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谭明建先进事迹(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谭明建先进事迹(精选多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谭明建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学习谭明建先进事迹 做一名经得起检验的共产党员 记省纪委、省监察厅接访干部谭明建 24年,他一直坚守在接待群众来访第一线,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甘当党和政府的“减压阀”、老百姓的“出气筒”;24年,他信守“群众说好就是名,群众受益就是利”的名利观,想方设法支持群众的合理诉求;24年,他视上访人如亲人,累计接待上访群众数万人次,一件意外事故也没有发生过24年,经过时间与实践的检验,他用忠诚与担当,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优秀答卷。 他,就是省纪委信访室副处级检查员、接访干部谭明建。 小事干好了就是大事老百姓对我满意,就是对纪检监察机关满意,这就是大事! 谭明建今年58岁,
2、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起在省纪委从事接访工作。每一天他的工作都是这样的:早晨提前半小时上班,登记、核查、接谈、协调、交办,其间电话铃跟着响个不断,有时一天要接待上百人次、接听几十个电话,连口水也顾不上喝。为了能多接待一位上访人、多接一个电话,他总是自带午饭不离座位,常常忙得连饭都来不及吃。他告诉记者:上访人没把话说完你出去了,他就可能认为我们不耐心听、不尊重他,就会火气更大,容易激化情绪。 长期的接访经历让谭明建知道,很多时候,倾听就是一种理解,倾听也是一种化解。有的上访人,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他的诉求,讲一个小时、讲两个小时、讲半天,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听着,直到对方讲够了为止。 一位
3、母亲来省纪委上访,哭诉反映十几年前她的儿子在济南上学期间,被同学带到黄河边上发生争执死亡,法医鉴定是死于溺水。母亲不相信这个结论,为了给儿子申冤,多年来不停地到各处上访。(事迹材料)谭明建了解,十多年来案子经过公安部门多次调查,没有充分证据能够改变案子的结论。但是,为人父母,他感同身受,深深理解这位母亲失去儿子的巨大悲痛。她反反复复地讲,他就认认真真地听,让她的情绪在倾诉中得到尽情地释放。走的时候,这位母亲拉着谭明建的手表示感谢:“俺走了这么多地方,就你对俺最好,俺忘不了!” 上访人员千差万别,能用一颗平等心接待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上访者有利于案结事了、息诉罢访。去年夏天,济宁医学院有位老师因学校
4、不给他实验室钥匙来上访,当时谭明建正在接访两位能说善道的中年妇女,忽然一股非常浓烈的狐臭味传来,顶得两位妇女喘不过气来,捂着鼻子跑出了接访室,而谭明建没有露出一丝不悦之色,耐心听完教师的陈述后,他理解了学校的难处:肯定是其他教师不愿意呗。了解到这位教师已经55岁,老谭跟他说:再过几年就退休了,忙活这么多年咱也该歇歇啦!如果学校不给你发工资你找我,如果一分钱都不少你的,咱自由自在的,何乐而不为呢!这一番话说得老师连连点头,以后再也没来过。 有位要好的同学曾问谭明建:老谭,这么多年你整天净管这些婆婆妈妈的小事,不烦得慌吗?谭明建说:小事做成了也是大事。我们纪检监察的工作,办大案要案是大事,但接访这
5、样的小事也得有人管。一个接访事项办好了,给机关添不了多少光彩,但做不好,却能给领导增添许多麻烦。同样,接访工作做好了,只是解决了当事人的具体问题,没办好可能引起一片群众的意见。老百姓上访,都是冲这块牌子来的,他们对我满意,就是对我们纪检监察机关满意,这就是大事! 坐到了群众堆里,就坐到了群众心里一根火柴的温暖,也能给上访群众三分春意! 上访是有成本的,到县里上访,还是到省里上访,首先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为什么花那么多钱跑许多路到省里来上访呢?这里面既有老百姓传统观念“往上走”、“见领导”、“告御状”的问题,更大程度上,还在于有些群众确实受到了冤屈,利益受到了损害,到省纪委来上访,希望能给个公道。
6、24年来,谭明建对上访群众待如亲朋笑脸相迎、和气作别。接访时,他从不面对门口坐,总是把来访群众让到上座。他说:“你坐到了桌子后面,就坐到了群众对面;你坐到了群众堆里,就坐到了群众心里”。遇到集体上访时,他就走到人群里面,或者和群众一块儿坐在台阶上。他相信,人的距离近了心就近了,感情就近了,信任也就有了,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一位农村妇女来上访,反映在一家人外出打工期间,村支书以其大伯哥欠他4万元不还为由,克扣了自家应得的8000元拆迁补偿款。谭明建将此事交由当地县纪委办理,经协调,村支书答应10天后归还。没想到,十几天后,妇女又来反映:村支书不但不还钱,还要打人!农村人常说:扫帚扫不到的地方,灰
7、尘不会自己跑掉。谭明建想,这件事情如果我们不管到底,恐怕就难办成。他通过电话寻问情况,县里面又说,这是民事纠纷,应该由法院来解决。谭明建明确告诉办事的同志:这件事情看起来是民事纠纷,其本质是村支书利用职权侵犯群众的合法利益,必须由纪委来纠正!事情很快得到解决。 作为纪委的信访干部,必须有心有胆。有心,就是对人民要有同情心、善良心;有胆,就是对事业要有正义胆,敢于坚持原则。有一位县里的干部,受到处分后,对自己被安排到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不满,到省里上访。经省纪委安排调查,发现他的家庭确实非常困难:一家4口人,岳母瘫痪在床,妻子因工伤也失去劳动能力,儿子正读高中,一旦他再下岗,家庭将失去经济。谭明建
8、建议当地有关部门重新考虑,但是反馈回来的是:这个事情是市里主要领导定的,不能改!谭明建跟市纪委的同志讲:这个家庭的正常生活如果保证不了,当事人肯定不会息诉罢访,甚至会引发更大的矛盾。“不管哪个领导定的,做得不合适就得改!”最终在他的协调下,当事人的家庭风险化解了,再也没有上访过。 到省里来上访的大部分都是基层的一些困难群众,看到他们穿得脏衣旧衫的,谭明建总是先问问:“吃饭了没有?”“回去怎么走?”“有钱坐车没有?”他的兜 学习谭明建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是纪检监察干部,谭明建没有华丽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但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令人难忘、令人敬佩的不平凡业绩,他是新时期共
9、产党员的典范,是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的楷模。 一、勤学善思、与时俱进 谭明建同志从工作以来,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对各种政策法规都钻研得十分透彻,并根据多年的接访经验,自己总结了一套处理疑难访的技巧。谭明建同志总是利用晚上或休息日的时间学习。为了适应工作,信访条例以及有关信访工作中的规定他都熟记于心,并常常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中去,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信访中实际困难,他做好信访工作的宗旨就是多为百姓办点实事、好事。 二、心系群众、无私奉献 谭明建同志的工作中时时处处体现了他对老百姓的赤诚之心、朴实之爱、感激之情。他对生活困难的上访群众始终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总是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每当
