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聆听的十部交响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280770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得不聆听的十部交响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不得不聆听的十部交响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不得不聆听的十部交响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不得不聆听的十部交响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不得不聆听的十部交响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得不聆听的十部交响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得不聆听的十部交响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得不聆听的十部交响乐古典音乐的题材相当广泛,如交响乐、歌剧、协奏曲、小夜曲、康塔塔等等,今天我们要像大家介绍的就是其中的之一,交响乐。交响乐(SYMPHONY )又称交响曲,它是交响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人们常把它比喻为“音乐王国的神圣殿堂”。交响曲(Symphony)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它的本来意思是“声音齐鸣”。交响曲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一直到了 18 世纪,经过有着“交响乐之父”美誉的海顿的整理和创新,逐步确定了自己的乐曲形式。交响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结构紧密,严谨大气,在乐曲中担当着开门见山的作用,最为典型的就是贝多芬C 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的第一乐章,这在后面我们将有详细

2、的介绍。第二乐章则多为抒情气质,往往有着十分抒情的慢板(慢板即乐曲的节奏之一,乐曲进行比较缓慢,适合烘托乐曲气氛和抒发情怀) 。第三乐章是历代作曲家变化最为纷繁的地方,如 18 世纪流行的小步舞曲,19 世纪曾有人使用过的圆舞曲等等。第四乐章则为乐曲的终曲,多采用欢快的快板,以表现热烈的气质,如贝多芬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欢乐颂 。但是交响曲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交响乐最初的规则也被逐渐的打破。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交响乐所带给我们的感官上的美妙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为此我们特地撰写了这篇文章,并希望通过我们所介绍的这十部交响曲,让大家对西方古典音乐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海顿G 大调第

3、九十四交响曲 .惊愕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Joseph.Haydn) ,1732 年 3 月 31 日出生于奥地利的劳罗镇,1890 年 5 月 31 日在奥地利维也纳逝世,享年 77 岁。海顿一生创作作品数量相当惊人,即使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统计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主要的有交响乐 104 部,钢琴三重奏 32 首,弦乐四重奏 79 首,钢琴奏鸣曲 54 首,16 部歌剧以及 3 部清唱剧等等等等。海顿最大的贡献就是对交响也四个乐章的确立和对四重奏进行了确立和发展,从此往后的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大师无不受到了海顿的影响,正是由于海顿在音乐方面的巨大成就,海顿被人们誉为“交响乐之父” 和

4、“ 弦乐四重奏之父 ”。海顿为人相当宽厚,同时海顿还是一位相当幽默的人,海顿在指挥交响乐演奏的时候,常常突然指挥鼓手擂响大鼓,以惊醒那些不懂装懂,却在包厢中昏昏欲睡的贵族。这首名为惊愕的交响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部交响乐是海顿晚年的杰作 12 部伦敦交响曲中的一首,这部交响乐共包含四个乐章,尤其以第二乐章最为著名,这是一首具有奥地利民歌风格的变奏曲,乐章开始时乐队演奏音量平缓微弱,在主题几次反复之后,全体乐队突然奏出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和弦,这也正是这部交响曲名称惊愕的由来。 惊愕决不仅仅是因此而得名,更重要的是这部交响乐很好的表现了海顿所具有的音乐风格:古典美学的对称,比例的合理性,音乐素材在

5、功能上的语言化,这些严肃的概念在海顿的手指间被看似不经意间却又精炼而又妙趣横生的表达了出来。莫扎特g 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 ,1756 年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1791 年 12 月 5 日逝于音乐之都维也纳,终年仅 55 岁。相信大家对于莫扎特的音乐都是耳熟能详的,即使你说不上莫扎特作品的名称,但是相信你一定能够哼上两句莫扎特音乐的旋律,起码有太多的手机铃声都是改编于莫扎特的作品。莫扎特是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3 岁的时候就能够演奏钢琴乐曲,5 岁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音乐作品行板与快板 ,8 岁创作了第一部交响乐,11

