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翻译家介绍及鲁迅翻译理论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2785870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中国翻译家介绍及鲁迅翻译理论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近代中国翻译家介绍及鲁迅翻译理论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近代中国翻译家介绍及鲁迅翻译理论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近代中国翻译家介绍及鲁迅翻译理论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近代中国翻译家介绍及鲁迅翻译理论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中国翻译家介绍及鲁迅翻译理论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中国翻译家介绍及鲁迅翻译理论讲解(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elcome,Who is he/she?,Guessing game,1,2,3,4,5,Translators in modern China,清末_为近代翻译建立理论基础,首先,关于翻译的重要性,他说:“余也蒿目时艰,窃谓中国急宜创设翻译书院,爰不惜笔墨,既缕陈译书之难易得失于右,复将书院条目与书院课程胪陈于左。倘士大夫有志世道者,见而心许,采择而行之,则中国幸甚。”,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提出了“善译”的翻译标准,他说:“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

2、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马建忠,真正用简单而有力的口号,将翻译和国家联系起来的是_1897年,_在论译书中说:“处今日之天下,则必以译书为强国第一义。”全面学习西方的想法暴露无遗。次年(1898年),他又撰译印政治小说序,明确提出“特采外国名儒撰述,而有关切于中国时局者,次第译之”。事实证明,甲午战争之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翻译文学作品逐渐增多,而且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中国近代翻译文学进入发展期。,梁启超,梁启超,_二人为中国的近代翻译建立了理论和政治基础,马建忠,梁启超,_则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为中国的近代翻译指明了“信、达、雅”的原则和标准。“信”(faithfulness)是

3、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这条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很大,民国时期的译者将其奉为圭臬,其影响绵延至今。,严复,不懂外文的“译界之王”,他的其人,连同他的翻译,用“空前绝后”来形容应该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这是中国翻译史上唯一的一朵奇葩,以后再也不可能有了。 深爱中国传统文学,从此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和每个中国旧式文人一样,_渴望走上科举的道路。不过,已过而立之年的他,七次上京参加会试却无一中的,屡战屡败之后心灰意冷,_绝意于仕途,从此专心致志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林

4、纾,林纾,林纾翻译小说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合译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二十五年一月在福州由畏庐刊行。这是中国介绍西洋小说的第一部,为国人见所未见,一时风行全国,备受赞扬。其实,林纾走上翻译之路十分凑巧。当时恰逢林纾母亲去世,妻子又接着病故,为帮助林纾走出消沉,几位朋友邀他一起译书。再三推托不成后,林纾最终接受了这一请求。不料,牛刀小试却一战成名,林纾从此沿着翻译的道路走了下去。,令人惊讶的是,这位译著等身的翻译家,居然不懂外文!林纾从小受桐城派影响很深,古文被认为“文字所出,有不可磨灭之光气”。不过,他从没学过外文。每次翻译,他总是找一名会外语的朋友,拿着原本口译

5、,他听过之后,随手将译文写在纸上,速度非常快,“口述者未毕其词,而纾已书在纸,能一时许译就千言,不窜一字。”这也是他被称为“译界之王”的原因,同时也让他成为了空前绝后的翻译家。,民国才女_,进入到近现代,活跃着一名女性翻译家。她不仅翻译外文著作,还自己写小说、散文,创作话剧,堪称“翻译与创作并举”。并且,这种创作特点还深入到了她的翻译风格中,以更风格化的语言翻译作品。她就是著名学者钱锺书的夫人,_。,杨 绛,杨 绛,20世纪40年代末期,杨绛的兴趣转向了翻译。194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杨绛翻译的1939年以来英国的散文作品,成为杨绛最早期的翻译作品。她的翻译代表作为堂吉诃德,于1961年开始

