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课改中的任务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2640708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在课改中的任务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教师在课改中的任务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教师在课改中的任务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教师在课改中的任务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教师在课改中的任务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在课改中的任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在课改中的任务(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在课改中的任务,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霍益萍,课改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变革,忽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功利文化 无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大一统文化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等级文化 远离社会和现实生活的精英文化 教师是唯一知识来源和权威的专制文化,课改是整体改革,新课程改革不是教科书的改朝换代,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增减,而是涉及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管理和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教学体系、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变革。,一、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国家决策层面的课程 专家学者编制的课程 教师理解的课程 课堂实施的课程 学生成长体现的课程,新课改提出的核心理念,从单纯传递知识转向关注学生

2、终身发展,落实三维教育目标 加强教学与现代社会、 与科技发展、与学生经验的联系 倡导探究性教学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性差异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理念不等于实践; 课改的成败最终取决于理念能否转化成实践; 教师是实现这种转化的关键,从理念到课堂,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劳动。,研究理念在本学科的独特表现,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认识、阐述、感悟和改变世界的独特视角 特有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策略 专门的运算符号及内在逻辑 特别的能力要求和能力训练方法 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方式 唯有在本学科才能获得的情感经历和体验,研究口号以学生为本,在教学全

3、过程中,始终把学生作为关注的重点,“目中有人”; 在考虑如何选择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时,始终以学生的需要和利益为依归; 理解改革教学的目的,就是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和弹性去组织和掌握自己的学习,使之学会学习;,研究口号情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一定要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 情感体验应该在教学中以本学科特有的方式自然而然地进行 情感体验的内容非常宽泛:个人积极的自我概念,价值取向,是非判断,欣赏品位,做事态度,责任感,行为控制能力,生活和学习习惯,对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欣赏和宽容,勤奋,好奇,公正等 重视情感技能的训练(以某种方式行事的能力),研究口号让课堂动起来,动,主要是思维的动,情感的动 动

4、,是一种不可取代的有效的体验 动,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安排 动,是教师能控制和驾驭的活动,研究口号合作学习,有合作的需求; 有明确的目标; 有具体的分工; 有成果的共享; 有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二、 重点在研究和实施课堂教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实现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精神财富的个性化的和创造性的占有。 -叶澜,教学过程的本质,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

5、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学段不同 要求不同,小学:活泼、重在意义、贴近生活、游戏型 初中:生动、重在灵性、走向社会、活动型 高中:深刻、重在悟性、依托文化、研究型 -陈钟樑老师,1、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1)、三维目标: 没有三维目标;目标隔裂或混淆;目标有文字无落实;目标制定的不恰当。 2)、对教材的研究: 对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比较局限教材内容。 3)、备课: 教学重心的选择;教学资源和切入口的选择;教案的撰写。,4)、上课: a、对探究的误解(身动、心动、情感动、思维动); 想探究不会探究(探究点的确定、如何提出问题、缺少过程) b、满足于文字信息输入,惟恐漏掉教材上的文字, 忽视对Why和

6、How的深挖, 缺乏思维的深度 c、和学生较多浅层次的对答,较少思想上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 d、比较形式主义,5)、教学反思: 不习惯教学反思;不会欣赏其他教师的课;对怎样评课还停留在课改之前的水平 6)、多媒体使用得不恰当,教师在大学期间和从在职培训项目中获得的教学技能与本次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很不匹配; 关键点:如何把新课程理念变成能够操作的课堂教学实践; 难点: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改变自己已经习惯了的教学行为。,2、明确“ 教什么?”,原因,教学内容来源的增多; 知识迅速发展导致的内容滞后; 教学时间的有限; 教学要求(三维目标)的改变,依据,课程标准 教材内容 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分析,所

7、学知识内容在本学科体系或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课标对它的要求; 教材所选择的材料及其编排方式; 学习这部分内容所需的知识准备; 相关的社会热点和可删减、补充的资料。,学生分析,学生学习水平及相关准备知识掌握的情况; 学生对所学新知识有哪些常识或误识; 与此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基础等。,关键点,真正“走进”文本; 理解编者意图; 把握重点和难点; 制定教学目标。,关于教学目标,包含两个层次:总的教学目标和每个教学环节提出的具体的学习活动要求; 总的教学目标是确定的; 各环节的学习要求则紧扣总的教学目标和课堂上的学生情况动态生成; 教师对教学目标要非常明确。,3、研究“怎样教?”,(1)关注学习的

8、有效性,何谓有效?,教学的效果学生的成绩水准; 教学的效率为达到某种效果学生付出的时间和教学的代价; 教学的吸引力学生对继续学习的倾向性,反映其学习意愿、动机、毅力等。,师生关系的影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PISA报告; 我国西部地区学生辍学原因调查; 北京八中三位教师通过对本校初一8个班级学生的测验诊断,发现处于良好师生关系中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整体上普遍好于处于不良师生关系中的学生,学不完全是教的结果,认识过程的研究揭示:教师的课教得再好,学生从中获得的都比教师预料得要少。这一发现表明:在确定教育目标时,掌握好少而精至关重要;教师应该选择和强调最重要的概念和技能,使学生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的