6、岁写成了歌剧巴斯蒂安于巴斯蒂安娜和装痴做傻 ,相信再也没有人能够得到这样的音乐天赋。莫扎特在短暂的一生中涉及了几乎所有的音乐领域,大家经常听到的费加罗婚礼 、 唐.璜 、 土耳其进行曲等曲目均出自这位旷世奇才之手。这部g 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完成于 1788 年 7 月 25 日,是莫扎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尤以第一乐章最为让人熟知。乐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属于很快的快板形式,在中提琴和弦下,由小提琴奏出优美而略带忧愁的第一主题,相信对古典音乐不是太了解的朋友在听到这个主题的时候都会恍然大悟,哦,原来就是这段音乐啊。这是一部充满着莫扎特生活经历写照的作品,乐曲中包含着现实生活在莫扎特心中留下的

7、阴影,同时也包含着莫扎特对人性的独特描写,同时这也是莫扎特欢快乐曲风格中的一个特例。关于这部作品我们推荐大家选择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的版本,相关的介绍在短歌行网站上有着详细的说明。贝多芬c 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不知道大家对于贝多芬的印象是什么样的,我想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来源于小时候我们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月光下,贝多芬为那位盲人姑娘弹奏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月光奏鸣曲 。虽然长大后我知道这篇文章是虚构的,但是对于贝多芬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是再也抹不掉了。路德维西.范.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 ) , 1770 年 12 月 16 日出生于德国波恩,1827 年 3 月 2

8、6 日卒于奥地利维也纳,此时贝多芬尚不足 57 岁。贝多芬经历了苦难的童年,先是祖父和母亲相继去世,然后小学毕业后就再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是贝多芬的父亲,一位曾经担任过宫廷乐长的乐师用近乎残暴的方法逼迫着贝多芬开始了自己的音乐生涯。进入青年时代,贝多芬经历了两次失恋的打击,从此这位伟人开始了自己孤独的一生,而且此时他的听力开始逐步的下降,直至 49 岁的时候听力完全丧失,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历经坎坷的人,为世人留下了他不朽的杰作九部交响乐,32 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大量的弦乐作品。这部命运交响曲创作于 1807 年,此时的贝多芬正经历着感情的危机以及耳聋所带给他的痛苦,此刻的贝多芬是绝望的,

9、他甚至想到了死亡,但是,贝多芬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活在这个世上,为了他心爱的艺术!贝多芬用音乐喊出了自己的誓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是我屈服。 ”“磴、磴、磴、磴 ”四声一出,天地为之色变,这是命运的敲门声,这是音乐史上最具震撼力和权威性的单一素材,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向世人展示了严谨而有机的“动机创作”,惊人的可能性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知性美。整部作品以第一乐章的主题为中心,表现了主人公与命运之间惊心动魄的搏斗,充满了力量与动感之美。而由第三乐章末了接入第四乐章的过程更是希腊哲人塞内加称之为“穿过黑暗,奔向光明”的奋斗精神的最佳脚注。至于唱片上的推荐,小克莱伯(卡洛斯.克莱伯)指挥维也纳

10、爱乐乐团演奏的贝五是举世公认的最佳版本。贝多芬d 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 (又名:欢乐颂) 2003 年 5 月 22 日,英国伦敦索思比拍卖行对一件音乐作品的手稿进行了拍卖,最终成交价格高达 336 万美元,这件作品就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这部作品从 1817 年开始创作,在消耗了贝多芬 7 年的时间之后,1824 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亲自指挥了首演了自己的第九交响曲合唱 。此时的贝多芬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听力,演出结束后,若不是在一位演员的帮助下,贝多芬根本就不知道观众对这部作品报以的热烈掌声和对贝多芬无比的崇敬之情。不知有多少的美学家都在争论着一个话题:音乐该不该有意义?它是否必须具备意义?

11、贝多芬为这场争论给出了完美的答案,贝多芬正是通过这部作品,将痛苦永远的留给了自己,把欢乐留在了人间,我们已不想对这部作品在音乐的结构以及形式上作出任何的评价,因为这是贝多芬最伟大的一部作品,这是交响乐中的一座颠峰,请你仔细的聆听这部作品,它会使你谦卑、让你宽恕,令你不再孜孜寻求于己利,这是一部值得你用终生的精力去聆听,去感受的理想之音,记住,用心的聆听,让你那聪慧的大脑暂时休息一下吧。贝九的演绎版本一直是各家争论的焦点,我们在这里向您推荐两个版本,一个是指挥大师卡拉杨在 1963 年录制的版本,另外一个就是福特文革勒在 1951 年指挥拜洛伊特节日管弦乐团与合唱团演绎的版本。最初欣赏的时候我们

