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12741434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方法的实验与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标的阅读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 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 文 240 篇(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方法的实验和研究很重 要和必要。 高尔基说:“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刘 向语:“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 亚 。 书籍对人类、特别是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已

2、不用太多话来证明,怎样让孩 子们爱上读书,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教给孩子们读书的方法,培养 他们的读书习惯,作为教师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读书习 惯方法的实验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了。为提升校园品味,更为孩子们的幸福 人生奠基,我校要求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自能读书的能力。针 对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 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精神,本课题旨在 通过实验,初步构建起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外阅读模式,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 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二、课题研究内容二、课题研究内容 1、通过

3、调查分析,摸清学生读书习惯的基本现状,并研究相应的阅读指导对策,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 2、通过研究实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教会学生掌握一般 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性,自动性 品质,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研究如何能根据基础课程需要,正确选择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知识面。 4、探索各学段阅读方法。探索针对不同的语言材料及不同年级进行有效语言积累指导 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阅读中吸取更多的养份,提升语言积累并能“化乎其心”准 确运用。 5、研究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评价方法。加强对课外阅读的督促、交流、评价。通

4、过班 级读书会、各种读书活动、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阅读汇报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三、课题研究目标:三、课题研究目标: 使学生认识中外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 爱书籍的情感,养成阅读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能主动进行课外 阅读,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放在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方面。通过研究与实践,全面探索小学生课 外阅读的实施途径及策略,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课外阅读模式。形成切合学生实 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把学生培养成“好读书、读好书”、有良好的 阅读习惯、

5、有较强的自主阅读能力的“知书达理”的文明人,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课题研究步骤四、课题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一)准备阶段 1、根据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研究总课题研究方案来明确本校子课题研究的整体方 向,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形成子课题方案,报上级申请立项。 2、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新课改理论,学习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 收集国内外有关课外阅读研究的资料,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培训研究人员,做好实 验准备。 (二)实施阶段(二)实施阶段 1、做好资料的收集、分析工作。 2、调动师生、家长参与研究实践的积极性。 3、发放学生问卷调查,从学生那里了解他们目前的阅读习惯,摸清

6、学生学习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 4、将各种信息归纳总结,分析找到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 5、根据实际情况,努力营造校园、班级、家庭三位一体的书香环境。 6、针对各学段课题完成情况及时进行阶段性小结,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修改、补充、 完善课题,对方案及时调整,保证课题顺利进行。 7、阶段性成果展示,根据上阶段的研究情况及经验,推广应用上阶段研究成果,完善 已探索的教学模式,探索学生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培养的操作策略,形成课堂教学、课外 指导及探究典型事例。 8、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收集有关资料,组织撰写相关的论文和阶段性总结报告。 (三)总结阶段(三)总结阶段 1、完善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培养读

7、书习惯的教学模式;在全校进行推广,不断地深入阅 读教学的改革。 2、课题组对材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工作。 3、课题成果展示。 五、课题实施情况五、课题实施情况 (一)营造了一个书香校园环境。 1.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图书馆建设,并定期开放图书馆、阅览室。 2.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 3.鼓励学生积极向学校网站投稿或参与“书香满园”论坛。 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在校园广播中设置了“书香心语”、“读书时间”等栏目,及时将班级和“读书明星”的读 书事迹、读书体会、好书推荐等相关文章通过广播展示出来。 发动各班的小记者报道各班的读书新闻,举行读书新闻发布会等。 将各类读书成

8、果制成展板在学生面前登台亮相,给学生一种心灵的触动。 (二)营造了一个书香班级环境。 1.各实验班根据课题方案和本班实际制订了具体实施细则。 2.设立了班级图书角。建议学生将图书交流。 3.利用黑板报开辟“班级书香”栏,让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读书成果、交流思想的舞台。 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三)营造了一个书香家庭环境。 1.用心引导家庭文化,利用一切机会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 2.通过编印相关教材、登陆学校网站家校互动栏目、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利用一切 与家长接触的机会,将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信息带给家庭。 3.在学校举办“读书节”的时候开展了“千名家长看学校”活动,让家长感受学校的书

9、香文化。 4.倡议开展了以“书香家庭”为特色学习型家庭建设的活动。 5.倡导“让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 (四)读书活动四步骤: 1.设立了“四读”时间多读 (1)晨间自由读。积极倡导学生一、三、五晨间自由地诵读经典,畅谈读书感受。 (2)课堂指导读。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由任课老师指导学生阅读(可带入图书馆,也 可在班里)。积极倡导学生自由地交流读书体会,畅谈读书感受。交流可以是两人,也可 以是多人;可以是几人“同读一本书”后的专题讨论,也可以是“各读各的书”后的大杂谈; 内容可以是说说书中的主要内容、印象最深的情节等,也可以讲讲自己读书的收获。 (3)午间休闲读。倡导学生午间休闲时,自由读书,