10、遇到无钱回家或者无饭可吃的上访户,他总是自己掏钱给他们。曾有多少次,多少人跪倒在他面前,向他表示敬意,把他当成自己的救星。我们学习谭明建就是要学习他这种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生活中、工作中,要真挚、热诚地与群众同甘共苦,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尽心竭力地为群众谋求福祉,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多办实事、好事。 三、鞠躬精粹、恪尽职守 对待工作,谭明建同志兢兢业业、呕心沥血的在平凡岗位上贡献出了全身心的力量。他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职业操守。24年来,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身边工作的同事也换了一茬又一茬,许多人把接访工作形象地比喻为“一
11、苦二累三受罪”,还时常会受到闹访缠访人的人身攻击,但谭明建同志始终坚持在接访工作第一线。20多年来,共接待上访群众几万人次,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他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为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优异成绩。 四、不计个人得失、努力工作 谭明建同志在信访工作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勤勤恳恳,做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工作。每逢节日,各家各户欢天喜气忙团聚,而他们仍要坚守岗位,忙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每逢全国、省、市召开重大会议,他们要坚守岗位,随时随地接待来访群众;每逢遇到胡搅蛮缠的上访户或者上访老户,或者政策性比较强的信访,谭明建同志总是亲自接待,耐心细致地做工作,都能使上访者带着问题来,带着笑容回家。
12、谭明建同志有多个节日,多少个夜晚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他对家庭关心很少,对同志关心很多,他想“大家”之所想,急“大家”之所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正是由于他这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呕心沥血,忘我工作,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谭明建,一名永葆纯洁、忠于职守的纪检监察干部,一名经得起检验的共产党员。24年来,他守护在来信来访的普通大众中间,他燃亮的是一根火柴的温暖,而在人民群众心里点燃的却是一柱柱红红的火炬,映照出的是一名共产党人本色的光辉。 “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接访干部的心里,要装着一串串钥匙,去打开那一把把难开的锁。”谭明建同志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24年里,他正是靠自己的一串串钥匙
13、,解决了几万个群众难题,真真切切的将群众的小事干成了大事。相信我们每位学习谭明建精神的机关工作人员,在领会了谭明建同志的一些精神,在明白了自己心里的一串串的钥匙所在的时候,那我们工作中的一把把锁也就不难打开了。 学习谭明建心得体会 谭明建同志是省纪委信访室一名普通的接访干部。1988年考到省监察厅后,领导安排其到信访处做接访工作,一干就是24年。24年来,他每天都提前半小时上班,有时一天要接听几十个电话,接待上百人次,常常午饭来不及吃,去间都没有时间。24年来,他接待上访群众几万人次,疏导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多起,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谭明建同志很有恒心,他24年坚守在接待群众来访第
14、一线,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交了一份优秀答卷。谭明建同志很有爱心,他视上访人如亲人,始终带着深厚感情做信访举报工作。谭明建同志很有公心,他坚持原则,作风朴实,严于律己,树立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谭明建同志很用心,他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增强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的本领。 二十四年如一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坚守在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对事业无私奉献的品德。 古时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排在第一位的。历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在修身方面留下了许多感人事迹。唐太宗李世民在官德修养问题上,认为“若安天下,必
15、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王安石则认为,为官者要“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我们党高度重视继承和发扬修身这一优良文化传统。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基本要求。谭明建热爱本职工作,热爱信访岗位,一干就是二十四年,从未向组织、向领导提出过调换工作。我们纪检监察干部都要学习谭明建的爱岗敬业的精神,做爱岗敬业的模范。 学习谭明建心得体会:本色谭明建更可敬 谭明建作为一名山东省纪委信访室监察厅举
16、报中心的普通接访干部,24年如一日,坚守在纪检监察接访的第一线,他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有的只是一件件的平凡小事,但他始终把这些小事当成大事来干,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对事业充满执着,对党充满忠诚,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本色男儿;(心得体会)从他身上,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的行为可学、可做,这也正是他的可敬之处。 因为谭明建明白,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哪,自己的职责是什么,该如何去做!谭明建这样定位自己的工作:接访员不是裁判员,而是信息员、协调员、宣传员、疏导员,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减震器”、“减压阀”,“让群众满意,不给领导添麻烦”是工作要求,也是一种政治责任!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24年来,接待了几万人次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