7墨西哥1990-19951.114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