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转型时期的西方文化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2785906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转型时期的西方文化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近代转型时期的西方文化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近代转型时期的西方文化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近代转型时期的西方文化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近代转型时期的西方文化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转型时期的西方文化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转型时期的西方文化讲解(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近代化转型时期的西方文化,1417世纪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时期,封建经济结构趋于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成长。 这也是中世纪向近现代过渡的时期,是欧洲社会经历的迄今为止变革最为重大的历史时期。,15、16世纪两场重要的文化变革运动: 意大利和南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德国和北部欧洲的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 the Renaissance (14-16世纪),文艺复兴(Renaissance) 一词最早由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首先使用。 原意是“艺术再生” (Sua rinascita)。 后来更多指“古典文化学术再生”。,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造成了辉煌

2、灿烂的希腊文化遗产向西欧主流社会的大量流归,使古典文化重放光彩,并进入了新的研究领域。,伏尔泰(1694-1778) 是启蒙运动的旗手和最重要的思想家, 被誉为“思想之王”,“欧洲的良心”。,雅各布 布克哈特 (Jacob Burckhardt) 1818年-1897年 十九世纪瑞士杰出的文化史、艺术史学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意大利诗人 长篇史诗神曲 The Divine Comedy (13071321) 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阿利盖利但丁 (1265年1321年) (意大利语:Dante Alighieri),出生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律师家庭。 他喜欢搜集希腊、罗马古籍抄

3、本,研读罗马著名作家的著作,认为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典学问的“两只眼睛”。 是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学者,人文主义的奠基者。,彼特拉克 Petrarch (1303-1375),薄伽丘(Boccaccio1313-1375),出生在巴黎,早年在那不勒斯经商,后大部分时间住在佛罗伦萨。 彼特拉克的好友。 写过传奇、叙事诗、史诗、短篇故事集等。,个人主义膨胀 艺术天才,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主要并不是君士坦丁堡逃亡者带来的一份礼物,而是意大利人的个人主义和艺术天才相结合的产物。,学习古典文化的热潮 欧洲古典文化的复兴 这种对古典语言、文风的重视与研究导致的人文主义者的出现。 “人文主义者” (Hum

4、anist) 最初是指一批专门从事西塞罗的所谓 “人文学”(Studia Humanitati)的研究者。,这种“人文学”包括修辞学、文法、历史、诗歌和伦理学等,但是并不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 正是通过“人文学”,才产生和发展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快乐的人间生活, 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天国理想;,用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来代替负罪感,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文艺复兴的特点 人性的苏醒,蒙娜丽莎意大利 达 芬奇画 木板油画 77 5

5、3厘米1503 - 1505年巴黎卢浮尔宫博物馆藏,米开朗琪罗(1475-1564) 雕塑家,绘画家,建筑师,诗人。,哀悼基督云石雕像,高175厘米, 现收藏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创作时间:1498年,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局部 梵帝冈西斯廷教堂藏 1508年- 1512年,西斯庭教堂内景,体态健壮,气魄宏伟, 具有强烈的意志与力量。,创造亚当,原罪逐出乐园,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 1483年-1520年,披纱巾的少女,又名 冬娜薇拉塔,圣母的婚礼,圣母子 150405年 板面油画 58 x 43厘米 华盛顿国立美术馆,金翅雀圣母,草地上的圣母,西斯廷圣母,代表人间权威的统治者教

6、皇西斯廷二世,身披华贵的教皇圣袍,取下桂冠,虔诚地欢迎圣母驾临人间。 圣女渥瓦拉,她代表着平民百姓来迎驾,她的形象妩媚动人,沉浸在深思之中。,椅中圣母,这幅画的圆框直径为厘米。 现藏佛罗伦萨 庇蒂美术馆。,歌集汇集366篇诗歌,主要歌颂现实人生的爱情、幸福和快乐,开创了“十四行诗”体裁。,弗兰西斯科 彼特拉克 Francesco Petrarca) 、 意大利学者 诗人 早期的人文主义者 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之父”,意大利“商籁体” (Sonnet,意即短歌)十四行诗,此刻万籁俱寂 【彼特拉克 意大利 钱鸿嘉 译】 此刻万籁俱寂,风儿平息, 野兽和鸟儿都沉沉入睡。 点点星光的夜幕低垂, 海洋静

7、静躺着,没有一丝痕迹。 我观望,思索,燃烧,哭泣, 毁了我的人经常在我面前, 给我甜蜜的伤悲; 战斗是我的本分,我又愤怒,又心碎, 只有想到她,心里才获得少许慰藉。,我只是从一个清冽而富有生气的源泉 汲取养分, 而生活又苦涩,又甜蜜, 只有一只纤手才能医治我, 深入我的心房。 我受苦受难,也无法到达彼岸; 每天我死亡一千次,也诞生一千次, 我离幸福的路程还很漫长。,1353年十日谈(英文第1版 ) 原版插图,十日谈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十日谈-“人曲” 欧洲近代短片小说之先河,拉伯雷巨人传 英国乔叟坎特布雷集

8、莎士比亚作品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1.批判天主教,把人从天主教那里解放出来,还原人的本来欲求。 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思想障碍。,2.文艺复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 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 因为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者的启发,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革命,宗教改革,政治革命,并且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世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罗马教会对信仰的亵渎, 堕落的道德状况,对北方民族的长期欺压愚弄,以及与日耳曼诸侯们所结下的历史夙愿

