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八章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12810195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八章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八章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八章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八章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八章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八章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八章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位数与众数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区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正确评判。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区分刻画“平均水平”的三个数据代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评判能力,进一步发展其数学应用能力。3. 情感与态度: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设计课前预习学案1在某次数学测验中,随机抽取了10份试卷,其成绩如下:85,81,89,81,72,82,77,81,79,83,则这组数据的众数,

2、平均数为( )2.已知一组数据:-2,-2,3,-2,x,-1,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0.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3一个射手连续射靶20次,其中2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8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那么,这个射手中靶的环数的平均数是_课内探究学案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内容: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经常要求一些信息“用数据说话”,所以对数据作出恰当的评判是很重要的。下面请看一例:某次数学考试,张晓璇得了78分。全班共32人,其他同学的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22个80分,2个62分,1个30分,1个25分。张晓璇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7.4分,所以张晓璇告诉妈妈说,自

3、己这次数学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 张晓璇对妈妈说的情况属实吗?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作出评判:平均数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数据代表,但是在这里,利用平均数把倒数第五的成绩说成处于班级的“中上水平”显然是不属实的。原因是全班的平均分受到了两个极端数据30分和25分的影响,利用平均数反应问题就出现了偏差。怎样说明这个问题呢?我们需要学习新的数据代表中位数与众数。目的:一是复习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同时说明有些数据利用平均数是反应不出问题的,为引入新的数据代表奠定基础。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力求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引起学生对“平均水平”的认知冲突,挖掘出趣味因素,最大限

4、度地吸引学生积极投入新知识的学习。注意事项:本环节占用的时间不宜长,只要达到引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既可。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内容:问题: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 员 工经理副经理职员A职员B职员C职员D职员E职员F杂工G月工资/元60004000170013001200110011001100500经理说: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职员C说:我的工资是1200元,在公司算中等收入。职员D说:我们好几个人工资都是1100元。一位应聘者心里在琢磨:这个公司员工收入到底怎样呢?你怎样看待该公司员工的收入?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对表现积极的学生予以鼓励。在学

5、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上述问题中,经理、职员C、职员D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该公司的收入情况:(1)月平均工资2000元,指所有员工工资的平均数是2000元,但只有正副经理的工资比平均工资高,是他两人的工资把平均工资“拉”高了。(2)职员C的工资是1200元,恰好居于所有员工工资的“正中间”(恰有4人的工资比他高,有4人的工资比他低),我们称1200元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9个员工中有3个人的工资为1100元,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称1100元是这组数据的众数。议一议:你认为用哪个数据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让学生讨论,充分发表不同的观点,然后归纳起来:用中位数1200元

6、或众数1100元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些,因为平均数2000元受到了极端值的影响。结合上述问题的探究,引入中位数、众数的概念: 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教师指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让学生用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回头望,解释引例中张晓璇的数学成绩的问题。目的:通过有争议的问题情境,再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

7、方式: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角度地认识平均,使他们的认知冲突得到升华。注意事项:在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会有不同的观点,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不可强求结论的一致性。第三环节:运用提高内容:1. 对于一组数据:3,3,2,3,6,3,10,3,6,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B. 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C.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D.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2.你课前所调查的60名同学所穿运动鞋尺码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2)你认为学校商店应多进哪种尺码的男式运动鞋?目的: 第1、

8、2题是基础题,考查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求法,特别是通过第2题要使学生认识到一组数据中众数不一定只有一个。第3题既是上节课的作业题,又是本节课的“做一做”,不仅渗透了抽样调查的思想,而且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问题作出评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意事项:教师根据学生解答问题的情况,及时反馈矫正、积极评价。,个别学生有不同看法是允许的。第四环节:当堂检测1、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90、90、70,若这四个同学得分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他们得分的中位数是( )A、100 B、90 C、80 D、702、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位数是4,如

9、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A、21 B、22 C、23 D、243.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达到件数是:15,17,14,10,15,19,17,16,14,12,则这一组数据的众数是( )A、15 B、17 15 C、14 D、17 15 144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种零件,生产的件数分别是15,17,14,10,15, 17,17,15,14,12,设其平均数为a,中位数为b,众数为c,则有( ) Aabc Bbca Ccab Dcba5、某鞋店销售了9双鞋,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鞋的尺码 20 21 22 23销售量(双) 1 2 4 2(1)计

10、算这9双鞋尺码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哪一个指标是鞋厂最感兴趣的指标?哪一个指标是鞋厂最不感兴趣的?6为了调查七年级某班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在该班随机调查了8名学生,他们每天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单位:分)分别为:60,55,75,55,55,43,65,40 (1)求这组数的众数,中位数; (2)求这8名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的平均时间,如果按照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问该班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的平均时间是否符合学校的要求?7.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情况统计如下表:员工人数 2 4 8 20 8 4月工资(元)50004000200015001000700

11、 (1)分别计算该公司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你认为用(1)中计算出的哪个数据来代表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水平更为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3)请画出一种你认为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上面表格中的数据8某校在一次数学检测中,八年级甲、乙两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 分数5060708090100人数甲班161211155乙班351531311 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班的众数为_分,乙班的众数为_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_班 (2)甲班的中位数是_分,乙班的中位数是_分,甲班成绩在中位数以上(包括中位数)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_%;乙班成绩在中位数以上(包括中位数)的学生所

12、占的百分比是_%,从中位数看成绩较好的是_班 (3)甲班的平均成绩是_分,乙班的平均成绩是_分,从平均成绩看成绩较好的是_班9某学校对初中毕业班经过初步比较后,决定从九年级(1),(4),(8)班这三个班中推荐一个班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现对这三个班进行综合素质考评,下表是五项素质考评的得分表(以分为单位,每项满分为10分) 班级行为规范学习成绩校运动会艺术获奖劳动卫生九(1)班 10 10 6 10 7九(4)班 10 8 8 9 8九(8)班 9 10 9 6 9 (1)请问各班五项考评分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哪个统计量不能反映三个班的考评结果的差异?并从中选择一个能反映差异的统计量将它们得分进行排序; (2)根据你对表中五个项目的重要程度的认识,设定一个各项考评内容的占分比例(比例的各项须满足:均为整数;总和为10;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