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沉降观测方案概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2719044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9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沉降观测方案概要(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地长泰建设有限公司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目 录一、 工 程 概 况.21.1、工程概述21.2、周边环境情况介绍31.3、基坑支护设计概述41.4、工程地质水文概况41.5、水文地质条件18二、监测专项方案202.1、基坑监测工作202.2、监测方法222.3、水平位移监测232.4、竖向位移监测242.5、深层水平位移监测252.6、裂缝监测262.7、支护结构内力监测272.8、土压力监测282.9、监 测 频 率282.10、第三方监测302.11、监测资料整理302.12、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302.13、应急抢险措施30一、 工 程 概 况1.1、工程概述序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华北

2、区域天津平山道项目建筑安装总承包工程2工程地址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与平泉道交口3建设单位东兆长泰(天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5监理单位天津建工工程管有限公司6施工单位中地长泰建设有限公司7监督单位天津市河西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8工程性质商业、住宅楼9资金来源建设单位企业自筹10承包方式施工总承包1.1.1结构形式: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1.1.2基础形式:采用桩-承台基础。1.1.3建筑概况: 本工程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基坑北侧为平山道小学,西侧为气象台路,东侧为小区规划路,南侧为平泉路。总建筑面积71845 m2,地上49345m2,地下22500 m,拟建2栋地上3

3、0层,地下2层,地上裙楼5层,中部南北两排为7层住宅楼2#楼和4#楼,建筑北侧东侧地上为低层别墅商业3#楼。基坑平面形状近似长方形,几何尺寸约为129m*93m,周长约444米,基坑面积约12000 m;0.000相当于大沽高程3.4000m。根据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JGJ120-2012的有关规定,本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对应于基坑工程安全等级的重要系数为1.1。塔吊位于基坑内,基坑开挖前,完成塔吊基础及塔吊安装。结构情况:基础底板厚度多为500mm,基坑挖深达9.2m。1.2、周边环境情况介绍 拟建基坑四周均临近河西区重要道路,地下室西侧为气象台路,地下室外墙距路边24.5米(含绿化带)

4、,北侧为平山道小学,地下室外墙距红线最近处2.5米,离学校校舍最近距离6.537.78米,学校校舍为四层砖混结构房屋,基础埋深约1.5米的条形基础。东侧为小区规划路和居民小区住宅楼,住宅楼离地下室外墙距离为13.815.64米,居民楼为5、6砖混结构房屋,基础埋深约1.5米的条形基础。南侧为平泉道。基坑距离小区居民楼26.87米,居民楼为5、6砖混结构房屋,基础埋深约1.5米的条形基础。地下障碍清除及道路管线保护: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图纸资料,现场四周存在大量的燃气、雨水、给水管线,进场后即对本工程施工现场及现场周围对所有的管线进行摸底,明确所有管线的走向及埋设或架设位置,并作好记录,对地下障碍物

5、进行清除和地下管线进行保护措施。除给出管线位置外,土方施工时还应特别注意未被发现的一些管线、无附属物的金属管线等。1.3基坑支护设计概述该基坑开挖深度9.210.9m,除设计和建设单位给出的地下管线等重要设施,均需重点保护。而且场地狭小,地下室外墙紧贴用地红线,基坑支护难度较大。基于上述情况,方案采用安全性能较好的水泥土墙+两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形式。水泥土墙插入HB型钢作支护结构。地下HB型钢水泥土墙采用三轴搅拌桩,为850600,有效桩长23米,内设两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根据基坑形状支撑采用眼镜型支撑形式。具体详见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降水方案由于基坑开挖范围内分布有粉土(2),透水性较强,

6、易产生流砂。考虑基坑周边环境复杂,抽取承压水减压对周边已有建筑物及道路管线等影响较大,止水帷幕采用HB型钢水泥土墙,进入粉质粘土层,隔断坑内外潜水层水力联系。只要水泥土墙不发生渗漏,坑内降水疏干不会引起周房屋及道路沉降。1.4、工程地质水文概况根据东兆长泰(天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气象台路卫星里(津西气2004-166号地块)旧城区改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知,本工程建筑0.000相当于大沽标高3.40m,现场地地表大沽平均标高约2.700m。1.4.1、场内基坑的地质情况1)人工填土层(Qml)全场地均有分布,厚度2.603.60m,底板标高为0.34-0.43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

