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栗坪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体制机制创新专项改革试验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2779145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城县栗坪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体制机制创新专项改革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通城县栗坪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体制机制创新专项改革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通城县栗坪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体制机制创新专项改革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通城县栗坪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体制机制创新专项改革试验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通城县栗坪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体制机制创新专项改革试验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城县栗坪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体制机制创新专项改革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城县栗坪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体制机制创新专项改革试验(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城县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体制机制创新专项改革试验方案项目申报单位:通城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建设单位:湖北药姑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一五年十一月通城县栗坪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体制机制创新 专项改革试验方案目 录第一章 专项改革试验基本情况11.1必要性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1.1.1专项改革试验的必要性11.1.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31.2现有基础及前期准备情况41.2.1现有工作基础41.2.2前期准备情况7第二章 总体思路82.1指导思想及原则82.1.1指导思想82.1.1基本原则82.2总体目标92.3主要任务10第三章 改革试验主要内容123.1改革试验的主要内容及进度安排123.1.1改革试

2、验的主要内容123.1.2改革试验进度安排133.2责任分工133.3主要风险及防范143.4主要创新点及可供借鉴推广的事项15第四章 重点配套建设项目184.1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总体进度安排184.1.1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184.1.2项目总体进度安排184.2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年度建设目标194.2.1项目建设主要内容194.2.2项目年度建设目标20第五章 总投资、资金来源及资金使用方案225.1总投资、资金来源及资金主要用途225.2资金筹措落实情况235.3申请专项资金及其主要用途24第六章 效益分析266.1社会效益266.2经济效益27第七章 保障措施307.1组织领导保

3、障307.2政策支持保障307.3工作机制保障307.4人才技术保障307.5宣传引导保障31第八章 附件3232第一章 专项改革试验基本情况1.1必要性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1.1专项改革试验的必要性2016年武汉城市圈“两型”专项决定重点支持转型升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适当支持各市、县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开展的具有特色的改革试验工作。本专项改革试验以农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体制机制创新为举措,以通城县栗坪村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领办的公司为平台和载体,积极探索集生态循环型、美丽乡村型、产业带动型等多种建设模式于一体的地方特色建设模式。本专项改革试验和重点配套建设项目,对于探索

4、和引导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全面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意义和作用均十分重大。1.1.1.1是推进现代农业的有力举措建设现代农业,必然要求采用现代的科学管理办法组织管理农业,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性质的前提下,由农、工、贸一体化的规模经营方式,取代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使农业经营逐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要突破农业的自身瓶颈,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首先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分散、零碎的土地从千家万户置换出来集中连片,然后按市场经济规律重新安排使用,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

5、营形式推进农业,提高农业生产集中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大大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区域普及上采取点、线、面结合;在产业发展上采取种、养、加立体配套耦合。依靠农业生产的土地、水域、品种、饲料等资源禀赋,重点推广以设施栽培和粮经结合为主的连作、间作、套种、轮种结合模式,通过立体式的种、养结合,将一个产业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产业发展要素的补充,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实现了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取得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1.1.2是精准扶贫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幕阜山区作为我省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湖北幕阜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意见,

6、加大幕阜山片区扶贫攻坚力度。通城县是幕阜山片区四县之一,栗坪村被咸宁市委、市政府列入幕阜山片区扶贫开发“1331”工程村。扶贫开发不仅仅就是给贫困户盖新房,建美丽乡村,重要的是必须有基础产业支撑。本专项改革试验一手抓美丽乡村建设;一手抓土地流转,实现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集约经营。计划通过本专项改革试验,实现全村土地完全流转,并核心打造集油茶有机茶叶、良种水稻以及特色水产、获得国家级地理标志的“两头乌”猪养殖、酒坊、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瑶族文化休闲旅游风情街等一体化的6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技术培训、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等六方面到村到户的措施进行精准扶贫。通过全

7、员就业拿“薪金”,预计可实现人均收入15000元;从事服务业个体经营挣“现金”,预计可实现人均收入2100元;股份合作分“股金”,预计可实现人均收入300元;土地流转得“租金”,预计可实现人均收入600元;预计到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元以上,到2017年栗坪村贫困户全部脱贫。1.1.1.3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选择通城县栗坪村建设生态循环型新型农村小区,已初具成效。一方面通过“猪沼林(菜)”、“稻酒(糟)鱼”生态循环模式,将一个产业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产业发展要素的补充,循环利用,变废为宝。通过生态移民、库区移民等异地移民,统一规划,建设具有瑶族民居特色的集移民安置、农商贸易、休闲

8、旅游于一体的街区。目前该村新建小区已建成7栋2520平米。但由于小区污水处理、垃圾集中处理、管网建设、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未跟上,新建小区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部分地区经常污水横流、垃圾随处可见。本专项改革试验拟通过新小区环境整治和扩规建设,切实把栗坪新村打造为省市闻名的新型农村小区样板工程。综上所述,该专项改革试验及其重点配套项目,具有生态循环、美化乡村、精准扶贫和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的多重示范作用,完全符合2016年武汉城市圈“两型”专项重点支持方向。在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建设过程中,将通城县栗坪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体制机制创新专项改革试验,列为2016年武汉城市圈“两型”

