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练习2016.03.20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2703042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练习2016.03.20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化学练习2016.03.20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化学练习2016.03.20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化学练习2016.03.20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化学练习2016.03.20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练习2016.03.20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练习2016.03.20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三化学练习2016.03.20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氧水、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完全灭活埃博拉病毒,其消毒原理与漂白粉消毒饮用水的原理相同 B.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可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PVC 的单体可由 PE 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 得 C.乙醇用作医用消毒剂时,无水乙醇消毒效果最好 D.不法商家制取的“地沟油”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 A.氢氟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于雕刻玻璃 B.MgO、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 C.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可用于制作肥皂 3.下

2、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况下,将 2.24L Cl2溶于水,可得到 HClO 分子的数目是 0.1NA B.NA个 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 107g C. 8.0gCu2S 和 CuO 的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数为 0.1NA D.2.3gNa 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 0.1NA到 0.2NA之间 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6g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7NA B.标况下,22.4L甲烷和22.4L氯仿所具有的微粒数均为NA C.1mol甲醇完全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1 L 0.1mol/L醋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1NA

3、 5.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已知 C2H4和 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 ag,则该混合物( ) A.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a/7+1)NA 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 aNA/7 C.燃烧时消耗的 O2一定是 33.6a/14L D.所含原子总数为 aNA/14 6.短周期主族元素 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 两元素相邻,B、C、E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之和为 13,E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B 原子内层电子数的 3 倍或者是 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3 倍,B、D 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C、E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 A 所形成的氧化物只有

4、一种 B.元素 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C.氢化物的稳定性:AB D.元素 C、D、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可发生反应 7.FeCl3(aq)与 KSCN(aq)混合时存在下列平衡:Fe3+ (aq)+ SCN(aq) Fe(SCN)2+ (aq).已知平衡时,物质的量 浓度 cFe(SCN)2+与温度 T 的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 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K2,则 K1V逆 D.FeCl3(aq)与 KSCN(aq)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3+(aq)+SCN-(aq)=Fe(SCN)2+(aq) H0 8.早在 1

5、807 年化学家戴维用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得钠,反应原理为:4NaOH(熔融)= 4NaO22H2O;后来 盖吕萨克用铁与熔融氢氧化钠作用也制得钠,反应原理为:3Fe4NaOH=Fe3O42H24Na.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盖吕萨克法制钠原理是利用铁的还原性比钠强 B.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钠,阳极发生电极反应为:Na+e= Na C.若戴维法与盖吕萨克法制得等量的钠,则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比为 2:1 D.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法制钠(如图),电解槽中石墨极为阳极,铁为阴极 9.氯碱工业是一种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燃料电池与电解 池组合的新工艺可节能 30%以上,下图是该工艺图 示(电

6、极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为 H2,Y 为 Cl2 B.A 池为电解池,且 mn C.B 池为燃料电池,且 ab 2 D.该工艺优点是燃料电池提供电能且能提高烧碱产品的浓度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 Mg(OH)2悬浊液中加入 FeCl3溶液:3OH- + Fe3+ = Fe(OH)3 B.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4IO2 2H2O = 4OH 2I2 C.用酸性 K2Cr2O7溶液检验酒精:3CH3CH2OH + 2Cr2O72 + 13H = 4Cr3 + 11H2O + 3CH3COO D.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2ClO- + SO2

7、 + H2O = 2HClO + SO32-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电解饱和 MgCl2溶液: 2H2O + 2Cl- H2+Cl2+ 2OH- B. 酸性 FeSO4溶液中加入双氧水: 2Fe2+ + H2O2 + 2H+ =2Fe3+ + 2H2O C. 向 Ca(ClO)2溶液中通入 SO2气体: Ca2+ + 2ClO- + H2O + SO2 =CaSO3+ 2HClO D. 向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Ca2+ + HCO3- + OH-=CaCO3+ H2O 12.如图所示,隔板 I 固定不动,活塞可自由移动,M、N 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反应:A(

8、g) +3B(g)2C(g) H=-192 kJmol-1.向 M、N 中,都通入 x mol A 和 y mol B 的混合气体,初始 M、N 容积相同,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 A 气体在两容器中体积分数不可能相等 B.若 x:y=1:3,当 M 中放出热量 172.8 kJ 时,A 的转化率为 90% C.若 x:y=1:2,则平衡时,M 中的转化率:AB D.若 x=1, y=3,则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 NM 13.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4.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 1

