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教案(1-7).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2692391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制教育教案(1-7).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1-7).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1-7).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1-7).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1-7).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制教育教案(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制教育教案(1-7).(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与法制教育教案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3)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一些不法侵害和意外险情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

2、己,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智慧保护自己。教学难点:提高警惕是防范侵害的前提。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导课二、新授同学们,下面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小丽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阿林,并且很快地介绍自己的真实情况。阿林约小丽去公园玩,小丽应邀了。师:根据你们的猜测和想象,你说他俩会怎样?生:、(一)提高警惕过渡:刚才大家对小丽的遭遇作了很多猜测,那么究竟小丽的遭遇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事情的进展。1.播放影片2.师:小丽这么轻易落入魔掌的原因是什么呢?生:、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形成共识:小丽落入魔掌的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警惕,

3、轻信网友。(板书:警惕)3.师:我们在网上交友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课件出示)a.活动:小组讨论b.指名汇报教师归纳:总的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青少年要提高警惕性;同样,社会犹如网络世界,即绚丽多彩,又存在着一些丑陋肮脏的东西,我们同样要提高警惕,正如谚语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二)用智慧保护自己过渡:由于小丽在思想上没有提高警惕,落入了魔掌,现在她非常后悔,向我们发出了求助。同学们,请你帮小丽想想办法:1.小组活动2.指名汇报3.(播放影片)我们来看小丽是怎样逃脱的。(板书:智慧)4.师: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根据环境和情况不同,办法也不同。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断录像

4、。(出示录像)5.师:老师这里有一份材料,你们觉得他做法可取吗?(出示:一个生命随风而去)生:、师:遭遇不法分子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博斗,力量悬殊大的,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及脱身。两害相权取其轻,保住最大利益。师:我们是否就这样宽恕、姑息他们?那该怎么办?(板书:法律)6.介绍未成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三、拓展1、你有遭遇过不法侵害的经历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该怎么做?(出示课件)2、师总结:(出示课件)通过今天的学习,使大家懂得,在不法侵害发生前,我们要提高警惕,在不法侵害发生时,要用智慧保护自己,在不法侵害发生后,要用法律保护自己。只有我们多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本领

5、,积极地去保卫自己的平安,大家才能平安地学习,平安地生活,平安地成长!3、 播放音乐,齐读儿诗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二)教学目的: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

6、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二、主要内容:(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

7、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脏话不断。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4、 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6、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8、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

8、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1)旷课、夜不归宿; (2)带管制道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

9、。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又得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二)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 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

10、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三、小结: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小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将来我们才能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法制教育教学目标:当前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本节课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

11、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学过程:1引言: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1) 犯罪呈低龄化趋势(2) 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3)

12、 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4) 犯罪的类型复杂3学生讨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1) 社会的因素(2) 家庭的因素(3) 学生的心理因素5相互交流学生与主持人对某一案例,一起讨论,各抒己见6布置作业本周大家就本节班会课写一篇周记,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教案(三)一:知识技能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情感教育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三: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四:教学过程:(一)引入:结合上节课相关内容,到当地派出所、

13、法院少年法庭或少年犯管教所作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内容:近年来当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司法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包括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中学生有些什么希望,中学生应怎样配合司法保护。二、把收集材料,在班上进行交流.三、教授青少年自我保护二十招第1招警惕“黄狼”入室健康第一,高尚情趣。抗拒诱惑,抵制黄毒第2招学会独处独自在家,不必害怕,管好自己,安全潇洒第3招现代居室内的安全现代居室,空间有限,安全规则,牢记心间第4招不要轻易“打”“听”要打电话,先问费用,量入为出,全家安宁第5招

14、正确对待宠物宠物可爱,不可迷恋,狂犬病毒,预防在前第6招预防20世纪“新瘟疫”艾滋病毒,可以预防,洁身自爱,永保健康第7招餐桌上,噎着怎么办食物噎住,压腹咳出,细嚼慢咽,麻烦免除第8招求助“快速突击队”紧急危险,求助莫慢,快拨110,转危为安第9招久戴耳机有害无益保护听力,少用耳机,音量适度,轻松惬意第10招“电老虎”屁股摸不得电是老虎,不可糊涂,预防触电,请教父母第11招火里逃生防火须知,勿当儿戏,火警电话,不可忘记第12招未成年少女自护少女合群,防止无助,冷静机智,勇敢自护第13招学会使用家电产品家电便利,用前学习,合理使用,遵循规律。第14招电脑与自护电脑神奇,积极学习,你是主人,莫做奴

15、隶。第15招招谨防铅中毒铅会毒人,慎选器皿,装修防铅,处处小心。第16招把好你的“健康之门”爱牙护牙,防止龋齿,断牙可植,就医及时。第17招注意厨房中的安全厨房学艺,细心有序,边学边做,安全第一。第18招安全使用煤气煤气危险,用毕即关,注意通风,防患未然。第19招不做小烟民吸烟成瘾,疾病缠身,健康自尊,不做烟民。第20招面对校园暴力不卑不亢,自卫适当;对症下药,人人舒畅。第21招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学法懂法,依法行动;合法权益,应当力争。第22招守护好你的“司令部”保护大脑,谨慎用药,精神卫生,至关重要法制教育教案(四)案例分析及讨论教学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