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北方地区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2810961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4.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北方地区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高三复习北方地区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高三复习北方地区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高三复习北方地区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高三复习北方地区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北方地区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北方地区资料(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地理第一轮复习,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秦岭-淮河以北;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长城、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大兴安岭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 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南;横断山以西,中国地区分区与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西 北 地 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北 方 地 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3、面积占全国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有:聚居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聚居在宁夏、甘肃等地的回族等。,1、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2、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

2、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北部。,黄土高原,1100E,1200E,1300E,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平原: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高原:黄土高原、 山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吕梁山、 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五台山(山西)。,地形,在图上指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山地: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 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沃

3、野千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成因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沟壑地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范围:京、津、冀、鲁、豫、皖、苏 五省二市,自古有“中原”之称 形成:黄河、淮河、海河合力冲积而成,黄河是主力 特点:A完整,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滨海平原海拔只有4米左右);B平原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岗间为浅平封闭洼地,()华北地区地形特征,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思考: 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平价图中建筑的优点?,黄土具有直立性便于挖掘窑洞,具有冬暖夏凉,有利于居住,不破地表地貌,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环境保护等。,不占耕地,建设费用低。,亲近自然,有利于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黄

4、土的特性: 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直立性强,质地疏松,很容易被流水冲走。,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辽河、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滦河、淮河、鸭绿江、图们江。,看图找下列河流、湖泊。,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注意河流的水文特征的描述。,干湿地区分布图,中温带,暖温带,温度带分布图,中温带 3400,暖温带4500,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寒温带 1600,东北平原无霜期:140170天,华北平原无霜期:177220天,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A,B,C,大陆性的温带季风气候,注意: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的分析。,注意:主要的灾害性天

5、气,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东北地区春季低温、秋季早霜低温冻害,冬季寒潮,(1)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和冬春季节多沙尘暴。气候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年降水量400 800mm之间(长白山例外),降水自东向西递减,降水集中在78月。 夏季气温差别不大,除大兴安岭北端在16以下外,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冬季气温都在0以下,但南北差异较大,华北地区多在0-10之间,东北在-10以下。,气候特征,2)东北气候及影响 温度带:中温带为主,一月均温8以下,年降水量东南部山地800毫米以上,其余400800毫米,山地属湿润区其余为半湿润区

6、。,干湿地区:北部东部-湿润、中部-半湿润,发展农业的最主要制约因素:热量不足,不利条件: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受风沙威胁大。,(3)华北气候气候:,发展农业的最主要制约因素:缺水春旱,不利条件:春旱,夏涝,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暖温带为主,一月均温0至8以下,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属半湿润区,山东半岛少量湿润区。,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辽河、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滦河、淮河、鸭绿江、图们江。,看图找下列河流、湖泊。,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注意河流的水文特征的描述。,(1)水文特征: 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明显,夏

7、季为丰水期,冬季为枯水期;水量、含沙量南北差异较大,都有结冰期,且北长南短。河流的航运价值东北与华北差异较大。,河流特征,河流多洪涝灾害,(2)原因分析:A、北方降水集中,且多暴雨;B、北方河流下游地势低平;C、许多河流下游淤积严重,河水入海不畅,且形成地上河。D、海河等河流支流多,入海河道不足,汛期时,洪水集中,干流流水不畅。 (3)治理措施 黄河: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加固堤防。 海河、淮河:支流修建水库;中游洼地筑蓄洪工程;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等。,淮河水系图,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代表性树种:落

8、叶松、红松。 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褐土、棕壤、黄土地。,黑土地:东北平原 黄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经济地理特征农业生产,1、旱地为主的耕作业,2、林业,3、温带果园,黄土地与黑土地的差异,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黑、吉、辽、内蒙古的东北部,京、津、冀、鲁、晋、陕、豫、甘、宁、苏、皖的全部或部分,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中温带和寒温带,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区,半湿润和半干旱区,春小麦、大豆、甜菜,冬小麦、玉米、棉花,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是小麦、棉花主要产区,耕作制度,土壤,一年一熟,二年三熟、一年二熟,黑土、钙土(黑土地),褐土、棕壤(黄

9、土地),东北地区的农业特色和农业开发,1、农业的区位评价,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夏季日照长。冬季积雪深厚,春季融化成为春播的水源。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广阔,有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黑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冻土广布,土壤墒情好。 沼泽地面积大,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 但由于纬度高,生长期短,热量不足,且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且开发过程中,容易破坏草原和沼泽,导致生态恶化,2、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3、主要农产品: 粮食作物春小麦、玉米