9、 所示装置可制取氨气 B.用图 2 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C.用图 3 所示装置可分离 CH3CH2OH 和 CH3COOC2H5混合液 D.用图 4 所示装置可说明浓 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15.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M N I 3 16.常温下 KSp(AgCl)=1.810-10, KSp(AgI)=1.010-16,将等体积的 AgCl 和 AgI 的饱和溶液的澄清液混合,再向其 中加入一定量的 AgNO3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澄清液混合,AgCl 和 AgI 都沉淀 B.向 Ag

10、I 清液加入 AgNO3,c(Ag+)增大,KSp(AgI)也增大 C.若 AgNO3足量, AgCl 和 AgI 都可沉淀,但 AgCl 质量大于 AgI D.若取 0.1435 克 AgCl 固体放入 100mL 水(忽略体积变化),c(Cl-)为 0.01mol/L 17.某食用香料乙酸橙花酯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是( ) 分子式为 C12H20O2 1mol 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 1molNaOH 它的同分异构体中有芳香族化合物 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1mol 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和 3mol H2反应 A. B. C. D. 18.羟氨苄青霉

11、素是高效、广谱和低毒的抗生素,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羟氨苄青霉素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 B.每个羟氨苄青霉素分子中含有 3 个手性碳原子 C.羟氨苄青霉素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D.1mol 羟氨苄青霉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 4molNaOH 19.25oC 时,用 2a molL1NaOH 溶液滴定1.0L2a molL1氢氟酸溶液,得到混合液中HF、F 一的物质的量与溶 液 pH 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3 时,溶液中:c(Na+)=c(F 一) B.c(F 一)c(HF)时,溶液一定呈碱性 C.pH4 时,

12、溶液中:c(HF)c(Na+)c(H+)c(OH)2amolL1 D.pH3.45 时,NaOH 溶液恰好与 HF 完全反应 20.亚氯酸钠(NaClO2)用于漂白织物、纤维、纸浆,具有对纤维损伤小的特点.其在溶液中可生成 ClO2、Cl- HClO2、ClO2-、等,其中 HClO2和 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已知 pOH=-lgc(OH-),经测定 25时各组分含量随 pOH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此温度下,下列分析错误的( ) A.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 Ka=10-6 B.亚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C.pH=7 时,溶液中含氯微粒的浓度大小为:c(HClO2)c

13、(ClO2-)c(ClO2) c(Cl-) D.同浓度的 HClO2溶液和 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有 c(HClO2)+2c(H+)=c(ClO2-)+2c(OH-) 21.常温下,在 10mL0.1 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L-1HCl 溶液,溶液的 pH 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 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CO2因逸出未画出,忽略因气体 逸出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A 点所示的溶液中:c(CO32)=c(HCO3)c(H+)c(OH) B.当溶液的 pH 为 7 时,溶液的总体积为 20 mL C.在 B

14、点所示的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 Na+ D. 在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Na+)+c(H+)=c(CO32)+c(HCO3)+c(OH) OH N H NH2 O N S COOH O 3H2O 4 22.CoCl26H2O 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 Co2O3、Co(OH)3,还含少量 Fe2O3、Al2O3、MnO 等)制取 CoCl26H2O 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 H+、Co2+、Fe2+、Mn2+、Al3+等;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 pH 见下表:(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 C

15、oCl26H2O 熔点为 86,加热至 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氯化钴. (1)写出浸出过程中 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2)写出 NaCl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_;若不慎向“浸出液” 中加过量 NaClO3时,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 (3)“加 Na2CO3调 pH 至 a”,过滤所得到的两种沉淀的化学式为 . (4)制得的 CoCl26H2O 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_.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 的关系如图.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 目 的是_;其使用的最佳 pH 范围是_. A.2.02.5 B.3.03.5 C.4.04.5 D.5.05.5 (6)为测定粗产品中 CoCl26H2O 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粗产品溶于水,加入足 量 AgNO3溶液,过滤、洗涤,将沉淀烘干后称其质量.通过计算发现粗产品中 CoCl26H2O 的质量分数大于 100,其原因可能是_.(答一条即可) 23. 1902 年德国化学家哈伯研究出合成氨的方法,其反应原理为: N2(g)+3H2(g)2NH3(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