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专题复习语文课件:咏物诗鉴赏 (共16张ppt)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2655853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三专题复习语文课件:咏物诗鉴赏 (共16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高三专题复习语文课件:咏物诗鉴赏 (共16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高三专题复习语文课件:咏物诗鉴赏 (共16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高三专题复习语文课件:咏物诗鉴赏 (共16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高三专题复习语文课件:咏物诗鉴赏 (共16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三专题复习语文课件:咏物诗鉴赏 (共16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三专题复习语文课件:咏物诗鉴赏 (共16张ppt)(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高三专题复习语文课件:咏物诗鉴赏 (共16张PPT) 古典诗歌鉴赏之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 ?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 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 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 在此而意在彼。 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诗, 往往都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 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 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也要分析诗 中所寄寓的感情。 事物形象 以某些事物(如梅、兰、竹、菊)为具体 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 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 ?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2、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 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 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 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认知理解形象 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 画 菊 郑思肖 ?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注郑思肖:南宋故臣,宋亡后不仕。 ? 本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菊花 自况,借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表达了自己不屈 从于元朝统治者,对宋朝耿耿忠心、铮铮铁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 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 ? ? ? ?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

3、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 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 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 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 归去!不如归去!”极易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这首词 的主题是写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形象生动,委婉含蓄。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 只是自己也不知道回家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 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物象) 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 些特征

4、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作者 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赏析时要重点把握: 写的什么物 ,有什么特征。 寄托什么志 , 寓含什么理。 其中“物的特征”又包括外在特征 和内在特征。图示如下: 物 分析物象的自然特征 的 内在特征:精神品格、思想性格 特 志趣追求(拟人) 征 外在特征:外表状态,处境际遇 分析物象的社会属性(从物人一体角度抓物与志 的相似点、契合点,分析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1、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 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二要 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 “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方法 鉴赏的依据 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 征)。 鉴赏的角度 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 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 物的神韵、品格 诗人的理想情操 3答题步骤 ( 1 )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 3 )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 追求、品性等)。 阅读下面一首词,谈谈你对词中 “梅”的形象的理解。 咏梅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 昏独自愁,更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