6、翻译。当时,杨绛开始自学西班牙语,并通读了当时影响比较大的西班牙文学史以及堂吉诃德的一些研究成果。之后,她开始翻译这本著作。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杨绛译的堂吉诃德,这是中国直接从西班牙语翻译的第一个译本。,由于自己有大量的创作经验,杨绛的译文非常注意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度,逐渐形成了自成一格的翻译风格。而且,她还认为,读者对译本的要求,不仅是要看到原作的本来面貌,他们也不希望译文与本国语言差别太大。因此,杨绛的译文幽默诙谐,十分注重描摹细节。,译坛孤鹤_,法文翻译的巨人,他一生共翻译了33部共600万字的作品,他让中国人认识了罗曼罗兰、伏尔泰、杜哈曼、梅里美等人物。人们说,“没有他,就没

7、有巴尔扎克在中国。”,“_的译文不仅译出了作品的文字,还译出了作品的生命。”,傅雷,傅雷,傅雷在翻译中还讲究用字不重复。比如在原著中两次出现表示“难过”的法语单词,他却在译文中用“悲哀”和“苍凉”来区分。法语中对“难过”不像中文分得这么细,但傅雷通过自己仔细的阅读和精心的体会,准确体现了两种心情的差异。什么心情用什么字,很有讲究。 傅雷之于中国翻译史的意义,在于他将整个法文的翻译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他的翻译质与量并重,至今无人能够代替。今天,也许有人会说有的译本在某些细节的翻译上,在准确程度上超过了傅雷译本。但论综合成就,论法文原文在中文意境中的重现,仍然没有任何人成就超过了傅雷。,著名翻译家

8、_与爱人_。,在中国的民国翻译家中,有这么一位奇人。他早年留学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后赶赴国难毅然回国入川。同他一起回国的,竟然有一位英国太太。两人在英国相识,因对中国传统文学共同的爱而结缘,最后一起翻译出了红楼梦。他就是中国著名翻译家,_,杨宪益,戴乃迭,杨宪益,杨宪益在翻译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和夫人一起,翻译出了红楼梦。上文所述的翻译家都是外文翻译成中文,而杨宪益的成就,则是将中文向国际输出。他选择了红楼梦,这本被很多人看做“不可译”的小说。 翻译红楼梦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曹雪芹在原著中采用了大量的比喻、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一个中文环境长大的人都不见得能够懂得全部的意思,何况翻译给外国人看了

9、。当时,流传甚广的红楼梦译本是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翻译的石头记。 总的来讲,杨宪益的翻译风格是充分还原原文中的信息,最大程度忠实于原文。对于红楼梦中的很多双关语,杨宪益采取了直译,然后注释的方法。如对“王仁”这个人名的翻译,中文读者知道它代表“忘仁”。杨宪益译作:Wang Ren (forgetting humanity),而霍克斯则仅仅翻成Wang Ren。对于书名的处理,杨译本直译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霍译本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前者原汁原味,后者避开了西方人不易理解的“红楼”的意象,换为“石头”,是一种妥协。,鲁迅,中国现代伟

10、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在20世纪上半叶他所主张的“硬译”引发了文坛不少的争议。硬译实质上是一种异化的翻译手法,是一种相对极端的直译。_提倡硬译,旨在通过追求内容,尤其是语法结构上的对等而引进一些欧化词汇或句法,从而实现发展和完善白话文的目的。然而由于原语与译语尤其是在二者分属于不同的体系时在语法特征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保留了原语句法特征的译文必然违背汉语传统的语法规则,不仅语法上不通顺,而且意思不明。借用严复的“信达雅”思想来评价,这样的译文只是求其“信”,与“达”的标准却相距甚远。_因为对“信”的追求,而使自己的翻译丧失了“达”的美感,FOCUS,“宁信而不顺” 来源,1931年3月,复

11、旦大学教授赵景深在读书月刊上发表了论翻译一文,文中说:“译得错不错是第二个问题,最要紧的是译得顺不顺。” 鲁迅痛恨这种不负责任的乱译,将其文的精义归纳为“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1(p567) 。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鲁迅针锋相对地提出“宁信而不顺”2(p588),事实上是想告诉大家,如果没有任何中间路可寻而只 有两个极端的话,他是宁肯选择“信而不顺”的。,可见,“宁信而不顺”只是鲁迅在特定背景下矫枉过正的过激话,它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鲁迅非常注重译文的“信”,强调译文对原作的忠实。 强调译文的“信”几乎可以说是鲁迅硬译思想的灵魂,而“信而不顺”是鲁迅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鲁迅而言,“信”是“