12、建议您选择卡拉杨的版本,因为这个版本的音质是有保证的。而福特文革勒的版本是单声道版本,虽然音质难以令人接受,但是福特文革勒的演绎深沉博大,充满哲学意味,是最值得您透过声音深入去聆听的。勃拉姆斯c 小调第一交响曲即使您对古典音乐不了解,我想对于前面介绍的几位音域巨匠和他们的作品您也会略知一二,但是对于勃拉姆斯,我想知道的人还是并不多的。其实勃拉姆斯在音乐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全名为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Brahms ) ,1833 年 5 月 7 日出生于德国的汉堡,1897 年 4 月 3 日逝于奥地利维也纳,终年 64 岁。勃拉姆斯是 19 世纪欧洲乐坛的一颗巨星,在音乐

13、史上勃拉姆斯有着和巴赫,贝多芬相同的地位,被人们誉为“3B”。勃拉姆斯虽然生活在浪漫主义盛行的时代,但是他很好的集成和发展了古典音乐的精髓,并把古典主义的严谨和浪漫主义的激情相融合。勃拉姆斯一生创作题材相当广泛,但是他留给后人的他的四部没有任何标题的交响乐。1862 年,29 岁的勃拉姆斯开始了自己的交响乐的创作,面对这钢琴室中悬挂着的贝多芬画像,勃拉姆斯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这身后巨人脚步的声音,这样的压力一直伴随着勃拉姆斯持续了十四年,1876 年,43 岁的勃拉姆斯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交响乐作品c 小调第一交响曲 。十四年的粹炼成就了这部伟大的作品,阿尔卑斯的壮丽赋予了这部作品激情和灵感,人

14、们赋予了这部作品全新的名字“贝多芬第十交响曲”。作品共分为四个乐章,其中尤以第四乐章的阿尔卑斯旋律最为引人入胜,整部作品传达着和“欢乐颂” 几乎相同的理念,表大了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的精神。柴可夫斯基b 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 呵呵,老柴的作品。前段时间我们在1812 序曲赏析中曾经对柴可夫斯基做过详细的介绍,这里我们就不在仔细的说明了。作为俄罗斯最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一生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经典之作。但是仍然有不少的文章都是将这部名为悲怆的交响乐作品单独列出来进行介绍。这部创作于 1893 年的作品被誉为最杰出的交响乐作品之一,甚至有人将它与贝九相提并论。这是一部思想内涵极为深刻的

15、作品,1893 年 10 月 28 日首演这部作品的时候,甚至由于观众未能理解其中的涵义而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柴可夫斯基的一生可以用梦魇来形容,幼年的他神经极易兴奋,少年时代又经历了丧母之痛和家道中落,年轻的他不得不为生计而学习法律,他性格孤僻,内心充满着矛盾却又十分的内向敏感,在经历了一段噩梦般的婚姻之后,柴可夫斯基依靠着梅克夫人的帮助过上了 14 年的安定生活,但是他与梅克夫人却始终未曾谋面。随着 1890 年梅克夫人的破产,柴可夫斯基的精神再一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这部悲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的,精神濒临崩溃的柴可夫斯基始终认为死神一直在追随着他,他把这种体验深深的融入到了这部作品中,这

16、里面有他对社会黑暗的不满,有着对命运的凄叹,充满着对死亡的预感,1893 年 11 月 6 日,在这部作品首演后的第 9 天,柴可夫斯基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有人说他死于霍乱,有人说他误饮毒水德沃夏克e 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安东宁.德沃夏克(Antonin.Dvorak) ,捷克最为接触的音乐家、作曲家。 1841 年 9 月 8 日生于捷克布拉格的一个小村庄,1904 年 5 月 1 日逝于捷克布拉格。在捷克著名作曲家斯美塔那的帮助和指引下,德沃夏克完成了自己从一名艺术家到音乐大师的蜕变。1892 年,德沃夏克远赴美国受聘于纽约国立音乐学院,并担任院长职务。也就是在这其间,德沃夏克创作了这部举世闻名的杰作自新大陆 。笔者初次接触这部作品还是在少年学习钢琴时期,至今我仍然记得这部作品一些片断的简谱“3 5 5.1 6 5.3 5 1 6 5”这是一篇美丽的乡愁,这是一封寄往故乡的家书。身处万里之外的美国,德沃夏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