7、第一亚层,杂填土(地层编号1):厚度一般为0.201.70m, 15号、29号孔附近厚度较大,为2.602.80m,呈杂色,松散状态,由砖渣、灰渣、石子、废土等组成。其中在35、7、8、10、14、16、21、25号孔附近缺失该层。第二亚层,素填土(地层编号2):厚度一般为2.103.60m,仅在12孔附近厚度较小,为1.60m。呈褐色,软可塑状态,粉质粘土质,含少量砖渣等,属中压缩性土。其中在15、29号孔附近缺失该层。人工填土土质松散、结构杂乱,欠均匀。除表层拆迁时翻动和残留的杂填土外,其余人工填土填垫年限一般大于十年。2)全新统上组陆相冲积层(Q43al)厚度3.005.00m,顶板标高

8、为0.34-0.43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第一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1):厚度一般为1.202.20m,呈灰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粘土透镜体。第二亚层,粉土(地层编号2):厚度一般为1.403.30m,呈灰黄色,稍密中密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3)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Q42m)厚度6.408.00m,顶板标高为-3.28-4.88m,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编号4)组成,呈灰色,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透镜体。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

9、4)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层(Q41h)厚度2.002.80m,顶板标高为-10.76-11.54m,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编号)组成,呈黑灰浅灰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有机质、腐植物,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粘土透镜体。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5)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Q41al)厚度3.904.80m,顶板标高为-13.24-13.64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第一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1):厚度一般为3.003.80m,呈灰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粘土透镜体。第二亚层,粉土(地层编号2):厚度一般为0.501.50m,呈灰黄色,密实状态,无层理

10、,含铁质,属中(偏低)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透镜体。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6)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Q3eal)厚度10.7011.60m,顶板标高为-17.35-18.08m,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编号1)组成,呈褐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粘土透镜体。场地西南侧14、15号孔附近埋深25.0032.00m段夹厚度2.007.00m的粉土透镜体。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砂粘性有所变化,分布较稳定。7)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积层(Q3cal)厚度19.9020.00m,顶板标高为-28.76-29.48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3个亚层。第一亚层,粉质粘土、粘

11、土(地层编号1):厚度一般为5.106.60m,呈灰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透镜体。为便于表示,在剖面图中本亚层统一按粉质粘土绘制。第二亚层,粉砂(地层编号2):仅孔深大于45.0m的钻孔穿透本亚层。本亚层厚度一般为9.7012.00m,呈灰黄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低)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第三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3):仅孔深大于45.0m的钻孔穿透本亚层。本亚层土厚度一般为2.803.80m,呈灰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砂透镜体。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8)上更新统第二组海相沉积层(Q

12、3bm)仅孔深大于45.0m的钻孔穿透本层。厚度3.103.50m,顶板标高为-48.99-49.38m,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编号1)组成,呈黄灰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少量铁质贝壳,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粘土透镜体。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9)上更新统第一组陆相冲积层(Q3aal)本次勘察钻至最低标高-77.08m,未穿透此层,揭露最大厚度24.60m,顶板标高为-52.46-52.58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第一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1):仅孔深大于65.0m的钻孔穿透本亚层。厚度一般为7.208.50m,呈褐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砂

13、、粉土、粘土透镜体。第二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3):仅孔深大于65.0m的钻孔揭露本亚层。本次勘察未穿透此层,揭露最大厚度17.30m,呈褐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砂、粉土、粘土透镜体。本层土在揭露范围内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综合分析:人工填土之杂填土(1)及素填土(2)土质不均匀,分布欠稳定,其属于基坑开挖后被挖除土层,局部杂填土厚度较大处,对基坑支护止水略有影响。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粉质粘土(1)局部夹有厚度较大粉土透镜体,水平方向上土质砂粘性有所变化,对局部桩基础的单桩承载力有所影响。其余层位水平方向岩性砂粘略有变化,力学性质略有差异,顶(

14、底)板标高略有所起伏,但总体上是均匀、稳定的。1.4.2、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当子样个数6时,提供最大值、最小值、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及子样个数;当子样个数6时,仅提供最大值、最小值、算术平均值及子样个数。各层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如表一般物理力学指标分层统计表 地层编号统计项目W(%)r(kN/m3)eWL(%)IpILa1-2(1/MPa)Es1-2(MPa)2(素填土)最大值27.920.10.8034.816.00.510.407.7最小值19.319.40.6329.611.90.280.224.1平均值23.619.90.6931.9313.80.410.345.2标准差2.450.230.051.621.360.080.071.17变异系数0.1040.0110.0710.0510.0990.1960.1940.224子样数1212121212121212标准值25.4219.740.7333.13/0.490.394.341(粉质粘土)最大值28.720.20.8136.817.00.720.377.3最小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