10、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 就怎么读,让读书成为孩子们午间最好的休闲方式。 (4)睡前放松读。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建议每个孩子都在家中的床头放一本自己喜爱 的书。每晚睡觉之前轻轻打开书本,慢慢品尝一番,让书香伴着孩子入眠。 2、倡导三个“共读”爱读。 (1)同伴共读。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式,同伴阅读的经验对孩子很重要,可以产生良性 竞争的作用。 (2)师生共读。强化阅读氛围,营造书香校园,每个教师都要做学生读书的指导者,各 科教师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科教学指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共读一本书。 (3)亲子共读。积极倡导亲子共读,内容包括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与孩子交流读书心 得、与孩子一起玩读书游戏

11、等。 3.落实课前诵读会读 。 课前五分钟由值日小老师带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周五坚持开展“谈天说地十分钟”(名 言警句、妙词佳句、做广告、学推销、说影视、谈时事、聊趣闻等)。 4.组织读书活动乐读。 组织读书活动,让师生通过活动感受到读书的重要,读书的快乐与幸福,品尝到读书的 成功,从而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这也是课题实验的重要环节,一年多来,我校课题组开 展了以下读书活动: (1)“五个一”工程 每天花一小时读书、每天背诵一个成语(或一条名言警句、歇后语、谚语等)、每周 背诵一首诗歌。每周讲一个故事或读一篇美文给同伴或家长听、每月读一本书。 (2)“快乐读书快乐成长”读书节 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

12、的主题读书活动: 诗王争霸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成语擂台赛、词语接龙赛、歇后语比赛、读书笔记展评、 素材积累展评、讲故事比赛、编演剧本、亲子读书会、新闻发布会、百科知识竞赛、辩论 赛、演讲赛、“我心中的好书”手抄报比赛、“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征文及“我喜欢的一句读书 名言”征集展示活动、“我与好书交朋友”现场绘画赛、中高年级自制书签展示活动。 六、课题研究成果六、课题研究成果 (一)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一)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课题实验对学生的影响,我们特别设计了问卷,在课题研究前后进行了 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采取抽样的形式,样本为 100,调查对比结果如下: 1、抽样人数、抽样人数 年

13、段实验前人数实验后人数 七年级 1 班4545 八年级 1 班5555 2、你阅读课外读物吗?、你阅读课外读物吗? 实验前人数实验后人数 选 项 七年级 1 班八年级 1 班七年级 1 班八年级 1 班 经常阅读12153040 偶尔阅读20251213 基本不阅读131532 以上调查数字表明:随着实验的进行,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逐渐养成。基本不阅读课外 读物的学生人数明显下降。 3、你对什么样内容的读物感兴趣?、你对什么样内容的读物感兴趣? 实验前人数实验后人数 选 项 七年级 1 班八年级 1 班七年级 1 班八年级 1 班 故事类5858 名人传记3856 科普类61058 故事、童话14

14、101511 漫画、卡通1410105 文学名著15215 其他2432 以上调查,阅读文学故事类、科普类书籍的学生人数到了高年级有所增加,看漫画书 的学生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减少。这主要是教师的引导和课题组开展的读书实践活动 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4、你的阅读习惯是怎样的?、你的阅读习惯是怎样的? 实验前人数实验后人数 选 项 七年级 1 班八年级 1 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10102540 仔细阅读但不做读书笔记25351510 快速浏览101055 以上数字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大部分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仔细阅读的 比例越来越高,选择快速浏览的学生很少,这主要有赖于老师的方法指导

15、得当。 5、你阅读的目的是?、你阅读的目的是? 实验前人数实验后人数 选 项 低段中高段低段中高段 获得有益的知识8121518 提高语文水平10151516 开阔自己的视野8101420 没有目的202011 以上调查可看出,实验前认为阅读能给自己带来益处的学生比较多,但没有目的的阅 读人数也将近一半,实验后,学生认为阅读能带来益处的学生明显增多,没有目的的阅读 人数基本没有了。 6、自己拥有的课外书的数量、自己拥有的课外书的数量 实验前人数实验后人数 选项 低段中高段低段中高段 没有5500 110 本203555 1030 本10101525 30 本以上10152525 从表中可以看出

16、通过课题组老师的引导和努力,学生大多数拥有书籍正逐步增加。 7、一周内用于阅读的时间、一周内用于阅读的时间 实验前(百分率)实验后(百分率) 选项 低段中高段低段中高段 1 小时以下52%45%00 1-3 小时25%35%15%10% 3-5 小时1315%40%45% 5 小时以上10%10%45%45% 数据表明,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在开展实验后有了质的变化,读的时间在逐步地增加, 这表明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在提高。 8、是否希望学校安排课外阅读时间、是否希望学校安排课外阅读时间 选项实验前(百分率)实验后(百分率) 很希望30%65% 比较希望30%30% 随便30%5% 不需要10%0% 自 2007 年开始,我校建立了图书阅览室,阅览室图书藏量逐年增加,并将课外阅读课 安排进课程表,有效解决了学生阅读学生需求。 10、如何获得课外读物的?、如何获得课外读物的? 选项实验前(百分率)实验后(百分率) 同学借阅45%35% 图书馆借阅35%45% 家长购买15%15% 自己购买5%5% 以上调查数据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