9、专项予以重点扶持,意义重大,十分必要。1.1.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1.2.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项目区前期还建房已建成7栋2520平方米,但该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雨、污管网还未实现全覆盖,垃圾还未进行集中处理,还建房周围绿化还未完善,亮化工程还未启动。由于新建小区基础配套建设滞后,产业带动项目发展缓慢。1.1.2.2农民持续增收困难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支持农业农村事业发展,推动农业增收,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实现大幅提升。但目前,因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自身的素质较低、组织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农户按照传统的种养模式粗放经营,农业生产效益低下,部分外出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收取土地租金,经营模式

10、单一,给农民持续增收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1.1.2.3项目资金来源不足本专项改革试验重点配套项目工程量大,投资强度大,需要很大一笔资金。通城县委、县政府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筹资,但目前资金缺口仍然较大,急需申请武汉城市圈“两型”专项改革试验项目资金扶持。1.2现有基础及前期准备情况1.2.1现有工作基础栗坪村位于通城县大坪乡东北角,版图面积676.61公顷,其中耕地87.3公顷、山林面积533.88公顷、高山丘陵面积占总面积90%左右,村民333户、1558人。2007年初,该村三组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李金刚带着乡愁、带着资金、带着致富头脑,以栗坪村三组为起步区,回乡牵头先后组建了新三汇养殖专业合作

11、社、新三汇绿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药姑山生态度假村等。2011年成立湖北药姑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辖三个专业合作社、二个休闲旅游度假村、一个冷链物流中心。该公司经过4年多建设推进,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基本形成。1.2.1.1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基础通过推行农民土地入股、承租两大土地流转模式,公司成立3个专业合作社、2个休闲度假村和一个冷链物流中心,已成功流转土地6100亩,以“猪沼林(菜)”、“猪沼鱼”模式,种养结合推进立体循环农业发展。以设施栽培和粮经结合为主的间作、套种、轮种结合模式在逐步推广,一个以种养立体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园区初具雏形。1.2.1.2体制机制创新基础为了让村民实现真

12、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栗坪村遵循“一切围绕村民期盼、一切依靠村民力量、一切为了村民利益”的农本理念,创新土地和现金入股参与分红、以企带村村企合作以及集体股份收益投入村级公益事业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了“村民变股东、村组变小区、自养变供养”的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一是村民变股东。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联合村民共同出资入股组建村民专业合作社,村民变股东,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栗坪村以两种方式入股:一是现金入股,31户村民以现金入股,最多投资500万元,最少投资10万元,共募集股金1919万元;二是土地入股,村民自愿将所属300亩承包田经营权按每亩5000元折算成现金入股。通过两种形式共

13、募集股金2069万元,53人成为股东。现金和承包经营权入股部分,按照入股份额分配红利;自留地和其他种植面积全部作为集体股份,收益按照村民70%,村集体、公益事业、发展基金各10%份额平均分配。入股之初约定头三年不分红,2014年公司利润340余万元,预计今年利润 470余万元。二是村组变小区。在充分尊重村民居住习惯和住房意愿前提下,对村民实行多样化集中居住。一是遵循拆一还一原则,公司统一规划建设具有瑶族民居特色的每层120平米共3层的住宅,村民负责小部分费用,以抓阄方式分配入住,村民自行进行室内装修,室外装修由公司统一负责。二是自愿建设入住独栋楼房的,由村民提前递交申请,公司预留基地,按统一规

14、划设计的建筑风格施工。小区公共基础配套由公司出资统一建设,目前,已建成7栋共2520平方米; “五务合一”的248平方米的村企办公综合楼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已竣工。通城县政府多渠道整合支农资金,在水、电、路、绿化、土地整理、危房改造、农业机械化、有机食品种植、资源循环利用、文体设施、电信宽带、医疗卫生等方面予以配套,并支持公司以栗坪村为核心,将周边邻村向栗坪新小区聚集,分步实施完成1000户、5000人规模的小区建设。 三是自养变供养。公司为回报社会,对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村民,由公司收取部分费用实行集中供养,年满65岁的老人全部免费。通过企村协商,由村部出地、企业出资,在规划预留的一块

15、空地上,计划建设40间共17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入住老人40人,聘请专业服务人员15人,实行“三统一三集中”服务,即食宿统一安排、基本医疗费用统一负担、一人一份商业保险统一购买,集中组织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健身舞操培训、开放棋牌娱乐场所;集中开展志愿者联谊活动,以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为契机联系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文艺表演、健康体检、生日(节日)祝福、心理疏导等服务;集中引导亲情交流,建立网络视频交流平台,定期联系在外务工子女与老人进行视频交流,让老人不思亲、子女不挂念。1.2.1.3产业发展定位基础该村以3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为市场窗口,发挥各自掌握的资源信息优势,按照市场考察、引进植入、研究试点、示范推广市场化运作模式,初步确立了“三社二游一物流”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六业并举”支撑共富梦。“三社”,即三个专业合作社:新三汇养殖专业合作社。该社成立于2007年,投资1000万元,现有5人投资入股,拥有农民社员526户。养殖基地占地面积120亩,总建筑面积9246平方米,现有办公楼一栋,标准猪舍26栋。2008年被省畜牧厅、省财政厅认定为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 同年10月,又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