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eco-03城市地质地貌环境2012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2620448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ureco-03城市地质地貌环境2012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ureco-03城市地质地貌环境2012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ureco-03城市地质地貌环境2012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ureco-03城市地质地貌环境2012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ureco-03城市地质地貌环境2012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ureco-03城市地质地貌环境2012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reco-03城市地质地貌环境2012资料(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城市地质地貌环境,秦艳红 济南 2013.0206 qyhsd,2,一、地质环境 城市地质环境和地貌条件是承受城市建设的基质和载体,不同的地质构造及地质营力对城建的支持作用完全不同。,3,生物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1)地质环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栖息场所和活动空间,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丰富营养元素,故人类和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及其含量同地壳的元素丰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2)地质环境向人类提供矿产和能量。 (3)人类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愈来愈大。,4,地质大环境,5,6,城市地质条件的影响特点 长期性 不可变更性 地域性 (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表组成物质等, , 各地不

2、同) 灾害性,7,城市建设的地质环境 (1)高度稳定地段: 任何外力都不能破坏的地段。岩浆岩、变质岩或具有水平“块状”并形成平滑表面的沉积岩。 (2)不稳定地段: 在自然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但容易被一定形式的外力或者不适宜的建筑结构所破坏。它的不稳定性有一定的限度,可以通过某种措施来监测。 (3)高度不稳定地段(十分危险地段):这类地段常发生现代技术手段难以监测的地质灾害,如大面积土崩、现代冰川、遭受强烈腐蚀的海崖、地震高发区、地壳热力作用和活火山等地段。,8,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

3、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自然地质灾害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 人为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 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9,人类活动与地质条件 开采地下水及工程建设(如修筑地铁)常引发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地裂缝使大量建筑物毁坏或倒塌,有的成为工程隐患,10,11,上海地铁工地地面沉降事故,12,上海“楼倒倒”,13,14,城市地貌条件对城市风貌的影响,山区:地形起伏大,基岩裸露,

4、城市建设挖填方量大;重力作用显著,还可能有山洪发生 滨海:往往存在海相淤泥或海相软土,地基不十分牢固;易遭受风暴潮袭击 平原:地形起伏小,常有第四纪地层覆盖;地表水体发育,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 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地面累计沉降量大于200mm的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地势低洼的水网平原区内涝和洪涝加剧,并引发地面坍塌 矿区:人为开采不当往往导致地下水动力场改变和水质恶化;地下采空区常引发地面塌陷; 区域三废污染严重,二、地貌条件,15,三、关注城市地质地貌环境研究的主要意义 解决城市地下水供应问题 防治与城市有关的地震、活断层、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土流失、洪水淹没等地质环境灾害 保持城市

5、自然风貌 (岩溶、莽岭、大漠、山丘,),16,岩溶地貌,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karst)地貌。因最早被发现于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地区而得名。在我国广西、云南、贵州一带非常发育。 岩溶地貌是以碳酸盐岩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它们在流动的水的作用下,以化学溶解和沉淀为主,机械作用为辅所形成的地貌。 我国的桂林阳朔是极为典型和发育的岩溶地貌区。广西和贵州的岩溶也都十分发育。此外在湖北西北部、四川、浙江、江苏等地也有许多溶洞发现。,17,地表景观 (1)峰丛、峰林和孤峰 (2)石林 (3)溶斗(漏斗) 溶斗是喀斯特地面上的一种封闭性小型洼地,呈碟状、漏斗状或竖井状。,18,峰丛桂林山水

6、,峰丛和峰林是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后形成的山峰集合体。,19,云南路南石林是岩溶地貌的另一种类型的典型,数十米高的石峰如林,峭拔尖利似指天宝剑,多有惟妙惟肖的造型。如“阿诗玛”等景观。最矮的石柱约有一人高,最高的30米。,路南石林,20,路南石林是一处有着坚硬石灰岩床的区域。它经地壳运动抬升,断裂后,部分岩石被水溶解、冲刷而形成。这一大片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南约120km处,面积约5平方公里。,阿诗玛,21,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溶斗(喀斯特漏斗)是喀斯特地面上发育最广泛的漏陷地貌。溶斗是一种碟形、漏斗形或圆筒形的小型封闭式洼地,直径从几米到上百米不等,其深度一般小于直径。溶斗是在现代喀斯特作用