9、质量上,而不是所教信息的数量上。,学生学习受其现存观念的影响,不管老师和书本传播的知识多么清晰,学生都得靠自己来体会这些知识的含义:即把新的信息和概念和自己已有的信息结合起来理解。学生入学时通常已经对一些问题或多或少带有自己的观念。学习的过程,实际是学生建立新旧概念之间多重联系、有时甚至是彻底地重建思维方式的过程。 教师不仅要讲清知识,而且要注意学生观念的关联方式,引导其抛弃某些对于世界的长久坚持的错误观念。,认知过程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随着经验的积累,学生理解抽象概念、运用符号、逻辑推理和综合的能力不断增长。但这些技能发展得很慢。大部分人一辈子都要依靠具体实例来了解新概念。将抽象的概念放到具体

10、的经验中,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这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利。,实际动手做才能学好,概念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构成。当概念融合在各种背景之中并以各种方式来表达时,才最容易被掌握。 鼓励学生将新概念不断地放到各种特定环境中实践,才能让其学会批判性思维、分析信息、合作交流等必要的技能和能力。,学习效果 活动 参与水平 人们能记住 读过的10% 读 文字感受 听过的20% 听 看过的30% 看图表图片 视觉感受 看和听过的50% 看录象电影 说过的70% 参与讨论交流 参与感受 说和做过的90% 角色扮演 模拟练习 操作 实际操作,实验:专家和新手的区别,理解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策略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

11、经验 宽广的结构化了的知识(有助理解问题和寻找策略,同时又影响其能力),有效学习应关注,学生对老师的认同和情感 知识的结构化 学生的思维方式 动手体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2)、研究教学流程(环节),课堂教学由教师事先预设的各种有目的的活动和环节构成; 所有的环节和活动都要服从教学总目标,关节点更需教师精心设计; 环节的使用要依学情而变化,为教学内容的“生成”留下空间。,关键点,起点的辨认和终点的确定; 流程的连贯性(环节之间的联系) 流向的把握(朝着终点方向的生成) 时间分配上呈喇叭形,越往后越充裕。,(3)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层次,原理层面教学方法观,体现一种特定的教学理念; 技术层面

12、教学策略,体现为各种的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参观法、讨论法 操作层面学科具体的教学方法; 技巧层面融合了技术和操作层面,是教学方法的具体落实和实际呈现,因教师不同而呈现不同色彩;是教师在课堂里的一切。,方法优劣的判断,“教无定法”,关键取决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先内容,后方法;为内容,定方法;方法为内容服务。 方法的有效性:是否发挥了某种教学方法的优点; 方法的适切性: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程度。,探究性教学的特点,教学的起点和目的都是学生 教学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展开 教学能体现问题解决过程 教学的重心不仅在回答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和怎么用 教学呈生成状态,教师注意将学生在交互活动中提出的

13、问题引入教学,(4)在“提问”上下工夫,提问的类型,为引导学生筛选、记忆、复述而提的问题死的内容,一般在教学开始阶段; 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理解、概括、条理化而提的问题似死似活的内容; 为引导学生推理、评价、应用而提的问题活的内容,一般在教学中后期。 为组织教学和推进教学进程而提的问题。,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是引导学生认知活动的主要方式信息交流、情感共鸣、思维碰撞; 提问是推进教学流程的主要手段; 有好的提问才有好的教学。,三、做掌握教育规律的名师,教育是一个渐变过程,“流血革命险而易,磨血革命稳而难。公倡革命,乃流血事业,我办教育,是磨血之人”。 湖南民德学堂校长胡元炎 自称“磨血老人”

14、1903年 “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日本学者 佐藤学2003年,课改是静悄悄的革命,课改的实现,更多地是通过个人实践和同行间的观摩、反思、分享和交流。 课改既是使传统再现,也是让传统更新的过程,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课改的关键是改变教师,“如果说教学内容、目标、课时等存在政治标准、意识形态的干预,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上述干预就不明显了。学生和教师每天经历的教育往往不同于官方文件标榜的教育。这是由教师的主动性造成的,应该被看作是一件好事而不是缺陷。” UNESCO: 从现

15、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第168页,名师来自课堂的磨练,教师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教师需要先进的理念和理论,教师需要搞科研,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教育和教学,后者是教师永远不变的任务。,“教师”是与学习和变革相伴的职业,教育是一个不断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的领域, 学生是一个带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不同个性的群体, 教学环境、手段和技术始终处于变化革新中,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 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 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 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 但那又怎样? 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