12、不顺”的起因,“不顺”是“信”的结果。,鲁迅的硬译主张之内涵 :,首先,鲁迅的硬译主张强调译文对原作内容的一种忠实,这可以说是其“信”的第一层含义。 不仅强调内容上的“信”,更偏重于达到一种语言文字字面上的忠实,也就是语法上的忠实。,硬译与直译的区别?,。为了保存原作的“口吻”和“语气”对鲁迅而言,这是原作极其重要的两个因素,鲁迅的 硬译远远超乎寻常意义上的直译,上升到了一个“大抵连语句的前后次序也不颠倒”的高度。他“除了几处不得已的地方,几乎是逐字译”。也正是这种“按板规逐句,甚而至于逐字译的”硬译 方法,客观上使得鲁迅的翻译句子生硬,行文生涩 。,小约翰译文节选 蓝的是宽大的水面,直到远处

13、的地平线,在太阳下,却有一条狭的线发着光,闪出通红的晃耀。一条长的,白的飞沫的边镶着海面,宛如黄鼬皮上,镶了蓝色的天鹅绒。地平线上分出一条柔和的,天和水的奇异的界线。这像是一个奇迹:直的,且是弯的,截然的,且是游移的,分明的,且是不可捉摸的。这有如曼长而梦幻地响着的琴声,似乎绕缭着,然而且是消歇的。 于是小约翰坐在沙阜边上眺望长久地不动地沉默着眺望一直到他仿佛应该死,仿佛这宇宙的大的黄金的门庄严地开开了,而且仿佛他的小小的灵魂,径飘向无穷的最初的光线去。一直到从他那圆睁的眼里涌出的人世的泪,幕住了美丽的太阳,并且使那天和地的豪华,回向那暗淡的,颤动的黄昏里”,鲁迅宁肯冒天下之大不韪坚持硬译,使

14、自己的译文成为“众矢之的”的缘由 ?,新文化运动的到来,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言文开始不断地暴露出自身的缺陷;文言文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了,开始面临向白话文的转变。然而,这种转变是不容易的,因为当时“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作文的秘诀,是在避去熟字,删掉虚字,就是好文章,讲话的时候,也时时 要辞不达意,这就是话不够用,所以教员讲书,也必须借助于粉笔” 。鲁迅在分析中国语文表达方式 贫乏和不够精密的前提下,认识到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翻译所承载的一个特殊功能,即帮助中国语文的改革。鲁迅对翻译的这种认识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瞿秋白在1931年12月5日他给鲁迅的信中就曾指出,“翻译除能够介

15、绍原本的内容给中国读者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创造出新的中国的现代言语翻译,的确可以帮助我们造出许多新的字眼,新的句法,丰富的词汇和细腻的 精密的正确的表现”。,此外,1946年朱自清在 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一文中,也表达了对鲁迅在当时提倡语言的欧化的肯定。他也认为欧化文法之侵入中国白话的原因不是为了好奇,而是相当有必要。那么具体如何依靠翻译来弥补中国语文在思维与表达方面不够精确的缺陷呢?鲁迅说:“要医这病,我以 为只好陆续吃一些苦,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2(p589)而要 “装进异样的句法”,鲁迅认为,就必须通过硬译的方式,努力寻求译

16、文对原文内容以及语法层面上的“信”。 这样做的目的“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王宏志认为,中国自晚清以来,“不少人便认为中国语文是中国积弱的主因,于是有改革语文的声音,甚至有废除汉字和汉语拉丁化的要求”。而鲁迅的“硬译”正是这一语言变革工程的一部分,他译出的那些生硬的句子,是为了给汉语输入新的语法和新的表达方式。这种论析是契合鲁迅从事翻译的动机的。他自己也有过类似的表白:“一面尽量的输入,一面尽量的消化,吸收,可用的传下去了,渣滓就听他剩落在过去里,在鲁迅的眼里,“信”与“顺”是完全对立无法共存的呢?,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鲁迅虽然强调直译,强调“信”与忠实,但却决没有把“信”与“顺”真正对立起来,恰恰相反,他也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