7、下形成的。在溶斗底部通常有消水道(如落水洞、溶隙等)把汇集的地表水排走。,22,小寨天坑,天坑是在喀斯特地面上发育的漏陷地貌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崩塌型的喀斯特漏斗,由地表水在此汇入地下时溶蚀以及最终造成溶洞顶部岩层崩塌而形成的。 根据国际洞穴协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公布的标准,认为洞口直径大于200米,垂直洞深超过200米的喀斯特漏斗可称为“天坑”。,23,四川黄龙是中国最大的露天岩溶景观,密布3400多个彩池,乳黄色的石灰华堆积成的“岩溶边坝”犹如梯田.,黄龙五彩池,24,四川黄龙五彩池,25,黄龙景区位于四川松潘县。海拔3000米以上,是中国最高的风景区之一。地表钙华是黄龙景观的最大特

8、色。面积700平方公里. 五彩池成因:高山雪水和涌出地表的岩溶水交融流淌在沟底。随着流速缓急、地势起伏、枯枝乱石的阻隔,水中富含的碳酸钙开始凝聚,发育成固体的钙华埂,使流水潴留成层叠相连的大片彩池群。由于池底沉淀物的色差以及池畔植物色彩的不同,原本湛蓝色的湖面变得五彩斑斓。池水有的蔚蓝,有的浅绿,有的绛黄,有的粉蓝,26,地下景观 主要是溶洞、地下河、化学沉积物景观为主,其中旅游价值最大的为地下溶洞。溶洞中最常见的景观有石柱、石瀑布、石笋、边石堤等。,石瀑布,边石堤,27,28,“齐烟九点”,29,石漠化,30,山区绿化:鱼鳞坑,31,陕北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窑洞一般修

9、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十分适宜居住生活。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32,四、城市地质地貌景观的开发利用 1、济南的城市风貌 2、美丽的三亚 3、“山城”重庆 4、宜居城市杭州 5、花园城市新加坡,33,1、济南的城市风貌,充分利用山、泉、湖、河景观,34,2、美丽的三亚,三亚市位于海南省最南端,辖2区5镇5国营农场,总面积1919.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09.1公里,有10多个岛屿,19个港湾。总人口49.3万人,城市人口18.2万人。,地形地貌构成和谐美丽特有的自然景观 三亚市座落在以山、海、河为特

10、色的自然环境中。山-海-河-城巧妙组合,浑然一体,构成独特的地形地貌特色。 三亚市三面环山,山岭绵延起伏,层次分明,群山如绿色屏障更使三亚妩媚多姿。山脉的延伸将市区分成若干青山围成的空间,为城市不同地区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空间景观环境。 三亚市面临南海,海湾较多,且湾湾有佳境。海上的东西二岛为宽阔的海面增加层次感。 三亚市有东西两条河穿过市区,自然岸线曲折多变,汇合处空间景色更佳,且上游水网纵横交错,两岸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绿景婆娑,时有水鸟飞戈,鱼耀锦鳞,景致优美,生机盎然。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和谐美丽的景观,,35,36,3、“山城”重庆,重庆市区三面临江,一面靠山 ,倚山筑城,建筑层叠耸起,道路

11、盘旋而上,城市风貌十分独特,重庆,别称山城、渝都、雾都、桥都,西部第一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十大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及航运、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先行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上游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生态文明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开发地区及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7,38,39,40,重庆洪崖洞图片,41,“人人重庆”大楼,42,3、“山城”重庆,,“十二五”要以集中打造现代都市风貌为重点,突出

12、“山城”、“江城”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全方位塑造独具魅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在打造城市新地标方面,要打造江北嘴、化龙桥、朝天门、悦来、西永等五大城市风貌展示区,整体打造两江四岸滨江带,形成主城区“五官靓化”、“两江四岸”现代都市风貌展示区。 在优化人居环境方面,要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建设两江幸福广场、大学城青年广场等30个大型广场和两江新区中央森林公园等100个城市公园;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提升城市景观方面,要建设城市组团生态隔离绿化带、主城两江四岸绿化带、高速公路绿化带,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3%,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3平方米;加强城市色彩规划和空间轮廓线设计,美化建筑立面,形成古朴与现代交融的“重庆风格”。实施城市亮化工程,改造提升城市夜景灯光,进一步提升重庆夜景知名度。,43,4、宜居城市杭州,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低山丘陵,东北部属浙北平原,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物产丰富。,44,45,5、花园城市新加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