9、,共同促成了北部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历史背景,1.路德宗-信义宗 以“因信称义”的宗教思想与罗马教会相对抗, 开创了注重内在精神自由的路德教,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维滕贝格大学神学教授,“义人必因信得生”,赎 罪 券,中世纪对死亡的恐惧 善功库 赎罪券 台彻尔 “钱箱一响,灵魂升天”,宗教改革的标志 1517 九十五条论纲 Ninety-five Theses,九十五条论纲,台彻尔 I 罪人要受到炼狱的惩罚 II 赎罪券可免去活人和死人的罪过。 III 上帝已将赦罪的全权交给教皇了。,I 罪人所受的惩罚不是炼狱的痛苦,而是人的良心的折磨,而且只是针对活人。 II 罪人的悔改应该是内

10、心的悔改,而不是外 在的行为,是伴随一生的, 而不是买赎罪票。 III教皇并无赦免罪过的权力,赦罪的恩典 在上帝。,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 论基督徒的自由三大论著。 标志他与罗马教廷的公开决裂。,1521年,路德应查理五世之召,前往沃尔姆斯帝国会议陈述自己的观点。 “这就是我的观点,我就在这里”,1525年,路德与原修女凯瑟琳冯波拉结婚,为废除神职人员独身制做出了表率。,“抗罗宗”新教 “新教徒”“抗议宗”,1529年斯科耶宗教会议上,城市和诸侯代表与罗马天主教意见分歧,退出会议, 称为“抗议者”(protestant), 新教protestantism, 神学思想:

11、“因信称义” “公义”最初取之于一个拉丁词,罗马时代的一个法庭用语“公义”(Justice)-Justification.法庭上的意义上的公义是法官判你无罪。,因信称义-ustification by faith.,人称义是因为上帝的宽容仁慈,只有信仰是一个人在上帝面前称义的唯一根据,一个人在称义之前是没有任何善功而言的。 路德宗(Lutheran church) -信义宗,路德的贡献 他把圣经翻译成德语。 批驳神权教权至上,取消烦琐礼教,教徒只要“信仰,并且有效地运用圣经,就可得救”,不必通过教会教士中间媒介。 (洗礼和圣餐),路德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它通过对信仰的强调,而把宗教的基

12、础从天上搬到了人间,从教会搬到了个人的内在体验中。路德打破了神圣与世俗之间的森严壁垒。 “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人人皆祭司。”,2.安立甘宗(圣公会):,导火线是1529年英国亨利八世与皇后离婚案遭罗马教皇拒绝,便公开与教皇决裂。,为王权的壮大和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安立甘宗或圣公会)。,社会背景,1.英格兰由于远在欧洲大陆之外,它和罗马教会之间的矛盾不是那么深刻。,2. 13、14世纪的大宪章运动-“王在法下”,3.岛国游离在欧洲大陆之外,形成“相互认同”的心理,观念“英格兰是属于英格兰人的”光荣的孤独意识,民族孤傲心理。,亨利八世(Henry ,

13、14911547) 英国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 (15091547),凯瑟琳,安妮.博林,是英国国王用行政手段推行的。 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民族尊严。 1534年11月,英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英王是“英国教会安立甘教会在尘世的唯一最高元首”,成立国家教会圣公会。,改革内容,有利于加强王权,客观上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的产生,英格兰的宗教改革主要涉及在教会组织,教会权利方面,并没有涉及到基督教的教义、神学、教仪。,一是确立英国国王对于英格兰教会的至尊地位,二是剥夺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爱德华六世 (英文名Edward VI,1537年1553年7),英国国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

14、6日在位。亨利八世独子。,玛丽一世 (MaryI, 1516年-1558年), 她是都铎王朝的第四任君主,极其虔诚的天主教徒。她曾处决了差不多三百个反对者。 BloodyMary在英语中就成了女巫的同义词。,“血腥玛丽”(BloodyMary),伊丽莎白一世 (1533-1603 “童贞女王”),1563年制订了兼顾天主教和新教教规,即39条教规,吸收了路德教“因信称义”和加尔文教的“预定论”,教会的组织形成和制度以及圣事均保留原天主教传统,这样,英国国教安立甘教(Anglican,“英格兰的”,其教会称圣公会)最终形成。,这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彻底,后来一些加尔文教信徒清教徒掀起了清教运动,

15、1640年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3.加尔文宗(归正宗),特点:1.加尔文派的民众性 基础较为广泛,2.加尔文教的国际化程度较高,3.加尔文教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约翰加尔文(1509-1564年),出生在法国北部诺阳城,曾就学于巴黎大学,是巴黎人文主义团体中核心人物。后“忽然归正”,放弃对人文科学兴趣,转而成为宗教改革家,其创立的宗教被称为“归正宗”。,1536年流亡瑞士日内瓦开始实施宗教改革。期间发表了神学著作基督教原理,核心是“预定论”,认为一个人的成败与是否得救,不在忏悔、善功与圣事礼仪,而是由上帝预定的。否定了教皇与神职人员的作用。,宗教思想-双预定论,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前,

16、就预先设定了哪些人将被得救,哪些人不被得救。,信仰是灵魂获救的内在确证, 善功则是灵魂获救的外在确证。 (纯朴、友爱和勤奋、节俭等美德),原则:勤奋节俭,多工作、少消费,鼓励一切生产性的活动; 反对奢侈性消费:酒坊、看戏、妓院。 历史意义 1.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为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提供理论根据。,性质和意义:,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一场反封建斗争。 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 罗马教廷。 建立了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 实现了教会民族化。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4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三大新教从教义、礼仪等方面都进行了简化与革新,其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