10、 经济作物大豆、甜菜、亚麻 林业用材林:红松、落叶松 大小兴安岭:针叶林为主 代表性树种:落叶松 长白山地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代表性树种:红松,东北林区“三宝”:人参、貂皮、鹿茸,黑土的利用:过度开垦黑土造成水土流失、土壤的肥力下降。,4、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加强对坡面、沟壑的综合治理; 植树造林; 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等增加土壤肥力。,措施:,沼泽的保护(湿地):沼泽地是良好的后备土地资源。对其开发利用的措施排水。但过度的开发引起气候变干,破坏湿地的生态功能。 沼泽地的主要分布平原、形成原因、功能。,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11、。,气候: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河流易泛滥。 地形地势: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土壤:地下有永久性冻土层,有隔水作用,地表水不易下渗。 水文水系:水系发达,流经河流有凌汛现象导致河水泛滥。 植被:草甸和水生植被繁茂,对沼泽形成有利。,湿地功能:,东北沼泽形成的原因:,三江平原是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不断迁徙和泛滥所形成的冲积平原。河漫滩和第一级河流阶地构成冲积平原的主体。河漫滩极为宽阔,一、二级阶地分别高出河床平水位5-15米、15-25米,三级阶地局部地分布在残丘周围。新生代以来地壳的大面积升降运动,在这个地区主要是沉降,直至全新世仍在间隙性下降。区内有3个沉

12、降中心,即内外七星河;浓江和鸭绿河中上游;梧桐河、都鲁河下游。在这一带有大面积的沼泽地发育。,这些沼泽是诸多自然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综合体,这些因素包括沼泽的地貌部位、沼泽性河流的发育、过冷过湿的气候、冻土层与不透水层的分布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沼生湿生植物的生长等。三江平原的沼泽多发育在靠近山地的低洼地区以及平原上的低洼河漫滩上。这里地势低平,坡度极缓,汇水条件好。平原上有20多条主要河流,多数河床狭窄,河道弯曲,甚至是没有明显河槽的沼泽性河流,宣泄不畅。这里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湿润阴凉,降雨集中,水量丰富,蒸发量小,无法排出,造成严重秋涝。在10月末或11月初地表水即开始冻结,形成冻

13、层。冬季降雪量大,积雪厚40厘米,最大厚68厘米,春季冰雪融化,但因下部有粘土层、亚粘土层和地下冻层,水分不易渗透,因而加重了地表积水。在冷湿多水的环境中,苔草、小叶樟、沼柳等沼生和湿生植物繁生,覆盖率达70%以上。水、土、草交互粘结,致使这里沼泽遍布,集中连片。,三江平原广阔低平的地貌,降水集中夏秋的冷湿气侯,径流缓慢,洪峰突发的河流,以及季节性冻融的粘重土质,促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大面积沼泽水体和沼泽化植被、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沼泽与沼泽化土地面积约24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北方地区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东北林区)现状,长期以来,

14、林区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降低,环境 恶化的原因:,森林面积减少,毁林开荒,过量采伐,重采轻育,滥砍滥伐,森林灾害,居民烧柴,可见,东北林区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 为原因造成的。,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问题:采育失调,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生 态环境恶化,有利条件: 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秋季晴天多。 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 平原广阔,土层深厚。 农业生产历史悠久。,1、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评价:,不利条件: 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风沙、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

15、严重中低产田较多。 。,华北地区的农业特色和农业开发,华北地区自然灾害的成因及治理,华北地区自然灾害的成因及治理,2、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 商品粮基地:黄淮海平原;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3、主要农产品: 粮食作物冬小麦、玉米(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谷子(黄土高原)、甘薯(山东丘陵和低山)棉花、花生、烤烟(华北) 林业经济林:苹果、梨、柿、桃、枣、板栗(温带果园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黄河故道) 畜牧业黄牛、马、驴、骡、绵羊、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海带、对虾、贝类。,评价华北平原棉花生长自然条件:,有利: 不利:

16、,气候: 地形: 土壤:,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降水少,晴天多,对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有利;,平坦;,土壤土质疏松,适宜棉花根系生长;,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3、开发利用中的问题:,(1)黄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上水源紧张,节约农用用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2)黄土地上的耕地中低产田多,土壤中有机质少,另有盐碱地,砂地等需要改造(综合治理);,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机井与沟渠:北方地区耕地多为旱地,开渠打井利用河水、地下水灌溉,发展以旱作为主的耕作业。虽使农产品产量大增,但水源有限,而且用水多浪费。不少地方,河流断流,机井越打越深,前途令人忧虑。 中低产田特点: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多盐碱地、沙地,需要改造。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旱涝、盐碱、风沙,鱼塘台田模式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